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30日,深圳最年轻的功能新区——大鹏新区迎来了成立7周年的日子。
▲大鹏新区形象标志(LOGO)发布
取“大鹏”拼音首字母DP为创意展开设计,有机融合了“大鹏展翅腾飞、山海岛湾文化、奔腾浪潮、融汇发展、绿水青山以及舞动精彩纽带”等视觉元素。
山海筑梦,美丽大鹏
自年“美丽大鹏”建设启动,尤其是年启动实施高质量“美丽大鹏”建设新征程以来,大鹏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高质量全面推进民生项目建设,补短板、强基础、护生态、提形象,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在大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作出积极贡献。
▲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人才公寓
年……
深圳“新增长极”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建设全力加速,遵循“人才是第一资源”原则,该片区首个封顶建筑项目正是人才公寓,随后新区首个荣获绿色建筑国家二星级及深圳市金级认证的项目——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启动区防灾工程(消防系统)项目坝光消防站也正式封顶……
▲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中校区校训绿墙
年……
被教育界人士誉为“海拔高、起点高、市民期待高”的“三高学校”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中部正式启用,新区举全区之力为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量身定制”的校园,教学楼“栋栋有海景”、教室设计全面与国际接轨、学术报告厅和图书馆全市中小学中面积最大……
▲全市最大整体搬迁项目坝光新村
年……
全市最大的整体搬迁安置区项目交出最后一棒,建设过程中独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使用单位“四位一体”的四方监管模式,让社区居民参与到工程管理中来……
年,作为这些新区政府投资项目的主要建设管理单位——大鹏新区建筑工务局(下称“工务局”)提出“发扬工匠精神,全面提升质量,打造百年工程”的工作目标,部署推进“十大举措”:
一是瞄准一流,全面加强设计管理;二是改革突破,全面推进智慧工务建设;三是重点带动,全面创建国优省优;四是创新机制,全面优化管理流程;五是技术引领,全面提升工程品质;六是多措并举,全面加快建设进度;七是标准为纲,全面从严现场管理;八是主动协调,全面整合利用资源;九是筑牢堡垒,全面从严加强队伍建设;十是注重宣传,树立工务人良好精神风貌……
为又好又快地推进新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工务局紧扣市委市政府“城市质量提升年”的决策部署及新区高质量“美丽大鹏”建设工作的要求,为新区政府项目建设掀开新一页,为谱写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的“大鹏华章”奏出最强音。
在新区成立7周年之际
“大鹏工匠”们用心血与汗水
构筑的七个精品工程
为山海大鹏送上七彩祝福
01“赤”破天际“大鹿线”带你看深圳第一缕晨光。
▲环绕七娘山的大鹿线
赤是划破天际红日的光
大鹏半岛最东端的鹿咀是深圳每日迎接第一缕晨光的地方,也是半岛最高峰七娘山的东线。新区是深圳的“生态宝库”,这里记录了中国逾10%的哺乳动物、18%的爬行动物、10%的两栖动物、15%的蝴蝶和蜻蜓物种。七娘山则是宝库中的明珠,这里生活着许多在市区已绝迹的物种。
年下半年,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将新大-鹿咀慢行系统工程(下称“大鹿线”)列为重点工程,也是新区滨海慢行系统示范段。
▲大鹿线局部
生态,是新区的底色,也是大鹿线最大的亮色,全长约30公里的大鹿线无论规划设计还是配套选材都充分遵循“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注重与景观风物相融,在保留现有地形及植被基础上铺设自然石。
▲《大鹿线》封面
大鹿线打造了深圳乃至全国首个慢行学习系统,让市民能边走边学。这里也是新区首个线上导览景点,只要扫描沿途标识牌就能获取相关介绍。新区还将出版一本《大鹿线》书籍,将所有相关知识网罗其中。
02“橙”就未来12条坝光片区道路基本完工。
▲坝光片区首条全线通车的新葵坝路,功能为片区疏解路
橙象征着未来与希望
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是全市17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也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翘起的“凤尾”,未来将是与前海东西呼应的深圳“新增长极”。
