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货不对板、“快餐式交往”等问题外,3月12日,记者以征婚者的身份调查市场发现,收费标准参差不齐、把关不严、夸大其词承诺等问题频现,使得整个行业十分混乱
据悉,婚介机构本应归民政局管理,但昨日记者致电市民政局时,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却告知记者,“婚介机构并不属于我局业务范畴”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才到民政局登记注册,也就是说市民政局管辖的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而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质的婚姻介绍所属于企业单位,是由工商局发放营业执照
“见一面后便再无音讯的‘优质男’,其实可能是他们自己安排的婚托”3月10日,黄小姐气愤地告诉记者,早前她与一位感觉还不错的男士在相亲时互留了微信号,但事后在与深圳商报登报电话对方聊天过程中才得知,该男士为婚恋网站的“婚托”,在该男士辞去婚恋网站工作后才告诉了黄小姐这一实情
“深圳婚介机构确实暂无一个总的主管部门”广东华途律师事务所吴浩律师告诉记者,由于种种原因,在婚介服务中很多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以后,不知道往哪个部门投诉即使投诉以后,政府相关部门也很难对婚介进行处罚,这主要是因为取证困难
“优质男”见一次就杳无音信
临近“3·15”,记者从深圳市消委会获悉,2014年,深圳市、区消委会共受理婚介类投诉185宗,比2013年的165宗略有增长不少消费者反映,花高价成为会员未必能保质保量,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还真得谨慎
吴浩提醒消费者,在与婚介机构签合同的时候,容易忽略违约责任等的界定,这将给深圳商报报电子版消费者的维权造成障碍所以,消费者一定要仔细看合同另外,在交费时记得索要正规的发票而不是收据
去年12月,在龙岗从事销售工作的李小姐来到珍爱网线下公司,现场缴付25000元购买了该网站为期半年的婚姻介绍服务
据市消委会透露,近期收到多宗“快餐式交往”的投诉,消费者称婚介所收了费用后,安排约见的绝大部分属“见一次就杳无音信”的对象,怀疑婚介所提供的均为“婚托”
无人监管,消费者维权难
“我交了9086元后,等了3个多小时男教师也没出现之后尹女士又让我签订《婚介服务合同》,两天后又以个性不适合为由,拒绝安排我与那名工程师见面”陈小姐怀疑,“男教师”与“工程师”是该婚介所为吸引顾客找的“婚托”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婚托”的认定存在难深圳商报广告度,需要综合多种情况分析市消委会提醒征婚者,要认清自己的真正需求,找婚介机构时要多考察,慎防被“红娘”忽悠,不能仅仅轻信婚介公司工作人员的口头承诺
日前,记者从市消委会获悉,不少婚介服务机构为吸引消费者,吹嘘是大型相亲网站的线下服务商,甚至夸大介绍见面量和服务效果等当事人在接受相关服务后认为其宣传不实,从而引发纠纷等现象,一直以来成为投诉热点
家住南山区的陈小姐也有着类似的遭遇日前,陈小姐向市消委会表示,2014年3月28日,她接到深圳市天利百合婚姻信息有限公司一名尹姓女士的电话,对方在电话中告知她,“你的条件非常好,符合我们众多优秀男会员的择偶要求电话后我们将给你安排相亲见面,希望你可以考虑”正当陈小姐犹豫之深圳商报报料电话际,3月29日,她又接到尹小姐的电话说,已经安排好一位优秀的男教师可与她见面,并强调该男士马上就到,请赶紧过去然而,当陈小姐赶到婚介公司时,对方则说必须先交费后才能安排见面,且在其交费之前承诺会再帮陈小姐安排一位工程师见面
随后,记者又致电市消委会与工商局据消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据其所知,目前深圳婚介机构暂无行政主管部门消委会只能帮助消费者与商家进行协调,但无权对婚介行业进行监管“婚介行业的业务与工商、物价、公安等部门都有关联,但都不归这些部门主管按照政府各部门行政职能的要求,工商部门只负责婚介所营业执照的发放和年检,其具体经营行为不属于工商的监管范围”
深圳婚介行业乱象丛生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深圳商报电子版下载是无婚介行业规范,另一方面对婚介机构的监管处于真空状态
在南山高新区工作的黄小姐今年25岁她于2013年11月26日缴付18000元购买了珍爱网的相亲服务,成为线下vip会员在3个月时间内,黄小姐共与11位男士见面,但许多感觉不错的优质男见一面之后,便再无音讯,后来该网站也没有安排过见面
一些婚恋网站严重失信甚至违法违规,引发不少消费者投诉cfp供图
李小姐告诉记者,当初,珍爱网的工作人员告诉她,这种25000元的服务是专门针对想结婚的人群,包成功“‘红娘’在收钱前,也曾打包票说,最多一到两个月,就可以找到对象,并向我举了很多成功的例子”一心期待能在“红娘”的牵线下找到另一半的李小姐,等了一个多月时间,却发现商家并没在合同签署后为其提供事先说的深圳商报电子版在线服务一个月内,她总共才接到了几个电话,“红娘”也只给其介绍了两个相亲会员的情况,在了解了两位男士的信息后,李小姐表示可以一见,但挂完电话后迟迟没有下文
有着李小姐这样遭遇的人不在少数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不要轻易相信婚介机构的广告,大多数婚介机构存在虚假宣传、扩大宣传的嫌疑在签订合同时,消费者一定要把对约见对象的要求写入合同
广东华途律师事务所吴浩律师提醒消费者,参加大型婚恋网站线下活动的花费普遍较高,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因此,事先一定要与商家签订一份详细且正规的合同,必要时要核实公章的真伪
对于不同婚介机构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的定价标准,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婚介市场放开后,婚介收费只受深圳商报电子版在线市场的调节,物价局无法限制“但婚介公司的收费必须公开,明码标价如没有明码标价,或违反了《价格法》和《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消费者可在掌握确凿证据后向物价部门投诉”
李小姐对这种做法非常气愤:“当初红娘说一定会介绍符合要求的男士给我认识现在收了钱,对我不管不顾,实在太让人失望了”
深圳商报记者 董思
收了钱却不履行服务承诺
白癜风的辨别在腿部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