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

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商报_商报特点 > 商报理念 > 深圳6大国民偶像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深圳6大国民偶像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发布时间:2021-5-3 4:14:39   点击数:

北上广深,中国最发达的四个城市,也是人们印象中最适合创业的四个城市。而在创业环境和创业人群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和转移的当下,在深圳打拼的筒子们会告诉你:选择打工,不如北上;选择创业,不妨南下。

目前正走在科技技术的最前沿的深圳,不仅具有创业、创新的基因,而且这里离政治最远,离自由最近。最后,再外加一个蓝天,一份清醒的空气,一个更加好的生活缓解,这样的理由够不够?

有着不同家世背景和学习经历的6位在深创业者,今时今日都已在各自的领域获得了成就。他们的成功我们有目共睹,他们的辛酸和经历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品味!

王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走到今天

一天,王石去蛇口的路上,看见高高耸立着几个白铁皮金属罐,那里面储藏着玉米。美国大陆谷物公司与深圳养鸡公司合资的饲料生产企业——正大康地,需要大量的玉米。

广东不产玉米啊,经打听,玉米来自美国、泰国和中国东北。其中来自东北的玉米却不是直接从东北运来的,因为解决不了运输。

神秘的命运开始造化王石了。他找到正大康地,说他能解决运输,他可以组织来玉米,“你们要不要?”“要!马上就可以签合同!”第一单,一个大单。

不过,王石还并不知道东北和深圳之间的运输情况,是巨大的诱惑使他硬着头皮往前闯。经过两三通打问,确定了广州海运局的海运。

于是,玉米生意开始了。特发公司立即设立了一个“饲料贸易组”,组长王石,独立核算。王石自己坦称,自己走到今天,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答案也并不是很清楚。当初我到深圳来是想有两年时间做个跳板,出国留学去。

做房地产也是很有偶然性的。当时他想做很多生意,都没去做,比如像金融、IT这些。之所以选择房地产,是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个行业很有创业前途。

当时只有东南沿海很发达,想一些空调类的家电都很普及,由此你可以预测将来房地产也会很普及的;二是它的门槛很低。

那时候,电器类像海尔这些都已有规模,只有房地产还没发展,就是现在来说,它的门槛也很低。这也是很多人看不起房地产,而房地产又很赚钱的主要原因。

马化腾五兄弟:难得的兄弟创业故事

16年前的那个秋天,马化腾与他的同学张志东“合资”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之后又吸纳了三位股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这5个创始人的QQ号,据说是从到。为避免彼此争夺权力,马化腾在创立腾讯之初就和四个伙伴约定清楚:各展所长、各管一摊。马化腾是CEO(首席执行官),张志东是CTO(首席技术官),曾李青是COO(首席运营官),许晨晔是CIO(首席信息官),陈一丹是CAO(首席行政官)。

之所以将腾讯的创业5兄弟称之为“难得”,是因为直到年的时候,这五人的创始团队还基本是保持这样的合作阵形,不离不弃。直到腾讯做到如今的帝国局面,其中4个还在公司一线,只有COO曾李青挂着终身顾问的虚职而退休。

都说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在企业迅速壮大的过程中,要保持创始人团队的稳定合作尤其不容易。在这个背后,工程师出身的马化腾从一开始对于合作框架的理性设计功不可没。

从股份构成上来看。5个人一共凑了50万元,其中马化腾出了23.75万元,占了47.5%的股份;张志东出了10万元,占20%;曾李青出了6.25万元,占12.5%的股份;其他两人各出5万元,各占10%的股份。

虽然主要资金都由马所出,他却自愿把所占的股份降到一半以下,47.5%。“要他们的总和比我多一点点,不要形成一种垄断、独裁的局面。”而同时,他自己又一定要出主要的资金,占大股。“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时候也肯定会出问题,同样完蛋”。

周群飞:深圳昔日“打工妹”或成中国女首富

被称为“手机玻璃女王”的周群飞相当低调。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除了少量公益活动,周群飞几乎很少进入公众视野。以致她在深圳打工、创业的那段历史也少有人提及。周群飞是如何从台湾厂商主导的手机代工业中突围,夺得苹果公司的大订单,对外界来说也是个谜。

记者从深圳伯恩光学高层获悉,周群飞早年曾在伯恩杨氏家族企业“打工”多年,后离开创立蓝思科技公司,成为伯恩最大的竞争对手。

据了解,20多年前,年出生的湖南人周群飞就南下打工,进入玻璃加工行业,那时候的她只有20来岁,当时的伯恩主要是做手表玻璃,后逐渐转战多媒体和电子消费品、移动设备屏幕市场。周群飞在这个行业里,算是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人”了。