片区发展,交通先行。年初,坝光片区进入实质性、规模化建设阶段,首批启动项目就包括新态路等道路。目前,片区已有24条道路开建,其中12条已在年底基本完工。
坝光开发恪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实现更高层次保护”原则,道路建设更是如此,为古树让道、为湿地架桥……都是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环坝路综合管廊施工现场
环绕片区的主干道环坝路已于年6月20日正式开建,该路段建有新区首条综合管廊,目前米先行展示段管廊部分已具备参观条件。综合管廊将高低压电缆、原水管、给水、污水、燃气、通信等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以及各种安全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犹如隐藏在地下的城市“生命线”,为集约利用城市空间资源提供范本。
03金“黄”乡愁48座坝光的桥连接昨天今天。
▲坝光的桥
乡愁是丰收的稻穗,是冬日门前的暖阳,是金黄色的
31.9平方公里的坝光原本星罗棋布着18个自然村,有多名原居民,如何能让这些迁出的原居民回到坝光后还能找到当年的影子呢?工务局在遍布坝光的桥上做文章,让原居民们“看得到山,望得见海,记得住乡愁”。
据规划,坝光片区已开建的24条道路上有16条分布桥梁,大小桥梁共有48座,每座都融入独特的坝光文化元素,连接着坝光的昨天与今天。
▲坝光桥梁分布示意图
坝光有16公里海岸线,咸淡水之间生长着特殊生态体系——红树林,这里有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整、树龄最长的天然古银叶树群落。大坑槽水海潮路中桥,桥梁栏杆上雕刻的是龟背竹、银叶树等坝光特色植物。上新屋水1号桥,以海浪为主题,点缀了大鹏特有的蓝翡翠鸟。上新屋水2号桥在1号桥的基础上,采用人工雕刻,融入祥云和中式传统镂空花纹浮雕,栏杆底梁镂空,描绘蓝翡翠鸟觅食、休憩的场景,栩栩如生。据了解,蓝翡翠鸟是坝光红树林中常见的鸟类。
一座桥就是一段回忆,就是一个故事。
工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坝光开发建设中还会更多提炼当地文化元素并展现在建筑之上。04“绿”水环绕污水收集处理率已提至97.3%。
▲新大河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大鹏山海美景每年吸引逾千万人次游客前来。可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新区成立之初基础设施薄弱,当时污水处理率不足10%。首要通过污水处理正本清源,让新区“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年,工务局在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9个,其中7个片区污水管网工程已完工,三溪、土洋、溪涌等社区累计新增管网约10公里,助力打造全面污水处理系统,为大鹏新区治水三年攻坚冲刺奠定坚实基础。
▲东涌河畔的东涌安置区
年12月,南澳办事处东涌片区污水支管网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东涌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正式结束东涌生活污水直排入海的历史。东涌是“中国最美八大海岸线”之一东西涌的起点,蕴藏着全市面积最大的海漆红树林群落,每到5月海漆树叶变红,形成别致景象。
据悉,该工程彻底实现东涌片区雨污分流。建设过程中,工务局要求各参建单位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采用建设部推广应用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狠抓质量管理,严格把控每道工序,年8月,该工程荣获“深圳市优质结构工程奖”。
截至年底,新区污水收集处理率已提至97.1%。年12月1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表彰活动,大鹏新区与罗湖区、坪山区同时荣获这一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荣誉,污水处理正本清源功不可没。
05“青”葱岁月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中部正式“启航”。
▲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中部多功能报告厅可容纳人
年9月2日,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中校区正式启用,该校名高二学生和名高一学生成为这里的第一批“小主人”。
他们身处的这座校园创下了深圳教育界的“三高”纪录,被教育界业内人士誉为海拔高(最高海拔米)、起点高、市民期待高的学校。年新区与人大附中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后,办好人大附中深圳学校成为新区举全区之力必须办好的大事,建好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中校区也成为工务局举全局之力必须做好的重大项目。
