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擎峰吴迎秋沈进军整理
夏天龙全文8,字|建议阅读时间12分钟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年,一场新冠肺炎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全新考验。截至目前,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几乎全员出动,捐款捐物送关爱,展现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与此同时,不少整车企业以及行业领域也出现了很多新现象。政策层面,短短两个月,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各项促进汽车消费的利好政策;企业层面,不少品牌借助疫情将技术与营销路线进行了调整与改革。比如“健康车”概念走热,更多品牌把车内环境安全提到了更高的高度;比如直播卖车,车企领导走上“网红路线”,在一块屏幕前向全网推销各家产品。“举措大同小异,但结果却差之千里”,对于疫情期间各个汽车品牌的一系列举动,外界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有的品牌把疫情当成机遇,积极去应对;有的品牌自身就难以抵挡疫情带来的考验,只能被迫退出“舞台”。疫情暴发至今3个月有余,截至目前中国汽车产业恢复情况怎样?接下来又该如何发展?这场疫情究竟会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哪些变化?假如没有这场疫情,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是不是就不会遇到这些问题?围绕这些话题,行业需要找到答案。4月22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吉利汽车副总裁、路特斯集团董事CEO冯擎峰、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对疫情下的中国汽车产业进行了一场深入探讨。在长达90分钟的交流中,三位来自流通、企业、产业三个领域的亲历者一致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全面恢复,相关刺激政策应更具针对性,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应更注重查漏补缺,并注重企业内功的修炼以及对创新的敏锐,注重企业长远发展的健康度。
01
疫情考验汽车行业与企业对市场的认知能力
寰球汽车:国内疫情局势好转,汽车企业正处于恢复阶段,冯总认为,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整体恢复了几成?冯擎峰:前一段时间,我连续走访了广州、深圳、南宁、贵州等地,对经销商实际情况进行了调研。从消费信息上来看,市场已几乎回归正轨,尤其是我在贵州与成都时恰逢周末,经销商门店的客流量已经恢复到此前的常规状态。从实地考察的情况来看,得益于国内积极的抗疫行动与政府出台的刺激消费政策,整个市场的活跃度有了可观的提升。以上都是我从市场得到的一手资料,也是我亲眼所见的情况。对于吉利而言,截至目前,终端销量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甚至略微上涨。其实这次疫情吉利自上到下都有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我们需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集团总部园区于2月10日陆续复工,整车制造工厂于2月15日陆续复工,目前,整车制造工厂日产能恢复率%。已量产工厂全部投入生产,生产能力恢复到正常水平,各支持服务系统也已陆续启动正常工作,确保生产与销售有序进行,4月初经销商复工率也达%,总体恢复状况不错。寰球汽车:冯总谈到了现阶段汽车经销商的复工情况,沈会长如何看待疫情对汽车流通市场的影响?沈进军:虽然4月的恢复效率相对较快,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与财政部的数据反映出,第一季度汽车行业形势仍然非常严峻,3月与1-2月同期相比基本没有大的好转。当然,3月各地仍处于严控的状态,所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也在4月陆续对经销商、品牌、区域等各方面进行了调研,具体数据近期就会公布。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虽然经销商几乎是%地开门迎客了,但最大的问题是进店消费的恢复程度还不够。从协会初步的调查来看,豪华品牌整体恢复情况相对较好;日系合资品牌在终端上的表现较好;自主品牌方面,吉利整体情况更为出色。但是想彻底恢复消费者购买与消费信心,应该还需要一段时间。