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社工中国网作者:王超军
众人拾材火焰高爱心助燃希望火——
社会网络支持在救助白血病个案中的作用初探
一、案例背景
(一)基本资料
1.服务对象姓名:小丁(化名)
2.性别:男
3.年龄:24岁
(二)背景资料
1.个案来源
社区服务中心在做社区需求调查中偶遇案主母亲胡女士,胡女士向社工讲述她的伤心事,她引以为傲的小儿子今年即将大学毕业,却不幸患了白血病。目前虽然找到了骨髓配型,却因为巨额的治疗费用发愁。目前,胡女士的儿医院接受治疗。随后社工在了解了胡女士儿子的基本情况后,在征得胡女士及其家人同意的前提下,对胡女士的小儿子小丁开展个案服务。
2.家庭背景
服务对象小丁有一个哥哥,八年前来到深圳打工。小丁去年大四实习时来到深圳投奔哥哥,找了一份实习工作。小丁父母靠承包的一亩六分地和农闲做点小生意的微薄收入来供哥哥和小丁读大学以及负担日常的家庭生活开支。小丁的父母目前来到深圳医院附近租了房子,方便就近照顾儿子。
3.情绪情况
服务对象小丁情绪比较平稳,看上去也很乐观。但是小丁的父母和哥哥情绪显得有些低落,担心小丁的病会因为缺乏费用而中断治疗。
4.健康情况
服务对象被诊断为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也称淋巴瘤,是一类少见的,来源于不承受前去淋巴细胞的高侵袭性恶性肿瘤,每年发病率为1/,好发于儿童及年轻人。目前服务对象出现了肺部感染和口腔感染,主治医生建议尽快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幸运的是服务对象已找到了配型骨髓,但是因为身体条件不允许,再加上治疗费用得不到解决所以骨髓移植手术迟迟没有进行。
5.经济状况
服务对象还是一名未毕业的大学生,而其父母只是普通的农民,难以承受高昂的治疗费用。服务对象的哥哥虽然来到深圳7、8年时间,工资水平一般,如今已经成家,除了要承担自己一家人的生活开支也要负担父母的租房和生活费用,能提供的经济支持实在有限。
6.支持网络
服务对象的家人一直对他不离不弃,想尽一切办法来挽救他年轻的生命。尤其是小丁的父亲愿意为了救儿子捐献自己的身体器官来筹措资金为小丁做骨髓移植。小丁的母亲和哥哥也一直轮流照顾他。除此之外,小丁家乡的镇政府和学校的同学也给与了小丁及其家人一些情感支持和经济援助。但是,小丁家的一些亲戚朋友甚至因为怕被再借钱连手机号都换了。小丁的父母来到深圳后曾求助于一些部门,但屡遭拒绝。从下面这个图可以看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情况。
图1服务对象的社会生态系统
图示说明:强关系(实线)弱关系(虚线)
7.作出的调试与成效
小丁的家人曾经求助小丁所就读的三峡大学,学校师生为小丁募集了善款。另外,小丁的家人也向家乡的镇政府求助,镇政府也为小丁组织了募捐。但是,小丁的家人来到深圳后也曾向一些部门申请救助,屡遭拒绝,未能得到有效的救助。
二、问题分析
(一)求助无果,信心低落,感觉希望渺茫。
小丁的家人之前的求助得到了家乡政府和学校的积极回应。但是在深圳却多方求助无果。失败的求助经历让小丁的家人情绪十分低落,感到十分无助,迫于小丁的病情也表现出有些焦急。
(二)急需经济援助,保证治疗持续。
服务对象小丁从年11月份到现在有近一年时间已花掉凑起来的30多万元,这其中包括学校2次募捐和家乡县委和镇政府募集的善款,还有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钱。配型骨髓找到了,但是骨髓移植需要的30多万元医疗费,又让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小丁很有可能因为未能支付高昂的治疗费而中断治疗。
(三)初来乍到,社会网络支持缺失。
小丁来深圳不久,认识的朋友不多。因为是实习生的关系,也不能申请实习单位的资金救助。小丁的哥哥虽说来深圳7、8年,有朋友同事,但能够提供的帮助也是十分有限的。小丁的父母亲刚来深圳,社会关系网几乎为零。小丁以其家庭缺乏社会支持网络。
三、服务计划
(一)介入理论
1.埃利斯情绪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有同样的前因A,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结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Belief),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评价与解释。
社会工作实务中的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认为:要改变一个人产生的情绪和行为,首先改变一个人固有的信念,尤其是非理性信念,要清楚地识别非理性信念,建立理性信念。服务对象小丁的家人目前因为暂时不能筹集治疗费陷入失落,对未来的看法有些悲观。社工需要通过情绪辅导帮助其建立理性信念,树立对未来的信心。
2.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社会网络在社会工作实务范畴里泛指社会支持系统,通常指由家庭、朋友、专业认识或其他社会系统提供的帮助、指导和关怀。社会网络是由正式和非正式支持系统组成的。正式的社会系统包括社会工作者、医生、律师和其他专业的助人者,非正式的系统包括家庭、朋友、同事、邻居等。
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以社会支持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特别对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不足的个体,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其实,从服务对象的社会生态系统图中可以看出,服务对象周围并非没有可利用的资源(例如媒体),而是服务对象不知道怎样去获得这些资源。社工需要提供信息给服务对象或是链接社会资源改善服务对象的处境。
(二)服务目标
通过与服务对象母亲进行面谈全面了解服务对象情况,以及社工前期的预估,社工与服务对象制定以下目标:
1.减少非理性信念,树立对未来的信心,用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现实,同时不放弃努力,继续寻找其他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2.筹集治疗费用,缓解目前面临的经济压力。
3.寻求社会媒体援助,进行社会募捐。
(三)服务策略
1.建立相互信任的专业合作关系。
服务对象家人求助的意愿很强烈,十分愿意配合一同解决问题。但是服务对象在一开始也避免不了对社工的试探,怀疑社工能否帮助其解决问题。在接案之后,建立相互信心的专业关系十分必要。社工秉持尊重、无条件接纳的专业价值观,运用同理心和积极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白癜风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