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年5月26日深圳商报,作者魏沛娜
(记者魏沛娜)“我们需要怎样的儿童文学——深圳儿童文学作家座谈会暨十二作家书展”日前在“我们书房”举行,近30位深圳儿童文学作家共聚一堂,讨论深圳儿童文学的现状和未来。
活动由深圳作家协会主办,深圳作协校园文学委员会、福田作协、《宝安日报》周刊部、“我们书房”共同承办。
座谈会上,深圳市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于爱成介绍了近年深圳儿童文学的发展情况。他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深圳儿童文学又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如陈诗哥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等;袁博也获得了冰心儿童图书奖和新作奖;陈诗哥、袁博、刘克勤、郝周、杜梅、周其星、袁晓峰、吴依薇等人推出新书;今年以来,《儿童文学·经典》更是连续三期刊发深圳儿童文学作家郝周、陈再见、安小橙的作品;在《少年文艺》《东方少年》《少年月刊》等也屡屡看到深圳儿童文学作家的身影。可以说,深圳儿童文学迎来了小春天。
于爱成表示,为了推广儿童阅读,推动儿童文学创作,市作协校园文学委员会将和学校合作开展“作家进校园”和培养少年作家等活动,内容包括指导写作、推荐发表、开展沙龙、座谈和讲座,为深圳校园文学提供新的助力,同时,为深圳儿童文学作家提供平台。
随后,育才中学教师严凌君、《红树林》杂志社副社长欧阳志刚、深圳大学教授王素霞、三叶草故事家族发起人李迪等嘉宾纷纷从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故事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等角度,畅谈“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儿童文学”。
“理想的深圳儿童文学生态,便是要有多层次、多阶梯的儿童文学作家队伍、评论家队伍、儿童阅读推广人队伍,彼此和谐共生。”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顾焕金在最后的总结讲话中则从全局的高度肯定了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勉励作家多创作,评论家多评论,阅读推广人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