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些话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很陌生,
但是对于记者而言,
就像听到“吃了吗?”一样正常。
记者的日常:
一篇稿子引发的血案
主任:快交稿子!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双手递上)
主任:标题太长了!
主任:能不能插个视频?
主任:稿子这么长不能解构一下?
主任:这稿子能看吗?
预计点击率都不超过10!
(记者:卒)
采访的日常:
一篇直播引发的血案
主任:快去采访!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门而出)
主任:视频直播到位了吗?!
主任:去香港直播麻烦开个香港流量套餐!
没流量切热点搞啥?
主任:现场人太多没信号?
主任:你安个天线在脑门上行不?!
(记者:卒)
对于记者而言,
不管身处何方,
只要心中有稿,
就能挥洒自如!
今天是第十九个中国记者节。
平时,记者们的镜头总是对着别人,用笔传递着别人的喜怒哀乐。今天,我们也留些镜头给记者们,深圳商报记者、编辑给您讲述“今年最感动瞬间”。
““这一年,我们以快速奔跑的姿态,努力成为全媒型新闻工作者,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记者节,我们给自己点赞:感谢自己,不忘初心,一直热爱新闻工作;感谢自己,始终心有敬畏,认真对待每一件新闻作品。
尽管时代在变迁,忠诚、责任、担当,仍将是新闻记者最深刻的烙印。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愿与全国新闻工作者共勉:铁肩道义,妙笔文章;情深且长,无愧荣光!”
”李红:
努力做奔跑的全媒体记者
“记者这份职业就意味着永不停歇,不断学习,一直在路上奔跑。”作为一名记者,李红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新闻老兵,从事新闻采访已有26年,现任深圳商报驻区记者部主任。
今年7月31日,深圳商报推出《探访“世界最大的董事长办公室”》(点击标题即可阅读文章)报道,全媒体呈现、全网传播,除在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及其“两微”刊发、推送外,同时还在18个新媒体平台发布,扩大了传播效果。新华社、人民网、新浪、搜狐、今日头条、澎湃新闻、南方+等均在重要位置呈现。此组报道全媒体阅读总量达万+。
“当时,由报社领导带队‘走转改’,深入华大基因。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的办公室是和普通员工的办公桌在一起,没有独立办公室,整个区域足足有多平方米之大。一眼望去,密密麻麻近个蓝色‘卡座’,像‘蜂巢’一样有序排列分布。”李红说,这一发现,让大家顿感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新闻。
“按照传统的报道做法,我们打算先作策划,下一步再着手采访。但报社领导当时只说了6个字:现在,立刻,马上!要求我们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推出报道。”于是,李红连午饭都没吃,召集文字、摄影记者,以及读创APP视频、微博等多个团队,马上开会策划,并迅速奔赴华大基因现场采访。
“当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细节,就是汪建办公桌旁的一个公共健身区域,最惹人注目的是安装在天花板上的一副黑色垂直‘吊环’。一辆白色单车斜靠在直立的哑铃架上。据介绍,这是汪建的‘坐驾’,住在大梅沙的汪建不定期骑单车上下班,往返路程超过14公里。”李红说。记者特地将此细节写到了报道里。
很快,读创第一时间就推出了这篇报道。“当时,我们推出的报道主题就叫——剧透‘世界最大的董事长办公室’,新媒体平台一推出,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各大媒体纷纷转发,迅速成为网红爆款产品。”李红说,这次报道尝试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收获颇多。现在是全媒体传播时代,传统媒体的记者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全媒体传播理念,掌握全媒体传播手段,努力做奔跑的全媒体记者。
秦兴梅:
逆风而行,坚守一线不忘初心
“开车经过积水的时候,心里没谱,完全是凭信念和运气撑着,一路向东,到达现场。”回忆起台风“山竹”登陆当天逆风而行出门采访,秦兴梅说,她庆幸自己依然保持着职业激情和坚守一线的“初心”。
9月16日中午1点,台风“山竹”对深圳影响最大的时刻。秦兴梅对口报道的民政工作,一项重要职能是防灾减灾和救助安置。尽管外面狂风暴雨,但她知道在家里“坐”不来新闻,还是得出门到一线去,抓更鲜活的内容。
从宝安的家出发,开车去位于罗湖的民政局。北环大道全是积水,交通几乎中断。绕行深南路,大树成片地倒伏在路中间。秦兴梅握着方向盘,在倒下来的树和马路牙子中间一点点艰难穿行。
原本50分钟的路程,那天整整开了近2个小时。大风卷着雨、树枝、垃圾敲打在挡风玻璃上的时候,秦兴梅说她因为一路紧张,到后来已经感觉麻木了。“就是执着地往前开,想尽快到达工作现场,向公众发出救灾一线的声音。”她回忆,当远远看到市民政局所在的中民大厦建筑时,眼泪都流下来了。而她的到来,也让救灾一线的工作人员非常吃惊。他们说,一个从事一线新闻工作17年的“老兵”,还能拥有这样的新闻热情,实在让人感动。
秦兴梅曾获得省、市新闻奖项及相关部委、省级新闻宣传表彰20余次,是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市党代表中唯一的新闻记者,是深圳报业集团成立16年来获表彰的省级以上“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中唯一的一线记者。
在刚刚评选出的第二届“深圳新闻英才奖”中,秦兴梅再次成为获奖者。她说,虽然这几年离开新闻行业的同事很多,但她坚守梦想、坚守现场的初心不改。因为她热爱记者这个职业,每一次新闻报道都给了她为推动社会点滴进步、为践行新闻工作者新时代责任担当而努力的机会。她期望以一篇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报道,用笔尖记录时代,用作品见证发展,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传播正能量。
肖兵峰:
随警缉毒,感动着记录着
今年11月8日,是肖兵峰过的第八个记者节,如往年一样,他和同事们以忙碌的采访纪念属于自己的节日。
昨天上午电话采访肖兵峰时,他还在去外地出差的路上。作为一名摄影记者,今年33岁的肖兵峰和其他同行一样,时常背着一个大包出现在新闻现场。
今年4月,在一次随警采访抓捕贩毒行动中,当便衣民警跟随嫌疑人到一处天桥时,正赶上附近小学放学高峰期,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一名便衣民警迅速上前,从身后死死地抱住身高一米八多的嫌疑人,在抓捕过程中,两个人一起从天桥上滚动到了天桥下,尽管身上多处被摔伤,但是那位民警始终没有松手,直到其他支援力量达到现场,最终四五个人合力才把嫌疑人控制住。
“这些民警都很年轻,与我同龄,我很想知道,是什么,让他毫不犹豫地抱住了贩毒嫌疑人?又是什么,让他在与嫌疑人斗争的过程中,始终把民众的安危放在了第一位?”肖兵峰告诉记者,抓捕一线不仅辛苦,昼伏夜出,还要面对不可预知的危险环境,尤其是抓捕吸毒贩毒嫌疑人,对方有没有携带凶器?是否还有同伙?以及是否携带艾滋病病毒?
