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约字,阅读大概需要2.5分钟
摘要
11月5日,深圳市首次集中推出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并面向全球招商,其中5平方公里位于深圳第“10+1”区——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主要分布在鹅埠、鲘门及小漠片区,产业发展方向以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经济为主。
《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等主流媒体都对该事件进行了重点报道,《深圳商报》更是在头版显著位置,首次将深圳市地图与作为第“10+1”区的深汕合作区地图进行了同框呈现。
来看具体报道——
深圳全球推介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
首次集中推出的连片优质产业用地集中在35个片区,重点布局三大方向
11月5日,深圳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全球推介计划新闻发布会召开。在发布会上,深圳首次集中推出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计划重点布局重大创新载体、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三大方向。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聚焦产业发展痛点和需求,深圳将精准推出全方位无死角细分产业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的创新生态链,助力深圳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在发布会上表示,如果有高新技术产业、未来产业,或者说符合深圳未来发展定位的产业愿意到深圳来发展,深圳非常欢迎,用地会予以保证,要多少地满足多少地,要多少空间满足多少空间。
产业用地向全球推介
为更好满足企业发展的空间需求,深圳集中推出连片优质产业用地用于全球招商。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聂新平介绍,本次集中推出的连片优质产业用地总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市域范围内可供应产业用地约25平方公里,深汕合作区可供应产业用地约5平方公里。
据记者了解,本次推介用地集中在35个片区。按照产业门类划分,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片区主要分布在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光明区、坪山区和深汕合作区;以总部基地为主导的片区主要分布在南山区、福田区;以科技研发为主导的片区主要分布在光明区、大鹏新区;以高端物流为主导的片区主要分布在宝安区、盐田区。按照地块面积划分,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地块有9个,分别位于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深汕合作区等;面积最大的地块达到4.8平方公里,位于光明科学城内。
重点布局三大方向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