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

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商报_商报特点 > 商报品牌 > 在摩登都市深圳,小编教你怎么切克闹闹

在摩登都市深圳,小编教你怎么切克闹闹

发布时间:2018-6-24 21:21:27   点击数:

在现代化、国际化气息甚浓的深圳,人们怎样闹元宵?

其实,这里有着许多极富特色的元宵节传统民俗,绵绵百年至数百年,延续至今。

从福田区的“大盆菜”,到罗湖区的“添丁点灯”,再到南山区的吃擂茶,还有沙头角鱼灯舞、坪山舞麒麟、福永醒狮等等,隐藏在“摩登”城市的闹元宵民俗让你感受到现代与传统的水乳交融。宝安区雄狮献瑞有绝活

今年元宵节,在宝安区福永街道万福广场,将举行“龙腾虎跃闹元宵”全国大联动暨福永街道第23届龙狮大会。届时,来自福永街道和平社区的女子舞龙队、凤凰麒麟队和福永、桥头、怀德、白石厦、塘尾社区舞狮队将进行精彩的表演,包括雄狮献瑞、勇攀高峰等“绝活”展示。

逢年过节,宝安人民都喜欢舞狮庆贺。醒狮舞是福永传统的民间艺术,流传达数百年。福永醒狮舞用眼睛的闭合来表现喜、怒、哀、乐各种神态,用柱桩、钢丝等道具来展现技巧,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除了福永醒狮,宝安区松岗街道一直有舞七星狮的习俗,出过许多舞狮高手。《松岗七星狮舞》荣登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极具浓郁鲜明的岭南地方特色。福田区大盆菜里聚乡情福田“大盆菜”是一种流传于深圳市福田区下沙村、石厦、新洲、沙嘴等15个城中村的元宵节习俗。元宵佳节,同村乡亲、居港同胞、海外乡亲和社区来深建设者同吃团圆的“大盆菜”,凝聚亲情乡情。“大盆菜”起源于十三世纪的南宋军队饮食形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民间饮食形式。“大盆菜”一般是将十几道菜包括煎蚝、鸡、鸭、芹菜、萝卜等一层层放入盆中进行烹饪,然后一起食用。而福田下沙村完好保存了最传统的做工、配料、烹饪方式。年,福田“大盆菜”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大盆菜”象征“百鸟归巢”,团圆富贵,企盼来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福田区的各个城中村有“元宵”节吃“盆菜”的传统,每到正月十五,搭灯棚,点花灯,唱粤剧,全村老少欢聚一堂,非常热闹。福田区下沙村的“大盆菜”最负盛名。从年开始,“吃盆菜”成为下沙村居民、港澳同胞、海外乡亲庆祝元宵节的特殊形式,从年的席,发展到年的席,最多的一次有两万多人同吃“大盆菜”。年创下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最大规模民间宴会———大盆菜宴”。坪山新区迎祥纳福舞麒麟

