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
以科技财经报道为主要特色,
深度观察世界科技迭代,
深刻揭示财富增长规律。
”读懂时代,
创造未来。
财经事
省市10月CPI出炉居民消费价格(CPI)正加速步入“3”时代。全国10月CPI同比上涨3.8%。11月13日,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发布消息称,10月份,湖南CPI指数同比上涨3.8%,涨幅创年12月以来新高。至此,全国31省的10月CPI数据已全部出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了10月份31省的CPI情况。整体上看,CPI指标迈进“3”字头的省份,已从9月的11省扩至10月的23省。四川10月CPI以同比增速5.2%领跑全国31省,是全国首个突破“5”字头的省份,广西、广东则以4.7%、4.6%的同比增速紧随四川之后。
2医院医用耗材加成
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包括山东、福建、安徽、天津、北京、贵州、湖北、广东等多省份宣布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根据国办印发的文件,年底前要实现全部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零差率”销售。与此同时,高值耗材滥用也将面临处罚。
3中国移动5G网首次大规模采购11月12日,中国移动正式启动了年至年通信工程设计与可行性研究集中采购。在这次招标内容中,5G无线网被单独列示,这也是中国移动首次进行大规模的5G无线网采购,其重视程度可见一般。
4阿里巴巴向港交所递交初步招股书11月13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在香港联交所提交初步招股文件,计划通过全球发售新发行5亿股普通股新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阿里招股书显示,目前软银持股25.8%、马云持股6.1%、蔡崇信持股2.0%,其他高管持股0.9%。公众持股65.2%。(腾讯新闻)
深圳事
1探索数字经济深圳走在前列在13日高交会举行的“新时代、新技术、新经济”主题论坛上,华为公司董事、企业BG总裁阎力大表示,未来10年,数字经济是全球最大的趋势和机遇。他认为,深圳在探索数字经济发展上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华为参与建设的深圳城市智能运营中心(IOC)就是一个“能看、能用、能思考”的智慧城市中枢。
2深企将增小汽车指标,总量不超个深圳市交通运输局13日发布通告称,为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经深圳市政府批准,决定面向部分企业追加配置小汽车增量指标。总共追加不超过个混合动力小汽车增量指标。
3氢能源公交要来深圳了11月13日上午,深圳巴士集团、燃气集团、氢蓝时代、开沃汽车签署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战略框架协议。记者从签约现场获悉,深圳首条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线路已在筹备、报批中,预计年上半年开通。按照四方共同规划,该线路将首选深汕特别合作区内部公交,并逐步延伸到深圳市,首座加氢站将选址深汕特别合作区。
4深圳中心区灯光秀又有调整从年11月15日开始,市中心区灯光表演调整为星期五、星期六每天晚上两场,具体时间为19:00、20:00;法定节假日每天晚上三场,具体时间为19:00、20:00、21:00。
科技事
1新纪录!3小时内,两枚火箭相继飞天!11月13日11时40分,命名为“快舟·我们的太空号”的快舟一号甲遥十一运载火箭,搭载“吉林一号”高分02A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今年第二次执行发射任务。
好事成双,中国航天当日的表演并未结束。14时3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五星”方式成功将宁夏一号卫星(又称钟子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次航天飞行。
2苹果发布16英寸MacBookPro:剪刀键盘回归,元起售北京时间11月13日,苹果正式发布了新的16英寸MacbookPro笔记本。新款产品提升了屏幕尺寸,并带来了配置,键盘等全方面的改变。包括Esc键实体化,蝶式键盘被换回剪刀键盘,提升了扬声器和麦克风的音质,处理性能方面也有相当大的提升,配备i7/i9处理器以及RadeonRXM/M显卡,重新设计散热和提升续航等等。这让它成为了“迄今为止性能最强的MacBookPro”。售价方面,16英寸的MacBookPro一共有两个配置,i7+M+16GB/GB的入门机型售价元,i9+M+16GB/1TB的高配版售价元。16英寸MacBookPro定于11月13日正式开售。(腾讯科技)
3国内首台数字量子计算机亮相高交会11月13日上午,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一台数字量子计算机——薛定谔计算机亮相1号展馆。薛定谔计算机来自于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戚建淮告诉记者,深圳永达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在类脑计算即量子计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与海外以谷歌、IBM为代表的物理量子计算不同的量子制备和模型原理,全国首创了数字量子计算机。
4全球首款埃博拉疫苗获批上市全世界终于有了一种埃博拉疫苗。11月12日,欧洲监管机构批准了一种疫苗,美国默沙东公司生产的埃博拉疫苗获得在欧盟上市许可,成为全球首款正式获批上市的埃博拉疫苗。这款疫苗名为Ervebo,适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年至年西非三国埃博拉疫情末期,疫苗曾在几内亚进行临床试验,并证明免疫效果显著。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首席执行官SethBerkley说,“它已经用于保护刚果民主共和国的25万多人,并很可能使重大埃博拉疫情成为历史。”(科学网)
科学家“种”出钻石了!头发也能造钻石?网友:千万不能“秃”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成功“种”出了钻石,并且据研究人员表示,一周的时间就能种出1克拉大小的钻石,同时种出来的钻石,硬度和纯净度都可以媲美天然钻石。钻石到底是怎么种出来的?
其实这种培养钻石的方式也被称为化学气相沉积法。种钻石就好像种粮食,都需要种子和养料。种子就是一个天然钻石的籽晶片,而养料则是甲烷气体,也就是牛屁中所含有的成分。具体种植过程听着也十分简单,只要将籽晶片和甲烷放到装置中,甲烷在能量作用下,会形成一个个碳的等离子体。而这些等离子体就像灰尘一样,慢慢沉淀到天然钻石的籽晶片上,并且以每小时0.毫米的速度成长。
按照这样的速度,一星期就可以种出一颗一克拉大小的钻石。如果不考虑钻石的级别等级,一克拉钻石,大概需要2万到20万元不等。而这种人工种植的钻石,仅仅需要天然钻石价格的六分之一。
而除了化学气相沉积法,其实还有更加硬核的培育钻石的方法,被称为高温高压制钻石法。这种方法的主要原理,就是模仿出天然钻石的生长环境。众所周知,钻石的形成条件十分苛刻,一般在-千米深度的矿山中,并且温度需达到-0摄氏度左右。但凭借现代的工业手段,基本可以模拟出这样的生长条件。
曾经就有人运用这种方法,将自己的头发制成了钻石。而头发能制成钻石,主要是因为头发中含有和钻石一样的成分:碳。首先将头发磨成粉末状,再通过化学手段层层加热,去除碳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然后将这些只剩下碳元素的头发结晶放入液压机,接受高压的洗礼。最后,将液压机中得到的铅块投入高温高压的机器中进行加工:大概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一颗头发钻石就做好了。同时根据头发中所保留元素的不同,还能制作出颜色不一样的钻石。
随着人工钻石技术的发展,钻石不再局限于珠宝首饰,工业钻石的应用也会越来越高。相信在未来,钻石CPU、钻石银行卡这些东西都可能会一一普及。而看到这里,有网友摸了摸自己日渐稀疏的发量后表示:真是千万不能秃,因为掉的每一根头发都可能被制成钻石……
来源:科普中国
深圳商报综合
编辑肖晓君责编李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