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学院大学生创新团队在国家级大赛中屡夺魁
文华学院周蜜怎么也想不到,自己“ZERO”团队的项目能在全国所高校,10万件作品中突围而出,在省赛中拿到金奖,以唯一一所三本院校的身份站在全国计划赛决赛的舞台上,又在最终个项目的角逐中收获银奖。
“ZERO”团队是由文华学院经济管理学部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9名大学生和2位年轻老师组建。该团队参加了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队长周蜜对记者说,在比赛整个过程中接触到了市场、营销、人资、财务、风险、广告等多个专业领域,对各方面资源和知识均有较高要求,整个备战过程中,郭琳、何鹏两位指导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支持和技术指导。
两位指导老师除了全程参与学生们备战,还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带学生到相关企业调研,请业界人士出谋划策,修改团队的策划书。
在文华学院像“ZERO”团队这样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还有很多。文华学院近年来加大投入建设学生创新工作室,组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通过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划拨专项资金、开辟专用场地、配备高水平实验器材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最大程度为创新工作室提供发展保障。
在学校优惠政策扶持下,材料成型创新工作室、船舶创新工作室、冠楠创新工作室等工作室蓬勃发展,大数据团队、网达团队、“追风逐月”团队等创新团队不断在国家级、省级大赛上获奖。创新团队和创新工作室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田”。近五年来,文华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学科知识与技能竞赛获奖余项,共申请国家专利达30余项。
学校与名企订单培养名学生人就业 文华学院在学校办企业上岗培训班,学生还未毕业已被提前“预定”,这种提前给“饭碗”模式正在试行。近年来,该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创新教学实践模式,一个个校企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开花。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烽火科技集团所属的全资子公司。年9月,文华学院与虹信公司开展了第一阶段的合作,以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试点,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特色班。级电信、通信两专业共30名学生参与了虹信特色班相关课程的学习,25名虹信班的同学选择了虹信技术服务公司,毕业后进入该企业正式上岗。 此后,双方不断深化合作,确立采用“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在校第四年通过课程置换,重新选择和企业相关需求最密切的专业方向课程进行学习,并由“本校青年教师+虹信高级工程师”联合以“讲座+理论学习+实验实践”的方式授课,再通过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养。学生选择虹信特色班课程完成理论部分学习后,即前往虹信公司进行为期3-6个月的实习,虹信公司在其中选择优秀学生签订三方协议。 年3月,该校有名学生参加与武汉烽火移动有限公司“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有名学生成功就业。 近年来,该校不断开辟校企共建实验室、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培训基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校企共建科研基地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文华学院信息学部鼓励发明创新学生三年获专利21项可逃生皮带、火灾逃生绳、自动售衣机、新型香烟盒…谁能想到,文华学院级自动化专业学生何良明,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获得了4项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何良明说:“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近年来,文华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采用多种方式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发明创造。该校多次邀请校外知名专利申请公司来校与学生交流、座谈,就学生如何申请专利、如何创新、如何发现问题等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年,该校拿出专款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专门用于资助大学生开展创新与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学校的引导下,学生中的创新氛围十分浓厚,一批学生团队结合各自专业特色大胆进行发明创造和科研实践。多功能小仓库、自动售衣机便携式硬币盒、晴雨两用伞、自行车能量转化装置等,学生将来源于生活的灵感和个人专长相结合,并融入专业知识,3年里共成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1项。
据了解,目前21项专利中已有7项专利获得相关企业青睐,正在洽谈相关事项,有望今年内投入企业生产,走向市场,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文华学院在校生“未进企业门,先成企业人” 文华学院为学生成才,学校、企业无缝链接,注重实践环节,着力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让学生“未进企业门,先成企业人”。该校连续三年就业率超过92%,今年就业率仍在上升。 该校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探索了多种合作模式,如校企共建实验室;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培训基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校企共建科研基地等。自年来与多家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例如,烽火科技集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WRI)所属的全资子公司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该校建立联合培训实验班,采用“3+1”模式,第四年通过课程置换,重新设置和企业相关需求最密切的专业方向课程,采用该校青年教师加虹信高级工程师,联合开展讲座、理论学习、实验实践的方式授课,再通过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的联合指导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张帆同学,在校期间,他自行设计并获得新型实用专利4项,取得47项发明,并加入中国发明协会。年5月,张帆还被邀请到人民大会堂参加第五届“发明创业奖”颁奖典礼。其实像张帆一样的学生在文华学院真是层出不穷。年8月,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欧姆龙杯”决赛在国防科技大学举行,该校信息学部光电信息工程系组队参加比赛并荣获全国一等奖。而该校是全国唯一荣获一等奖的民办高校。 电子信息工程届毕业生李宇迪,在校期间就被同学们称为“节能灯王子”,被评为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明星”。毕业后他创办了武汉迪奥照明有限责任公司,产品远销日本、德国、荷兰等国。文华学院工程实训大楼也采用了该公司的节能产品。长按上图选择识别图中气血不足的症状和食疗方医院一针打死中大女教师家属索赔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