年,周群飞羽翼渐丰,创立了深圳蓝思科技有限公司。蓝思科技创立之后,与伯恩光学在移动设备屏幕等诸多方面展开正面竞争。此后不久,周群飞将工厂迁往湖南老家。

目前,蓝思科技最强劲的对手仍是伯恩光学。据媒体报道,伯恩光学和蓝思科技是中国最大的两家手机玻璃镜片制造商。公开资料显示,蓝思科技年的产值达到多亿元,而伯恩光学的总产值达到多亿元。伯恩光学和蓝思科技是苹果、三星全球最大的两大玻璃面板供货商,二者的商业竞争、人才争夺从未停止。

深圳90后最年轻富豪:身家千万全靠自己打拼

据媒体报道,一份追踪中国年轻富豪的最新榜单显示,80后出生的富豪中,没有人毕业于北大或清华这两所中国顶尖学府。

年出生的丁仕源是榜单上最年轻的富豪。榜单显示,两年前他毕业于深圳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没有留学背景,现在他已自创了两家公司,拥有1万元的财富。

作为一位90后、一位仅有22岁的年轻人,丁仕源是怎么凭个人积累到1万元的财富,这是记者亟待破解的题。一见面时,丁仕源主动拿出了两张名片:一张名头是文化娱乐公司,另一张名头是美容公司。这是他自创的积聚财富的两个平台。

丁仕源出生在广东梅州,很小时随父母移居深圳龙岗。父医院。

“父母希望我过一种安定的生活,但我从小就喜欢挑战,希望过一种冲和闯的生活。”丁仕源说。

12岁,小学刚毕业,丁仕源在业余时间里学了新闻、营销、心理学等课程。

14岁时,他看到有一家服饰专业的报社招聘记者。面试前,他做了很充分准备,故意打扮得让自己成熟一些。另外,他还特意在深圳一个服装企业博览会上弄到了约家企业的联系方式,包括一些老总的联系方式。应聘时,他不仅提供了这些资料,还对中国的服装行业进行了一个分析。结果打动了对方,应聘成功。这成为他事业的第一个突破口。

除了当记者之外,他又在这家报纸做了一段时间广告代理。他每天跑客户跑得很勤,有时一天要跑到客户那里两三次。

15岁时,丁仕源应聘去了另一家服装类报纸,进行兼职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他认识了大批的模特,积累了不少资源。他也开始协助企业搞一些选美比赛,一下子就收集了几百个模特的资料。

在这些比赛中,他负责统筹、招商,工作之余,他开始想着整合行业内的资源,把模特介绍给客户做一些小生意。

18岁时,丁仕源开始筹备公司,终于在9年3月份拿到公司执照,这一年他刚好19岁。在创办公司的同时,他也考上大学,高考成绩只有分左右,他选择入读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如今,他已经大学毕业,全力以赴办公司。公司成立之初,成员都是他一些相识的好朋友,现在这些朋友都已经离开了公司。朋友在一起创业并不好管理。现在的团队成员很专业。

丁仕源说,希望30岁之前身家能过亿元。

50块钱闯深圳的湖北老板:几经沉浮终赚过亿资产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镇对于阮诗树来说是一个具有非常意义的地方,他的七家工厂就坐落在这个地方,这七家工厂是阮诗树在深圳打拼了二十几年,几经沉浮之后一手建立起来的商业帝国。年,50块钱,只身一人,阮诗树来到深圳,干过推销员、干过小买卖、到最后的自己创业,一次次创业又一次次失败……

年11月8日,伴随着长途客车司机的一声吆喝,“到了,到了!深圳到了!”还没睡醒的阮诗树迷迷糊糊的踏上了深圳的土地,当时的他25岁,背负着的家债。而当时他所下车的地方,只有七零八落的一些低矮的厂房,完全没有一点南方繁华大都市的样子。

阮诗树觉得很奇怪,向周围人一打听才发现,原来是被司机坑了,这里距离深圳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而这里就是日后阮诗树的发展地松岗小镇。此时的阮诗树身上仅剩下了50元钱,在想前往深圳市已经不现实了,无奈之下的阮诗树只好就地找工作,进了一家纸箱厂当起了推销员,薪水的每天7元加提成。

某天,阮诗树打听到一家窗帘厂需要20万个纸箱,马上闯了进去,发现里面已经挤满了各个纸箱厂的推销员,阮诗树不愿放弃,轮到他报价时,报了说:“一块八一个”。窗帘厂老板听到后,板着脸问:“一块八一个?你们也太黑了吧?你说实话,一个纸箱你们要赚多少钱?”阮诗树回答说:“我在厂里了解到,赚25%。”