三羊开泰送吉祥,麒麟献瑞闹元宵。今年元宵节上午,一年一度的坪山新区坪山办事处元宵麒麟祈福巡游活动将如期举行。

坪山舞麒麟,远近有名。坪山是客家人聚居地,传承了先辈的舞麒麟习俗。舞麒麟在参加重大节日、乔迁新居、婚嫁前,首先要拜祭祖师神位和祖先祠堂,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迎祥纳福,之后再巡游。据介绍,坪山麒麟舞是根据农耕文化时期农民们在四季生活和劳作习惯创编而成,套路舞法身兼南北两派麒麟之长,外呈刚劲、庄严、细腻、灵活的风格特点,内含儒道两家文化,讲究内外兼修,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年,坪山舞麒麟入选广东省非遗名录,并成立了坪山麒麟协会。南山区有滋有味吃擂茶元宵节即将到来,南山区的几个城中村——南光村、大磡村村民已经开始做五味汤丸和擂茶。五味汤丸用荠菜、葱、蒜、韭菜、姜做成馅,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南山本地人还喜欢吃擂茶。首先将花生、芝麻、黄豆炒熟,加上茶叶在“碾钵”里擂成粉末,调上盐、鸡精,泡上开水;然后把在锅里炒好的虾米、鱿鱼、肉粒、豆腐干、爆米花、芥蓝、生菜、大葱等碎粒菜料,盛在汤碗里,浇拌上擂好的茶,就成了美味可口的擂茶了。上世纪80年代初,市文物考古队在南头红花园出土大批文物,其中有大量擂茶钵及陶片,这足以证明吃擂茶是当地风行的古老民俗。罗湖区添丁点灯祈平安在罗湖区南湖街道向西村的清河向西张氏祠堂,每年的大年十五是“添丁点灯”的完灯日。每当这时,在大年初九点灯日点灯的家庭,就会将灯请回家中,讨个好兆头。向西村张氏祠堂的“添丁点灯”已有多年历史。每逢农历正月初九是向西村张氏祠堂的点灯日,这时,向西村中去年添了男丁的张姓家庭就会带上新生男婴,来到祠堂点灯。在开灯仪式上,村里有“礼生”两人,一人负责读祭文,另一人负责向祖先唱礼。唱礼的“礼生”负责告知祖先谁家添丁,并宣读新增男丁的姓名和出生日期。男丁家人在进行敬酒和敬茶的时候,默默祈愿,祈求祖先庇护其子孙,族人丁财两旺。从点灯仪式完毕至完灯日止,添了男丁的家庭每天上午要到祠堂上香斟茶,到完灯日,再把彩灯请回家中。依照风俗,灯一般是纸做的彩灯。完灯日之后,请回家中,烧掉彩灯,以祈求男婴一生平安。如今老风俗也有了现代化色彩,彩灯改为塑料材质,通电之后炫彩夺目,请回家后,有的家庭会挂起来,向客人展示贵子降临的喜悦。盐田区客家民俗舞鱼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沙头角鱼灯舞”,起源于中英街上的沙栏吓村,不仅传承了客家传统民间文化,文化元素极强,而且舞姿独特、观赏性强,凸现了当地的民俗风情。沙栏吓村村长吴天其告诉记者,沙栏吓村的鱼灯舞起源于明末清初,是沙栏吓村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流行于深圳和盐田的沙头角以及香港新界的担水坑、岗下新村等地,成为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喜庆丰收的必备节目。经过三百多年历史沿袭,流传至今。沙头角鱼灯舞是广场男子群舞,专门在晚上表演,由二十几个男子手举鱼灯起舞。场上有四根龙柱和绕场蓝色水布,以仿海底世界。鱼灯舞依靠锣、鼓、钹、高音唢呐、低音唢呐和螺号来伴奏,其中的鼓最特别,是长身小鼓,牛皮鼓面呈头盔状,40厘米高,直径只有20多厘米。表演时不用灯光,观众利用龙柱和鱼灯里的蜡烛光芒,看到“海底”各种鱼类在舞蹈。舞蹈表演的时候,舞者手举鱼灯以低马步俯身曲背运行穿插,使鱼灯呈现出丰富的舞蹈情节。沙头角鱼灯舞是情节性舞蹈,其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各种鱼类在海底自由自在地生活;第二部分是恶鱼黄鳢角欺侮众鱼,追赶吞食;第三部分是众鱼团结反抗,打败恶鱼,重新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舞蹈中各种鱼是寓意一定社会角色的:黄鳢角象征海盗,任意欺压渔民;众鱼象征广大渔民,不畏强暴,向往幸福生活。大鹏新区非遗与民俗联袂上演继首届新春庙会后,具有多年历史的大鹏所城将于2月20日至21日举办“欢乐闹元宵”活动,届时将有皮影戏、鱼皮画等10多种非遗项目和民俗节目联袂上演。大鹏新区非遗促进会会长蔡劲笋表示,大鹏半岛不仅有优美的山海风光,更是深圳的“文化之根”,拥有距今多年历史的咸头岭遗址,现有各级历史文物67处。新区的舞草龙、渔民娶亲等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在2月21日下午,大鹏所城粮仓表演广场还将上演一台民俗传统节目表演,市民可观赏到长嘴壶茶艺表演、杂技、魔术、创意变脸等节目。龙岗区客家花灯高高挂元宵佳节最让龙岗居民期待的,莫过于猜灯谜、品汤圆和舞麒麟。龙岗人闹元宵,多喜赏客家元宵花灯。赏花灯同时,除了传统的猜灯谜外,还有传统民间技艺,如捏面人、糖画、剪纸、草编等,不仅能够让年长的朋友们找回儿时记忆,还能让孩子们看到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作为龙岗区横岗街道民俗中最重要的活动,每逢节庆及重大事件,横岗不少社区都有舞麒麟的习俗。横岗舞麒麟源于上世纪40年代初,分为拜门、打金拳和串门三个部分。目前横岗四联、大康、横岗、安良等社区都拥有麒麟队。其中,安良五村麒麟队曾荣获多个国家级大奖。光明新区元宵节里吃“糖不甩”

在光明新区,有“正月十五吃汤圆”的习俗,有团圆美满之意。此外,有一种本地小吃和汤圆异曲同工,它叫“糖不甩”。“糖不甩”又名如意果,在公明东坑、合水口、上村、下村、薯田埔等社区都很受欢迎,口感酥滑香甜、老少咸宜。

据东坑社区的本地居民介绍,相传“糖不甩”还跟男女姻缘有关。旧时男婚女嫁比较保守,每当媒婆带后生仔到女家相亲,如果女方家长同意这门亲事,便煮“糖不甩”招呼男方。男方看到端上桌的是“糖不甩”,就知道这门亲事“甩”不了了,于是大功告成,喜上眉梢。

龙华新区经典诗文共度佳节今年元宵佳节,龙华新区将在富士康集团举办“我们的节日·元宵”新区经典诗文朗诵会及猜灯谜闹元宵活动。朗诵诗文不仅包括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唐寅的《元宵》、崔液的《上元夜》等古诗名篇,同时也有余光中的《乡愁》、焦桐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等现代诗歌。特邀的20余名艺术家现场朗诵经典诗文,将用最美的声音表达节日的祝福。元宵佳节当天,除了在富士康集团内举办大型有奖猜灯谜活动,同时龙华新区各办事处、社区也将分别举办灯谜会。

内容来源:深圳商报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方法
北京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lahglory.com/sbpp/860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