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专题报道火热大工地尽显活力
图为国道示范段施工现场。
的深汕特别合作区会是什么样?
广东“两会”的回答是:火热的工地。
1月25日,朱小丹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破解发展不平衡困难,深入实行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作为未来产业高地的深汕特别合作区必定要从工地起步。在代表手中的《广东省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草案)》里,注意了很多使人振奋的“深汕地理发现”,有城市基建,有产业伟人,还有行业新军,产业新城动感十足。
两会深汕发现:产业新城动起来
深汕特别合作区今年的变化在哪里?
首先,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有一次大奔腾。草案显示,合作区将进行深汕大道北、深汕大道南、鹅埠横三路、深汕东五路、深汕西二路这五条道路的建设,而且中心区的市政、道路、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也将开始。这意味着,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新城将更加具象化。
其次,深汕特别合作区将具有省级信息基础设施项目。按计划在今年完工的华润团体新一代数据中心(一期),将建设五个机房模块,提供集中同享的云计算服务,是华润团体的研发测试中心、信息化总计中心及电子商务平台基地。
再者,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将增加新鲜血液。去年下半年开业的田园沐歌温泉度假村将开启二期工程,而美丽的日月湖也将作为生态文化旅游项目亮相。
除这些肯定开工的项目,年前期豫备项目计划表也藏着众多深汕发现。对进入大建设阶段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来讲,这些大手笔都将对城市发展产生长远影响。
比如,海空比翼齐飞初显。小漠国际物流港项目列为汕尾现代物流重点项目,深汕特别合作区也和广州南沙等一起筹划建设通用航空机场。
比如,深圳元素建起平台。产业工程项目中出现了汕尾中国水贝(深汕)国际珠宝文化产业园的名字。依照介绍,这个估算70亿元的项目将建设集设计、生产、加工、展现、检测、销售、拍卖、文化交流于一体的产业基地。
比如,巨头建设起产业龙头。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大项目招商也显现成效,计划表上出现了汕尾泉恩团体市政管道南方生产基地项目的名字。对这个估算投资28亿元的项目,简介是“大口径市政管道生产基地”。至于泉恩团体,熟习台湾企业史的人都清楚它的台塑背景。
产业集群初现:从更高出发点动身
对两会的“深汕发现”,深汕人又是如何说的?
汕尾市委常委、副市长、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总指挥、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主任何学文25日接受深圳商报采访时表示,过去的年,合作区在打造高端产业集群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今年要从更高的出发点动身。
回顾年,深汕特别合作区累计签约项目达个,开工项目升至90个,逾额完成了合作区三年行动计划中的年目标任务。展望未来,这里一样可以来一次产业集群的“深汕发现”。
可以看到,合作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呼之欲出。新年伊始,合作区就与华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下了“硅甲烷、硅乙烷、硅丙烷”和“柔面屏”项目,预计产值近亿元。这两个还带着“实验室”味道的冷僻词,代表着未来智能制造的突破方向。而此前,中科院国际遥感卫星运用基地、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华润新一代数据中心、天威内容数据中心等项目的会聚,意味着一个数据中心群落已然构成。致力于打造跨境电子商务的深汕邦电子商务产业园、耀德精密柔性线路板生产基地也已落户。
可以看到,绿色建筑科技、新材料产业集群呼之欲出。中建绿色建筑科技园、中国华西投资的绿色钢结构产业生产基地、泉恩团体市政管道南方生产基地、康强建筑新材料智能科技产业、蓝盾控股防水材料生产、鼎燊云厨、中建二局钢结构设计加工装配基地已布点合作区,构成了建筑工业化群落,可以实现从建筑到精装修的一条龙。
还可以看到,食品生物医药集群也呼之欲出。内地首批供港食品企业海崇食品团体及其旗下企业海辉公司发力畜禽屠宰、肉类深加工、饮料糖果等项目;格兰宝儿童食品产业专注于婴幼儿辅食系列产品生产。大百汇生物科技园围绕中医药领域展开中医药材制造、医药研究与研制;江涛实业中药生产基地建成后,将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提供中成药;深圳安多福公司的“万金水”动物药业产业园正在建设中。另外,异种器官移植特点园有望在3年左右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个“点”拉动了一条异体器官移植产业链,近交系大动物生物科技产业园加快了落户的步伐,为异种器官移植提供重要产业配套。
我们还能看到,基于海洋元素突出顺势而为打造的特色产业正在逐步成形;文化旅游产业的内涵日趋饱满,正在讲着非一般的故事……
深圳元素发力:一体化再造特区
10几天前召开的深圳市委全会,泄漏了关于深圳“10三五”计划的建议,当中明确指出要以当年深圳经济特区的开发力度和速度,加快推动深汕特别合作区与深圳一体化发展,探索将特区政策移植到合作区,兼顾推动城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加快建成30平方公里的起步区,着力提升产业承接能力。
近期召开的汕尾市委全会也强调,要积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增强汕尾发展后劲。在1月25日的汕尾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汕尾市委书记石奇珠、市长杨绪松都表示,要举全市之力,把合作区打造成为调和均衡发展的“广东样本”。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深汕特别合作区与深圳市一体化发展进程进一步提速。深圳市计划国土委、深圳市住建局前后与合作区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深圳市在土地资源、产业空间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等方面把合作区纳入深圳市“一盘棋”管理。今年1月21日,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分别与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和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至此,与合作区共建的深圳市政府职能部门已达4家。
依照“深圳总部+合作区基地”模式,深圳将推动合作区产业不断会聚,将合作区建设成为深圳产业的重要配套地和承接地;深圳还将科技扶持政策覆盖到合作区科技企业,并通过建设孵化基地,培养一批重点领域的有特点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可以说,深圳毫无保留地与合作辨别享了最有竞争力的产业。从去年9月起,从深圳转入合作区的企业可以申请13项深圳市本级产业扶持专项资金,触及新兴战略产业、未来产业、工业设计、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等方面。
作为区域协调发展广东实验的“过河卒”,深汕特别合作区才刚刚迈开步伐。相信明年的广东“两会”,会有更多的“深汕发现”,由于“火热的工地”正在将蓝图变成现实。(深圳商报广州1月26日电)
来源:深圳商报(特派张惠屏钱飞鸣)
北京白癜风能治好吗白癜风医院海口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