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

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商报_商报特点 > 商报品牌 > 龔鵬程答深圳商報文化廣場魏沛娜問

龔鵬程答深圳商報文化廣場魏沛娜問

发布时间:2016-9-8 11:50:27   点击数:

龔鵬程答深圳商報文化廣場魏沛娜問

龔鵬程:“學字”的根本法門——何莫學乎詩?

1、近些年來圖書出版市場湧現很多跟漢字有關的書籍,如詩人流沙河的《流沙河認字》、《文字偵探》、《白魚解字》,張大春的《認得幾個字》,和如今重版的《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和左安民的《細說漢字》都熱銷。您怎樣看待當下這種關於漢字的書籍受歡迎的現象?

答:從工具論的角度說,文字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從內涵說,文字又是文化最重要的部份;從漢文化本身的性質說,則漢文化本來就是文字性的文化。那麼,在漢文化遭到蔑視時,文字當然同時就會被看輕、看衰、看成罪人。反之,文化自信增強了、覺得民族文化該復興了時,對文字之感情和認識也就自然高漲。

近百年來,詆毀漢字、改革漢字、廢棄漢字,曾經成為一種浪潮、時髦;如今剝極而復,漸漸回歸正常了。

你說的那些書,有些是翻印古代蒙學教材、有些由臺灣引進、有些出自詩人學者,情势多樣,性質不一,但仿佛都頗引发關注,足見社會心理。事實上,近幾年人大政協也都常見關於恢復或部份恢復傳統文字的提案,與這個趨勢是符合的。

2、這些年很多人都在擔憂漢字的學習傳承問題,也推出了很多舉措在呼籲重視漢字。在您看來,目前漢字所面臨的危機是什麼?如何解決?

答:由體系上看,是文字改革造成的惡果。由使用度上看,是文字“書寫”狀態的改變,可能不是寫,而多是敲擊了。另外則是語文教育的問題,英文的學習與使用,瓜分或干擾了我們對漢字的認知;低劣的現行語文教育,又斫傷著我們的語感與能力,結果當然一塌糊塗。

這其中,簡化漢字的問題是根本。初期簡化漢字的目地,是為了消滅漢字,走向拼音化。因此全力宣傳漢字野蠻、原始、落後、繁難,說簡化是趨勢。簡化的過程,則因為是要拆解消滅漢字嘛,所以顯得十分粗鲁,不顧漢字原有的體系。後來雖然停止繼續簡化,廢棄了2簡和3簡方案,但目前這樣的簡化字也仍是問題重重的。同音替换、偏旁推類,和毫無道理的亂改,隨處可見。

這樣的簡化字,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當年進步人士幾乎都主張改革漢字,所以早在國民政府時期就開始明令推行簡體字了。因此我們現在也没必要把簡體字政治化,看成是中G政權的標誌,以此批評它或拼命維護它,都不必要。要問的是:這套方案既不符合漢字體系,又不利文化之傳承與發展,民眾且已不太喜歡了,為何還不放棄?

只不過,現在到底不是革命的年代了,什麼都可以說改就改。簡化字在社會上通行了幾十年,驟爾放棄,翻然復歸,殊不現實。

該做的,一是不再打壓正體也就是所謂的繁體字,視為不規範字,強制在某些地方只能用簡化字。應開放用字之自由。2是教育領域應逐渐增加識讀傳統漢字,免得中國人居然不認得中國字。至於手寫,可以繁簡隨意。三是請學界趕快修訂一下現行簡化字,其中特別不合理之處,亟予訂正。其他的也還可以使用,畢竟簡化字也有若干是可採的。

3、當今許多人幾乎很少提筆寫字,普遍使用電腦打字,這是不是給漢字的傳承帶來了巨大的憂患?

答:一般說,當然如此。但情況未必悲觀。例如用手機發短信、微博、









































白颠疯早期证状
得了白癜风该怎样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lahglory.com/sbpp/192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