在另外一次随警抓捕行动中,当天20点左右,肖兵峰接到办案民警电话,当晚辖区某酒店内会有一宗大单的毒品交易。通过了解,为了确保抓捕行动万无一失,带队办案的副所长已经连续3天没有休息过了,一直在跟踪排查嫌疑人的线索。当晚肖兵峰跟他们一直跟着蹲点到凌晨3点多,最终狡猾的嫌疑人也没有出现。凌晨4点多时,带队的副所长跟肖兵峰聊着聊着在酒店房间的窗台上就睡着了。
“看到那一幕,我当时的心情到现在都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他们很辛苦,而且还不为人知,因为他们平时都是打击岗位的便衣民警,很少对外公布自己的姓名和成绩。”肖兵峰说,深入新闻一线,处处充满着正能量的故事,自己被感动着、滋养着,然后希望用手中的镜头将新闻报道传递开来,温暖更多人。
钟华登:
“山竹”来袭采访到凌晨才回家
“不经意间,没想到自己从事摄影记者行业已近6年,也算得上半个‘老人’了。”昨天,在上海采访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间隙,钟华登接受了采访。
“做记者,很辛苦。但这条路,值得走。”9月16日,深圳遭遇了台风“山竹”的侵袭,给深圳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创,大量树木倒伏、建筑毁坏、公共基础设施受损,钟华登向记者讲述了他当时采访的现场,令人更体会到记者们的不易。
“当日23时,我刚回到家一会,又接到报社的电话让我立马出发采访拍摄,当时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连夜清理倒伏树木,为保障主干道通路,市民能正常上班。”钟华登说,当日19时,台风“山竹”正式登陆深圳,他刚拍完照片回到家洗了个澡,就接到了电话,穿着短裤短袖急急忙忙就出门,连防风防雨装备都没来得及带,因为时间紧迫,总编室还在等着他拍的照片传回报社。
“当晚,从福田区到南山,我花了一个多小时,当时有些路面的积水严重,倒塌的行道树堵住前行的方向,中途绕了好几次路才到了深南大道,但是和他们汇合又成了一个问题,后来,实在是没办法,我只好从车里把摄影器材拿出来背在身上,大小镜头加电脑足足有20多斤的设备,徒步半个小时,最终在深南沙河西找到了他们。”钟华登回忆道,“当时,我看到他们,所有人身上都湿透了,汗水和雨水掺杂在一起,但是他们没有一人停下来,我深深被当时的场面感动到了,那种精神,让人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
9月17日凌晨1点半,钟华登把照片传回了报社,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凌晨3点,人已经累瘫了,直接倒头大睡。钟华登告诉记者,9月17日清晨8点,他出门采访的时候,发现主干道已经能通车了。“这就是深圳人,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他们都不轻言放弃”。
“许多人说,记者是一门吃青春饭的职业。我相信,只要一直扎根基层,青春就永远不会褪色”。钟华登说。
董思:
每逢台风暴雨都奋战在采访一线
今年中秋节,广深港高铁全线开通首日。早上8点,董思已经出现在香港西九龙。
这并不是此次报道的起点。之前,她需要提前订票;查阅各种资料做“功课”。当天凌晨5点起床;5点50分天刚亮,便抵达深圳北站取票;7点30分左右,登上首班列车。
整整一个上午,董思连喝一口水的功夫都没有,一直忙着采访。采访结束,回到深圳大约10点10分,由于要配合读创APP发稿,她火速赶回家,开始写稿。中午一点多,一篇字的新媒体稿件已发出。
直到中午两点,董思才吃上了那天的第一顿饭。
作为一名跑“三防”线的记者,每逢台风暴雨她都要冲在最前面,抢时效、采新闻。“山竹”9月16日17时登陆,但其实在9月11日晚9点,刚加班完回到家的董思便接到相关部门的紧急采访通知。顾不上片刻休息,她第一时间赶往市三防办跟进采访,发布新闻稿,提醒市民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骨肽注射液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