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芳昨日來到深圳接受媒體採訪
深圳商報記者杜翔翔/文韓墨/圖
11月19日晚,台灣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將首次大規模登陸內地,在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體育館開唱,包括胡德夫、齊豫、潘越雲、李建復、萬芳、南方二重唱、娃娃、趙樹海、陳綺貞、韋禮安等在內的近30組歌手參與演出。9月26日,被尊為台灣「文藝範兒鼻祖」的萬芳來到深圳接受了深圳媒體的採訪。
聆聽校園民歌成長
以溫和柔美的歌聲在華語流行音樂佔有一席之地的萬芳,在年主唱香港電影《新不了情》主題曲成名。回想當年,這首歌紅遍大街小巷,萬芳因而被尊為台灣「文藝範兒鼻祖」。
後來,蕭敬騰、楊宗緯、蔡琴、哈林等都翻唱過《新不了情》,萬芳表示很高興這首歌被傳唱,而自己唱多少次也不會膩,「每一次演出,觀眾都不同,面對不同觀眾,都會形成那一次獨特的《新不了情》。這是我生命中的一首歌,也是大部分人開始認識我的一首歌。」
之所以參加「民歌40」演唱會,因為民歌一直伴隨著萬芳的成長,也影響著她後來的創作,「我從小聽民歌,早期校園民歌來自很多校園的學生,大學生居多,他們的創作很多取材於大自然。校園民歌對我來說,是我成長過程中的養分。後來我自己開始創作,也很自然地受到校園民歌影響。」
此前民歌20、民歌30演唱會,萬芳都參加了,「我第一次參加民歌20的時候,跟我小時候聽他們歌曲的歌手同台,真的很感動;民歌30的時候,齊豫沒有來,其實我讀書的時候就很喜歡齊豫的歌聲,她的專輯我都反復聽。此次民歌40,齊豫也會參加,我很期待。」
因眷村經歷參演《寶島一村》
萬芳除了歌唱事業之外,也從事舞台劇的演出,涉及劇場、電視、電影等表演領域。演員、歌手,各個身份萬芳都喜歡,「很多時候我是隨緣的,遇到好劇本、好角色,我就會參與。」
萬芳曾在賴聲川戲劇《寶島一村》中飾演角色,這個戲劇訴說的是龐大多元卻又被歸為同一族群的人們,從離家到想家到認同「這裡就是家」的一段歷程,而「眷村」是台灣特有的有著獨特生活形態的居住區域。萬芳說,自己就是在眷村中長大的,因而有緣參演《寶島一村》,「眷村是我人格養成的基地,眷村生活對我來說很溫暖,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近。那個年代,沒有那麼多高樓大廈,來自不同地方的人聚集在那裡,可以聽到不同的方言,吃到不同的菜色,是一個有意思的成長過程。」
在舞台劇方面,萬芳參演過《收信快樂》《女兒紅》《梨園天神》等。萬芳說:「不同角色都有它的有趣度,我比較偏愛《收信快樂》,只有兩個演員,我們沒有對手戲,只是念著給對方的信,內容飽含著大家的友情、親情、愛情故事。這部劇把40年的故事濃縮成90分鐘的戲劇,很豐富也很有滋味。」
一半是歌手一半是演員
在音樂方面,萬芳會把歌曲與自己喜歡的舞台劇做結合,她的專輯《一半。萬芳的小劇場》正是成果之一。所謂的劇場不是空架的場景,是真實的存在。很多人所認識的萬芳只是歌手,卻鮮少知道萬芳對於舞台劇也有著濃郁的興趣。一半是歌手,一半是演員。這張專輯之所以叫做「萬芳的小劇場」,是因為其中集合了萬芳舞台劇知己好友共同創作的作品,「當時我覺得我參與劇場那麼長時間,感覺到劇場的可能性,可以撞擊出很多不同流行音樂制式的走向。」
萬芳表示,自己一直比較期待一種喜劇,是以中生代演員為主的戲劇,「現在很多戲劇都關注青春,但其實每個人到不同階段都有其生命的累積和歷練,是美好的,不需要恐懼和害怕的。」
轉自:深圳商報/9/27
鍖椾含鐧界櫆椋庢渶浣虫渶濂界殑娌荤枟鏂规硶鍖椾含鐧界櫆椋庢墜鏈垂鏄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