推荐 近日,媒体报道,台湾电子零部件供应商今年接到的iPhone7订单下降30%的同时还被要求将订单报价调低20%左右。有台湾供应商认为,如果满足苹果上述要求,自身将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 一些供应商(包括日月光半导体以及富士康旗下的几家联营公司)已经明确表示,不可能在没有合理利润的前提下接受苹果订单。苹果供应商生存艰难待发力工业机器人 与苹果在消费电子市场的风光景象相比,苹果供应商处境一直都很艰难,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苹果的“剥削”。为提高议价能力,苹果在全球物色了近千家供应商。这使得供应商只能以低价多量方式拿到苹果订单——赚的是“辛苦钱”。更严重的是,苹果还会做出降低订单量与要求报价降低的行为,这意味着供应商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人力成本施压。苹果给的代工报酬不断下滑的同时,人力成本却在飙升。以往供应商还能通过走量赚钱,当人力成本迅速上升后,这一盈利模式前景堪忧。 以上,业界认为,供应商解决自身生存困境有两条路径:一是摆脱苹果依赖——在苹果手机仍是全球最畅销的消费电子产品的背景下,供应商难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因此这条路径少有人走。 二是降低经营成本。考虑到苹果报价逐年下降,人力成本不断攀升,供应商需要找到新方法降低经营成本,工业机器人是方向之一。机器换人战略加快工业机器人市场增势迅猛工业机器人(Source:Flickr/SteveJurvetsonCCBY2.0) 与传统人力相比,工业机器人的最大优势在于效率和低成本。这里以成本为例,假如一家工厂需要三个成熟的焊接工人,那么工厂每年需花费21.6万元成本,工业机器人按十年使用寿命折旧(含维护费用)来算,每年的成本约5万元,因此可以得出,在同样的效益下,工业机器人成本约为人力成本的23%。 不仅如此,考虑到人力成本会逐年上升,而工业机器人成本几乎没有变化,工业机器人对比普通劳动力优势进一步扩大。 因此,在苹果议价力量不可违逆的背景下,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供应商已经开始发力工业机器人领域。 媒体报道,年富士康就向人工智能领域投入了40亿元人民币,在江苏昆山富士康工厂中,工业机器人也被引入进来,代替的员工数量预计有6万人之多——因为工业机器人引入,昆山富士康工厂员工数量从11万下降至5万。 与此同时,不少昆山电子制造企业也都想要引入工业机器人(媒体报道有这种想法的企业有多家),这反映出人力成本飙涨、代工利润下降的环境下,电子代工厂转型工业机器人的坚定决心。 在这种力量驱动下,中国工厂的“机器换人”战略将加快,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也将因此进一步提升。TrendForce集邦科技旗下研究品牌拓墣产业研究所(TRI)预计,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量将达到9.5万台。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为6.8万台,同比增长约18%,以9.5万台的需求量来算,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约为39%,这一市场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新闻链接 年年底就风传富士康将以“百万机器人”取代工厂内的产业大军。这一计划实施情况如何?昨日深圳商报记者采访了两位富士康内部员工,得知富士康的一些生产岗位,70%已经由机器人(手)操作,而且机器人在整个企业的使用数量仍在增加。一位接受采访的工程师预测,未来几年机器人将席卷中国制造业。 那么富士康为什么要用机器人来取代人来工作呢?据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一台机器人能顶3个以上人工作。 邹工程师说,“那些简单乏味费力的工作比如上板、撤板,一个机器人可以顶替3个工人,只需要1个辅助工人就够了。而过去,这样的岗位需要4个工人。”在这些岗位上,人工做的还不如机器人做的质量稳定,生产损耗也更大。 他说,现在流水线工人很有危机感。只有在工序的后端即手机组装阶段现在还必须用人,因机器人(机器手)还无法做到这么高的精度。 2、机器人比人还节省成本 邹工程师介绍说,一台机器人成本为10万元多一点,而3个工人一年的工资福利等,企业要支付15万元以上。使用机器人一年,成本就都收回来了。一个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大约是三年至四年。机器人上岗后只需要很少的维护费。 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在PC、手机、平板的生产总量都是世界第一,其员工数量也是很难想象的,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已经达到了万名员工。 如果用机器人替换人工,每年各项开支节省至少近百万 3、机器人有利于促进环保事业 机器人的制造,一般由工业铝型材为基本材料,可以不断地重复使用。而工业铝型材的特点是可塑性强,可随意做出任何形状,而且无污染、无毒、对身体无害。是做机器人很适合的一种材料。
更多精彩值得一看:
1.征集有难度的冲压模具相关问题,不怕解决不了,就怕你不问
2.中国模具论坛资深前辈提供注塑模具实战免费辅导!!!
3.模具管理:关于如何管理好钳工和机加工(塑胶模方面)讨论
4.你敢说自己的模具设计思路就是对的?“农民”告诉你:谈谈合理性
5.如何学模具和如何学好模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