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一:秦安县葫芦河2号桥工程扎实推进
秦安县葫芦河2号桥工程扎实推进
近日,记者在秦安县葫芦河2号桥工程建设工地现场看到,塔吊频繁转动、钢筋柱上下纵离,工人们在其中搬运、焊接,工地上一片忙碌景象。
葫芦河2号桥东起邢泉路,横跨葫芦河,西接西滨河路,桥梁和接线总长.93米(其中桥梁.5米,接线.43米),宽幅36米,桥梁采用9跨30米先简支后连续无盖梁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结构,设计时速40公里/小时,总投资约多万元,项目建设参照PPP投融资模式进行建设。工程建设包括桥梁工程、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等。工程于今年8月开工,至目前,已完成56根灌注桩浇筑、8组承台、墩柱24根,预制箱梁45片,完成投资多万元。
据了解,近年来,秦安县大力开展以市政道路为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品位不断提升,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随着宝兰客专、滨河东西路、城南片区开发等工程的建设和推进,城区现有桥梁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秦安县委、县政府多方筹资,科学规划,积极实施葫芦河2号桥建设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极大地为群众创造畅通便捷的出行环境,有效疏导该区域交通压力,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闻二:秦安:小花椒种出脱贫致富路
日前,记者在王窑乡万亩优质花椒标准化示范基地看到,花椒种植“把式手”吕想来正在熟练地修剪花椒树。他一边修剪树枝,一边告诉记者:“花椒适应性强,山区贫瘠的土地一样能种,而且投资小,投劳少,产量高,收益好,丰产期一亩椒园能产出斤左右干椒”。“我家栽植了13亩花椒,今年的行情非常好,品质好些的大红袍每斤能卖到60多块钱呢,我家花椒今年收入了15万元。”掰着指头算账吕想来说起自家花椒的收入喜不自禁。“这几年我多次参加了县、乡组织的花椒技术培训班,学习了许多修剪、追肥喷药等管理技术,把学到的新技术全部运用到自家的椒园管理上,由于技术管理跟上了,今年我家的花椒品质非常好,加上行情好,0多斤干椒,卖了12万多元,比去年多卖了2万元。”王窑乡刘窑村薛大叔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花椒不仅绿了山坡改善了生态环境,也成为了王窑乡农民脱贫致富、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全乡已发展优质花椒园1.98万亩,预计今年产量达多吨,产值近3亿元。
近年来,秦安县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作为主攻方向,不断壮大花椒等特色产业,至目前,全县花椒种植面积19.65万亩,挂果16.85万亩,预计今年总产量达多吨,产值达10亿多元,花椒已成为秦安县浅山干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栽植的品种主要有大红袍、大油椒、秦安1号等,出产的花椒色泽艳、颗粒大、质量好,深受客商青睐。
投稿请将您要发送的作品(摄影、文学、微电影、新闻爆料、热点话题等),发送至小编的QQ邮箱或者QQ。小编随时在线哦~
qq.百癜风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