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撕
近日,知名财经作家叶檀女士发表两大系列文章《我眼中中国最有经济前途的十个城市》和《我眼中最无前途的十个中国城市》,南京、苏州、杭州、合肥等十个城市被列为“最有前途”,长春、哈尔滨、沈阳、兰州、温州等十个城市被列为“最无前途”。被列为“最有前途”的城市自然欢欣鼓舞,奔走相告,而被列为“最无前途”的城市则各找证据,纷纷反驳。在中国,唱红常见,唱衰不常见,尤其是直接点名,这是极为罕见的,尤其被指为最没前途城市,一旦产生蝴蝶效应,那得丢失多少外来投资?所以,这事点谁谁急。不出所料,被点名的各个城市近日纷纷跳出反驳:“谁说俺黑?俺白着呢!”今天,温州商报
商报的反驳和叶檀原文观点,有点“关公战秦琼”,叶檀认为温州城市缺乏规划、基础建设不好,是指过去时和现在时。而商报甩出的观点将来时,是规划蓝图。这年头,哪个城市没几个宏伟的蓝图?在规划方面,温州人自己都认为温州过去的规划是“鬼划”,温州城市建设是短板众所周知,和其他城市差距不是一点点,在这方面上进行反驳毫无说服力。当然,温州目前正在努力弥补这一短板,中央绿轴和滨江一带正成为靓丽的风景线。观点二:温州资金赚快钱去了还是投入实业了叶檀原文观点:商报反驳观点:评论:
叶檀观点认为温州资本对政策不可预见的风险有一种恐慌,喜欢赚看得见的“快钱”,商报则认为温州资本已坚守实业。又是一处各说各话,事实上,温州目前坚守实业的,是原先就一直在坚持的,温州以前所谓炒房炒煤的资本,在前几年的金融风波中遭受重创,但并没有回归实业,也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但商报观点有一点是正确的,今年炒房军团中,真没多少温州人。▍观点三:温州金融改革是否有重要成果叶檀原文观点商报反驳观点:评论:
温州始于5年前的金融风波,给温州经济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年,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试图正面引导温州的民间资本,鼓励温州进行金融创新。从成果来说,温州的金改成果确实乏善可陈。但近3年,温州不良贷款也确实初步得到了控制,温州银行业不良率从年6月末的0.36%激增至年4月末的4%以上,年,温州不良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下降9亿元,不良贷款率3.82%,比年初下降0.27个百分点。经济也开始筑底回升。▍观点四:关于温州企业外移叶檀原文观点商报反驳观点:评论:
这点不想多说,温州市政府大力推进“温商回归”,温企没外迁,何来温商回归?温州原来最大的房企中梁,总部都迁到上海了。只有正视前几年温商外流的根源,才能做好温州回归工作。▍观点五:温州资本去哪儿了?叶檀原文观点商报反驳观点:评论:
双方在玩数据,叶檀说温州人有钱,但本地的人均存款不如绍兴和宁波。商报说,俺的固定投资大部分是民间投资的!说起这个,作为温州人心中一阵阵的痛,为啥别人家的固定投资以国家为主,俺大温州都得自己投?俺温州人税没少交啊!商报还举例温州人投股市资金多,你前面不是说温州人不喜欢赚快钱,都投实业去了?这个……▍观点六:有关论温州教育叶檀原文观点商报反驳观点:评论:
叶檀说的温州教育基础薄弱是事实,但这是温州的错吗?大学这玩意,不是温州想办就能办的,得国家批准和投资啊!不是温州资金不愿意投资教育,这里有国家政策的问题,温州不是还办了肯恩大学吗?▍观点七:关于市民文化支撑和温商回归前景叶檀原文观点商报反驳观点:评论:
温州目前遇到的困境和35年前是类似的,在地缘方面被边缘化,在发展方向上很迷茫。35年前我们通过率先市场化取得发展先机,今天,温州的机会还得靠温州自己寻找。所谓有无市民文化、规制文化支撑,都是外部强加的,如果你发展了,鲜花和掌声自然就来了。结束语:
温州目前确实存在被边缘化的尴尬,只不过现在有个知名人士说出来了而已,我们不必讳疾忌医。年,深圳出现企业外迁,人才外流现象,一篇1.8万字的长文《深圳,你被谁抛弃》发布在网上引发激烈讨论,时任深圳市长的于幼军没有急于去反驳,而是找该网友做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平等对话,其后,国务院调研组再次约见该网友,体现了深圳的城市包容度,如今,深圳已跃升为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今天,每一次关于温州的城市讨论,其实都是温州的一次发展契机,都是对温州的关切,温州应该感谢他(她)们。END◆长摁指纹→识别图中白颠疯如何治白癜风是什么样症状的
温州列入十大最没前途城市,温州商报今日开
发布时间:2016-11-24 23:07:58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