▲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中校区体育馆于日前完工
高中校区从设计到建设全部遵循人大附中意见“量身定制”,不仅修改了教室、宿舍、运动场馆等设计,学术报告厅也在人大附中建议下增加到座。
背靠马峦山,前临大鹏湾,校区高低错落,地质条件复杂,工务局既要保证施工质量又要保证工期,上下一心啃下一块又一块的“硬骨头”。建设高峰期,这里同时有名工人和70名管理员实行“5+2”“白+黑”工作模式,确保施工工序紧密衔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项目建设加大了人员、材料、机械的投入,科学合理组织施工。从年10月31日桩基工程节点完成至年1月15日,75天时间里18栋单体建筑拔地而起,充分展示了“深圳速度”和“深圳质量”。年底,体育馆和图书馆都已完工并整体移交,标志着工程彻底完结。
高中三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青葱岁月,人大附中深圳学校学生们从大鹏湾畔扬帆起航,迈向更灿烂的明天。
06逐梦“蓝”图掬一捧王母河水讲述大鹏故事。
▲王母河流经的王母围
蓝是静谧,犹如王母河缓缓流淌的河水
发源于排牙山脉的王母河是大鹏辖区当之无愧的母亲河,它一路向东南流淌,从水头社区入海,贯穿整个大鹏。
年是深圳水污染治理“大会战、大建设”之年,新区坚决落实中央、省和市相关决策部署,全力打好治水攻坚战。王母河综合整治工程被列入重点项目,该项目对总长度约8.05公里的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包括王母河干流、北支流及大陇水支流,并按照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进行设计。目前,在新区、办事处及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该项目已完成40%,预计将于年完成。
▲王母河综合整治项目效果图
工务局以“一河一景观”“一河一特色”的思路打造治水提质项目,深度挖掘王母河沿线人文历史。王母河流经王母围、水贝村、龙岐村等百年古村。项目工程师透露,设计将结合沿途景观、历史、人文,从最上游展示大鹏文化的雨洪湖出发,在大鹏文化广场将设计利用中水的下沉式喷泉,在华侨中学三岔河口打造河心岛,加装王母梳妆雕像。同时还将建设一条2公里长浮雕,展示当地民居、特色风物和生活习俗等,讲述大鹏人在追梦路上不懈努力和奋斗的故事,使王母河流域成为高质量“美丽大鹏”的新景观文化名片。
07东来“紫”气坝光新村整体完工变身宜居社区。
▲坝光新村
“我是第一批搬进坝光新村的,医院看病坐车都要20多分钟。现在方便多了,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病检查。”年9月26日,“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广东行采访团来到坝光新村,坝光原居民何伟锋这样说道。
坝光新村居民不止就医方便,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他们所居住的坝光新村已变身星级宜居社区。
据了解,随着年10月11日坝光新村西二标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全市最大整体搬迁项目完工。坝光新村建设过程中,工务局独创“四位一体”监管模式,除了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日常对工程的监管,还定期安排坝光社区工作人员及业主代表到工地检查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让社区居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工程管理。应社区居民要求,该局对西二标户型由小户型调整为大户型,在地下车库及楼栋的公共部分装配节能灯,此外还运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冰蓄冷空调系统、雨水及中水系统等提高建筑总体节能绩效,获得深圳市铜级的节能认证。
▲坝光新村
年8月,由工务局负责的新区第一个灯光亮化工程——坝光夜景亮化工程正式亮灯。坝光新村居民惊喜地发现家门口“亮”了,更靓了!
如今,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九年一贯部二期工程将在春节后正式启动,建成后将可为新区居民提供个优质公办中小学学位。
年,“大鹏工匠”们将继续努力,勤勉不懈,奔跑不止,在高质量“美丽大鹏”建设中体现工务局的责任与担当。
内容来源:深圳商报
编辑:廖厚朋
校对:陆丹
审核:袁剑挺
●筹款近千万!大鹏首个社区基金会成立,专门救助这五类……
●大鹏一男子冠心病突发昏厥,多亏"绿色通道"保住性命!
●相当精彩!南澳真实再现"渔民娶亲"
●入冬失败!今起深圳回暖突破20℃,首个回南天已到!
点个好看,再评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