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举措将推进医保制度完善,
让老百姓获得更多实惠!
那么,目前义乌医保工作在这些方面的进展如何?
“新政”对义乌参保群众到底有哪些影响?
市医保处有关人员就此进行相关解读。
关键词:城乡统筹全国:年开始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通知》明确要求,努力实现年底前全国所有省(区、市)出台整合方案,年开始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这里说的“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指的是涵盖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保、统筹城乡的医保制度。
义乌:年已建立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大多数义乌老百姓很可能不知道有新农合医保之说。”市医保处负责人介绍,义乌医保的城乡统筹走在全国前列,是全国范围内最早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地区之一。早在年,义乌就出台并实施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二为一、具有城乡一体特征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凡是未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义乌户籍人员,不论是居民户口还是农业户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在省内率先打破城乡壁垒,全面实现参保人群制度全覆盖。
从当前情况来看,义乌医保各险种的融合脚步走得非常稳健。“可以说,当全国各地医保仍在统筹城乡的时候,义乌医保已走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深度融合的阶段。”医保处负责人说。
据悉,在待遇享受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接档,形成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在普通门诊起付标准、报销比例,特殊病种(含慢性病种)范围、住院起付标准方面已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持一致;在制度衔接上,已建立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转换机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转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可折算成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年限,居民在稳定劳动关系或提升经济能力后,可自主向上层次险种转换。
关键词:联网结算全国:年底,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通知》中对老百姓实惠较大的一条是,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确保明年开始基本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年底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义乌:与全省医院实现深度“一卡通”联网结算,异地就医联网刷卡结算超20万人次,医保报销近6亿元。
据悉,义乌是全省最早开展省内“一卡通”异地联网结算的县市之一。从年开展该项工作至今,已实现与全省余家定点医疗机构的“一卡通”联网结算,参保群众可凭一张社会保障卡实现基本医疗保险所有险种、所有就诊形式和民政救助的无障碍联网结算,无需垫付医疗费用刷卡结算超20万人次,医保报销近6亿元。
“异地联网结算的重点是省内联网结算,但难点却是全国范围内的跨省联网结算。”在市医保处负责人看来,跨省结算表面看是医保联网的技术问题,实际上是结算信息标准问题,各地结算标准不一,要统筹全国难度可想而知。目前,跨省联网,尤其是上海地区的异地联网需求非常迫切,义乌现阶段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层面跨省联网结算工程的试点,在结算病种、医保三大目录、物价、医保支付标准、分级诊疗政策等方面积极总结、提供、推广义乌经验,为国家层面的跨省联网结算出谋划策,确保我市参保群众能尽早享受全国跨省联网的便利。
关键词:医保精准扶贫全国:积极推进实施医保精准扶贫政策。
《通知》中提到,要贯彻中央扶贫攻坚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树立底线思维,积极推进实施医保精准扶贫政策。
义乌:创新“基本+大病”的“1+1”模式,大病保险保大病。
应该说,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因病致贫是建立医保制度的初衷。近年来,医保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把解决因病致贫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年起我市出台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在医保精准扶贫方面贡献颇多。
据悉,义乌基本医疗保险创新“基本+大病”的“1+1”模式,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市医保处负责人给出了以下数据:现在的最高报销限额与大病保险实施前对比,城乡居民小额参保人员由原来的8万元提高到37万元,城乡居民大额参保人员由原来的17万元提高到60万元,职工参保人员(已享受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的人员除外)由原来的23万元提高到71万元。医疗年度,享受大病医保的参保人群中,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城乡居民大额参保人员、小额参保人员的实际报销比例比无大病医保时分别提高了20、16、1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保障作用十分明显。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全国: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通知》要求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失能半失能群体提供长期照护服务的医保制度保障。
义乌:探索长期照护保险,加快失能群体“医养结合”。
据了解,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因老年、疾病、伤残导致失能的老人不断增多,传统的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长期的医疗护理和健康养老需求。
“目前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虽日臻完善,但二者仅能提供老年群体在医疗方面的救治和经济上的保障,而对老年群体生活方面的长期照料与护理,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医保处负责人直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此次《通知》中又再次明确,说明其重视程度。作为新生事物,长期照护保险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目前义乌已经对开展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进行可行性分析,在保障范围、制度模式、基金收支等方面进行初步设想,为未来实施该项政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林晓燕郭方红
编辑:小楼
回复关键词参加更多义乌商报活动发送“报料”,提供线索、报料身边事,被采用可获得50-元报料费。
发送“小报童”,参与“小报童Ⅱ·雨后彩虹”活动报名。
爱心集结号再吹响!商报小报童第二季报名开始啦~
?版权说明本报(网)原创作品受《着作权法》等法律保护,与义乌市广播电视台、浙中新报等新媒体平台实行信息资讯共通共享,其他任何网络机构与媒体未经授权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获权转载时须注明署名和出处,并支付稿酬。不得有歪曲、篡改等侵害作品完整权的行为,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北京白癜风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