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发改委、市卫计委和市人社局联合印发了《医院第二阶段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工作的通知》,启动第二阶段医疗服务价格调整。
年价改“三步走”的前两步,分别是通过药品集团采购改革降低药价,减少药费15.37亿元;通过第一阶段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减少患者支出万元。
“两降一升”三步走过后,患者就医负担总体预计下降7.54亿元,医院收入结构将被调整得更加合理,体现了年国家《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中“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要求。
“三步走”如何走?深圳根据国家医改的大方向,从医院价格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该降的降,该升的合理升,但“总量控制”,按照“两降一升”三步走:
第一步,药品集团采购改革,大幅降药价,药价综合降幅超过22.57%,预计全年可为深圳节省药品费用15.37亿元。
第二步,第一阶段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以“降”大型设备检查价格为主,调整手术和综合治疗类项目价格,让患者支出总体下降万元。第三步则是此次第二阶段医疗服务价格调整。
第三步,上调项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
上调总金额为8.13亿元将于12月20日启动的第二阶段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主要调整项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包括:
诊查类7项,涨幅61.63%;
护理类3项,涨幅%;
手术类项,涨幅39.27%;
中医类项,涨幅27.92%。
调价总金额为8.13亿元。
“三步走”后患者就医支出变化根据深圳市卫生行政部门测算,“三步走”中两降一升,但“减量”大于“增量”,患者就医支出将减少约7.54亿元。
因为“两降一升”,在门诊费用方面,全市门诊前17个常见病种中有16个病种的费用下降,仅1个病种费用上升,以药物治疗为主的慢性肝炎、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医药费用下降明显。
在住院费用方面,全市住院前12个常见病种,11病种的费用均有下降,仅1个上升。其中颅内损伤患者的医药费用预计可下降6.34%。
基层首诊最划算医院(医院),普通门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诊查费分别由17元、20元、22元,提高至25元、33元、50元。名专家诊查费涨幅最大,由64元涨至元。
按二档、医院(医院属二档、盐田区妇幼保健院属三档),普通门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诊查费分别提高至22元、30元和47元。名专家诊查费由61元涨至95元。
社康中心的诊查费10元/次维持不变。
调价后,深圳医保政策会及时衔接,提高部分按原报销比例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看门诊怎样才划算?目前,国家医保政策正引导居民分级诊疗,即在基层首诊,医院。无论是哪一档的医保患者,优先到基层医疗机构看诊都最实惠。在社康中心开药,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药品还可以打“七折”。
以三档参保人为例,如果他们生医院普通门诊,诊查费标准为22元,未经社康转诊,医保无法报销,22元只能自行掏腰包。但是,如果他们先到社康就诊,社康将其转诊到可与该社医院看普通门诊,诊查费标准同样是22元,但其中20.9元都可以刷社保卡,自己只需再掏1.1元。
来源深圳商报
记者郑健阳通讯员深卫信
编辑余虹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