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再次明确了大数据时代法律对公民信息的保护,并加重了惩处力度
据了解,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首次新增关于“泄露公民个人信息”入刑的条款2010年2月,深圳商报记者暗访发现深圳400多个楼盘的业主信息被公开出售,500元钱就可买到一个小区所有业主的详细资料经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立案调查,抓获了在深圳某装饰公司任职的犯罪嫌疑人涉案者获刑半年
(请报料人领取报料奖100元)
从业主们提供的推销短信看,从非正常渠道获取业主信息的装修公司包括浩天、乐蜂、居众、尚泰、海大等近十家之多记者回拨了其中两家的电话,客服人员热情邀请“业主”到公司看看同户型的设计图,并表示可以免费做设计图和预算当记者追问他们业主资料的由来,回复深圳商报广告为“电话是公司主管给的,我们只负责联系客户”
【深圳商报讯】(记者 秦兴梅)黄女士在龙华新区环观南路购买的新房这个月底就要入伙了然而,她却被各家装修公司疯狂推销的电话屡屡骚扰黄女士昨天向深圳商报热线投诉说:“究竟是谁泄密,以至于装修公司如此精准地掌握业主们的房号、户型、电话等个人信息?”
黄女士一度感到欣喜,以为可提前半年收楼,谁料询问销售员后得知,交楼时间不变“收楼时间在计划内,个人信息的泄露却超出了计划”黄女士说,“我感到很不满意,责问之下,销售员答复‘几乎所有的业主都接到了装修公司的电话,请业主们无需理会,或直接报警’”
黄女士去年5月在龙华新区观湖办事处环观南路的一大型社区购买了一套新房开发商定于深圳商报网站2015年12月31日前交楼然而在2015年4月,她就开始陆续接到一家装修公司的电话,称新房快要入伙了,请她到公司里来看看同户型的设计图“五一”期间,类似的电话此起彼伏,装修公司纷纷表示在该楼盘开设了设计展区,到场的业主有礼品赠送
记者询问了该楼盘的多位业主,他们反映了同样的遭遇业主唐先生说,“半年来,随时随地都能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因不堪其扰,接听后只要听到对方报上的名称,便直接挂掉”而在售楼处,销售员否认公司泄露了业主信息,一如既往地建议记者“直接报警”
采访中,不少业主对购房遭遇个人信息泄露事件表示不满:“以前,法律对泄露和侵犯个人信息的处罚太轻,起不到惩戒的作用,以至于买的人、卖的人、被侵害的公民甚至警察都习以为常深圳商报网个人信息入刑,必需的,而且更需要执法落实《刑九》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黄女士告诉记者,她购房时登记了一个非常用手机号,且该号码只向该楼盘提供过真实姓名但装修公司不仅准确地叫出她的名字,且房号、户型半点不差,信息泄露的环节无非是销售代理公司、开发商、银行她曾尝试向辖区派出所反映,但接警人员安抚她说,“我们当警察的也整天接到各种推销电话和短信,烦,但是也没办法”
真的没办法吗?
吉林白癜风医院白癜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