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生了!
那时,深圳最高的楼不是京基大厦,不是地王,而是代表着深圳速度的国贸大厦;那时,没有东部华侨城,没有世界之窗,人们最爱到大家乐舞台展现自我;那时,更没有地铁,走街串巷的是现在已经难觅踪影的中巴……我们就诞生在那时,年的1月。
我们住在这里!
年1月,租八卦岭厂房办公。
年9月,租园岭街道办事处的两层写字楼办公。
年6月,租兰光大厦写字楼办公。
年9月,搬入深圳商报社印务大楼办公。
年,搬入深圳商报社大厦办公。
我们的生活!
在园岭租房办公的日子里,每天的编前会就在这间简陋的办公室召开。这是总编辑高兴烈正组织读者评报。
复刊初期“三件宝”
复刊初期,报社没有食堂,给每个员工配备一个电饭煲;没有采访用的汽车,给每个记者配备一辆自行车;租用的集体宿舍没有空调,给每个员工配备一台小风扇。这就是复刊初期“三件宝”。
我们的重要时刻!
年10月,“商报广场”二期工程——深圳商报大厦开工建设,当时的副市长袁汝稳(中)为开工剪彩。
深圳商报社为作出突出贡献的职工种下“功勋树”。
“八论敢闯”系列评论报样。年春,《深圳商报》全力报道好邓小平“南方谈话”,及时推出“八论敢闯”,海外传媒反向强烈。
雄伟的深圳商报社大门。五根擎天柱象征深圳商报社报业集团架构的五大管理功能,两条飞虹般的圆拱寓意深圳商报事业上一层楼,再上一层楼。
我们的版面!
年4月2日
年9月12日
年8月12日
年9月23日
我们收到的祝福!
蒋荣耀二世:我愿意退休之后来这里做园丁!深圳韩墨:我们一起吧!那花园在我一人独自闯深圳时陪伴了好几年刨根浇水W:银湖庆祝期仿佛就在昨天,期这么快又来了。商报,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不远千里为你而来,为你奉献了青春和汗水,我们真的只有一个愿望:祝福你有期、期。我们想和读者说!
日子不知不觉走到了今天。如今,我们奉上了第期的报纸,仿佛与你携手走过了八千里。算一算时间,我们已经相伴20余年,这是一段任何人都难以轻慢的时间。人的一生只有几十次机会迎接四季的轮回,也只拥有3万多个白天和黑夜。我们为能见证你的生活、你的年华而深怀感激!
我们想对世界说!
网络的兴起,让信息的传播越来越海量、越来越便捷。总有人担心我们怎么办。但我们相信,时代虽然日新月异,但有些东西恒久不变。多,仍然需要取舍;快,无法取代真实。高度的专业化与可靠的公信力,是赢得生存和尊重的基石,并不因网络时代的来临而落伍。传播技术的进步同样让我们受益,应时而生的我们,也会应时代而变,相信你已经感受到了我们的改变。
八千里路我和你,天若有情天亦老。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像炉边柴、缸中米、杯中茶一样,在你岁月静好的每一天,依然有我们的相伴!
终于等到这份天津各大医院王牌医生全攻澳洲最高冷品牌为何能登上女人心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