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革开放时的荒凉渔村,到现如今的超一线国际都市,深圳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在短短40余年中,发展成为年GDP可以抵得上一个省份的经济强市。但极速发展的同时,深圳也因为文化底蕴不足,大学过少,被冠上“高校荒漠”的称号。
自千禧年以来,深圳这所城市,正在以建特区的速度建设大学。大批年轻的高校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如何与拥有上百年校史的名校抗衡?深圳市给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是:“联合办学”。意为让本来实力雄厚的高校与深圳市合办一所高校,这样的高校,便可以在短短几年中具备极高的教学质量,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起来看看!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是由中俄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由深圳市、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合作设立的中外合作大学。深北莫以建设独具特色的世界一流国际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目标,承载着国家“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光荣使命。
具有崇高使命的深北莫,其人才培养方案必然是两国顶尖高校的特色的叠加,致力于培养通晓中俄文化、掌握中俄英三语、精通专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深北莫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特别可以从授课语言中窥见一二,深北莫采用中俄英三语教学,并以俄语为主。众所周知,俄语因其语言变格的多样,导致以俄语作为第二外语的人群学习困难颇多,而深北莫从学生入校开始,便为解决学生的语言关想法子。
小编了解到,深北莫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沉浸式学习俄语的语言环境,并从大一开始全面开展语言课程。在学生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之后,深北莫的教师使用俄语进行专业课教学,使学生可以快速、深入的掌握俄语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适应之后去俄罗斯深造的学习生活。
深北莫依托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基础学科和中国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应用的办学优势,尤其重视科学教学和创新实践,在培养中俄英三语人才的同时,用高强度的课程和实践,将学生教育为具有扎实知识水平和强大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深北莫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开展研究型、研讨式、启发式、案例式、实践性课堂教学,多样创新的教学方式启发了深北莫的学生日常有效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将深北莫极高的教学质量展现出来。
不仅如此,俄语的学习难度造成了学生通过语言关的障碍,这些以俄语为主的课程开展颇为不易,深北莫从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挑选来自全球的优秀人才,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师资力量。
深北莫的师资团队包括名专任教师,生师比小于10:1。过八成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过七成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同时,让小编感到惊讶的是,深北莫的师资队伍中八成以上的教师由莫斯科大学选派,形成了以莫斯科大学教师为主体的国际一流教师队伍。这些以俄语为母语的教师,教学水平之高自然不在话下,深北莫的学生也因为这样的沉浸式俄语教学,而顺利通过语言关。
高起点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拥有国际一流的教师团队和以学生为本的创新教学方案,足以培养出具有中俄英三语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感兴趣的考生可以继续深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