他的诚实回答得到了那个老板的好感,这笔订单最终落到了阮诗树的手中。此后,他骑着纸箱厂老板配的摩托车,8个半月跑了差不多10万公里,硬是把一辆新摩托车跑散了架,把方圆几百里需要纸箱的大小工厂跑得烂熟。出众的推销业绩,使他的月薪达到了1.5万元。

这样辛苦坚持了两年,年底的一天,阮诗树跑到了纸箱厂的七楼楼顶,冲着家乡的方向放声大喊,也冲着在天上看着自己的母亲大喊:“妈妈,我们家的元外债全部还清啦!”喊完之后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这些债,是为了给得癌症的母亲治病欠下的,母亲在临终前曾拉着阮诗树的手嘱托说:“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债还了。”

本来的医院上班,月薪为元,正式因为这笔外债,让阮诗树决心走出农村,放弃所谓的铁饭碗,挥别年迈的老父亲和新婚的妻子,踏上了前往深圳的汽车。

年,还完外债的阮诗树,靠着积攒下来的一些钱开始尝试自己做小买卖,却不想原本推销时那么成功的自己跌在了这里,亏了10多万。不甘失败的阮诗树第二年又从家乡信用社贷了7万元的款,在松岗创办了一家小型泡沫制品厂,由于经营得宜,赚了万元。

年,阮诗树又和一个香港人合作,在松岗又开办了一家树脂加工厂,却没料到,第二年就遭遇手下人突然“反水”,致使自己将所有钱都亏了进去。阮诗树就这样一次次起步创业,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爬起来。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推销员最终终于成为了一个企业家,底下坐拥了7家工厂。

再回到湖北老家,已是离家多年后,作为湖北省委统战部“回归工程”的第一位响应者,阮诗树在通山投资万元创办了欧罗文实业有限公司,利用当地天然石材加工工艺品,出口海外。

如今,在咸宁,上至官员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听说过这位拥有过亿资产的大老板,并且为家乡建设投资了很多钱。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当年他背负着如山的外债只身闯深圳时,口袋里只有50元……

乐行天下周伟:现实版“中国合伙人”

周伟与其他5个联合创始人都因为曾经一起参加机器人大赛而结缘。在参加机器人大赛之后,他们开始做的事仍是围绕着机器人。8年,有人来找他们团队开发特种用途的机器人,比如在大雪天让机器人顺着电线杆爬到高压线上将雪敲落。机器人将这个团队聚到了一起,也成为他们创业的一条主线。周伟说:“我们选择体感车这个行业的时候,刚开始就是要做机器人,而不仅是要做交通工具。”

在建立乐行天下公司之前,当周伟和他的团队还在研发机器人的时候一共有9个人,后来剩下6个人在做,这6个人在乐行天下各司其职,周伟任CEO,有三个人仍然负责技术,有一个人负责营销,还有一个负责人事和行政。多年来,他们一直在一起,演绎着现实版的“中国合伙人”的故事。

从9年开始,周伟和他的合伙人们开始研究体感车,年到深圳创办乐行天下,经过短短的2年多时间,乐行天下获得了较快的增长。尤其是到了年,乐行天下每个月都在翻倍地快速增长,给合伙人们带来了更大信心。周伟介绍:“赛格威电动平衡车在中国一年大概卖几百台,现在乐行一个月的销量就几千台。在国内,我们的品牌专营的体验店有50多家,加上连锁渠道等有接近家。”市场带动起来以后,乐行行驶在增长的快车道中。在获得了发展的同时,合伙人们也遇到过各种问题。但周伟对团队非常有信心,在处理团队意见分歧的时候,周伟笑着说大家常常搞批评与自我批评,以获得共同进步。

他补充道:“大家有共同遵守的规则,有我们的‘约法13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前期职责还没明确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后来职责明确了,股东权利等职责都分开了,慢慢会好起来。还有我们每年会抽出一个时间,大家一起出去,什么都不做,就是交流,把对产品、公司、未来、彼此等的看法都提出来交流。我们可以对彼此有看法,但如果不释放,会有积怨,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变得不可调和。虽然相互批评可能不太有人情味,但大家都知道对事不对人。我们中有人会定期搜类似《中国合伙人》的案例给我们看,甚至给我们的老婆、家人看。因为大家刚开始出来创业,也都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家庭的压力、父母的压力、女友或老婆的压力,如何让他们成为你遇到困难时或一无所有时的支持和动力,这是很重要的。”

来源:中国企业家合作联盟、深圳商报、学生创业就业信息交流平台、投融界、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总会、安玉华毕就业生活故事

搜狐焦点本周精彩推荐: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choushangbao.com/sbln/1346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