总体来说,经销商最担心的是市场,政府最担心的是消费端,而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供给端与消费端的变数对市场走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寰球汽车:目前车企的复工情况有好有坏,在这种现象背后,吴老师认为哪些问题值得引发思考?吴迎秋:市场恢复得好自然是一个好消息,但是目前出现了品牌的两极分化,销量也有好有差。刚才大家强调的是复工情况一个月比一个月好,这一点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是肯定的,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情况就不一定如此。我看1-3月的同比数据,应该说整个汽车市场与企业还只恢复到了五成。冯擎峰:确实是这样,第一季度吉利同比下滑了40%,但略好于大盘。其中,吉利1-2月的市占率为7.3%,比其他品牌要好一些。但是,我们还是要有信心,通过努力,让第二季度的情况尽可能追平去年同期甚至做到更好,毕竟第一季度还是有损失,第三、第四季度能否追回这个损失也是对企业的考验。沈进军:我补充一点统计局的数据:1-2月中国汽车产量同比下降45.8%,1-3月同比下降44.6%,变化较小,但吉利的数据是40%,显然好于平均值。同时,3月我们从财政部车辆购置税数据中可以看到,1-3月车辆购置税下降了29.5%,1-2月购置税下降了32.8%,同样没有明显的变化。财政部的车辆购置税实际上反映的是零售数据,与统计局发布的生产数据趋势是一致的。吴迎秋:结合两位给出的数据与调研结果可以判断,现在市场有了一些好的苗头,有了一个好的未来预期,但是好消息与好的预期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而是指那些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外界关心的重点是接下来能否有一个好行情,好行情中囊括了报复性消费、刚需、政策影响等多重因素。综合来讲,我认为疫情对今年汽车行业的影响一定是很大的,今年的数据也一定是不好看的。不过并非所有企业都如此,这种现象正在提醒整个汽车行业不要相信奇迹。过去有太多的企业相信奇迹的发生,只需要“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用“蛮力”解决问题。现在吉利依然能够保持一个不错的势头,数据强于大盘,一定是与品牌长期以来的综合竞争力挂钩的。可以看到,在至暗时刻过后,每个企业都做了很多部署,但是最后结果千差万别,有的企业数据很难看,有的甚至面临倒闭,这就表明了数据一定不是局限于仅反映企业当下情况,而是展现企业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的综合实力。寰球汽车:分析市场就离不开谈消费需求,以前我们谈消费需求,恨不得有种答案,但这次疫情让大家看到消费需求变得聚焦了。我们注意到,吉利在疫情中首推了“全方位健康车”项目,冯总认为,“健康车”项目对消费需求、对企业市场终端销售的帮助有多大?冯擎峰:吉利推出“全方位健康车”不是“今天想明天就能实现的”,吉利在汽车健康方面做了长期积累,所以在面对疫情能够快速反应。当疫情发生后,市场有了“车内空气质量”的新需求,吉利通过技术优势、资源整合,用20天时间落地了车规级CN95滤芯,并为老车主进行换新,这仅仅是“全方位健康车”的一部分。可以看到,吉利的帝豪、帝豪GL、博瑞GE及缤瑞、星越和嘉际等车型获得C-ECAP白金生态评价,白金达标率%。对于车内空气质量,大家可以到吉利4S店进行体验,进入到车内后肯定不会有刺激性异味,这都得益于吉利长期以来对车内用料、空气净化系统的研究。寰球汽车:一方面企业在创新满足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各地也在推动出台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沈会长认为,这些政策中哪些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哪些还有待优化?沈进军:最近一提到稳定经济,首先就是要稳定汽车消费或者扩大汽车消费,这已经是若干主管部门都在讨论的事,说明国家政策最高层对汽车产业的恢复抱有很高的期待。不过要看到的是,到今天为止真正能够算刺激政策的可能仅仅就是“新能源购置补贴”和“免购置税延长两年”这两项。至于“国六延缓半年实施”的政策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仅仅在没有实行国六的地区,这个区域很小。我个人认为,疫情带来经济乃至汽车产业的停滞必须要有一个刺激,仅靠行业、靠企业的力量就显得较为薄弱。因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从各个方面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很多建议,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层面展开:第一,建议政府取消对当前汽车消费限制性政策,比如限购、限行、二手车限迁。二手车限迁规定这次又明确了,但是新车地方限购的事情还是没有一个根本改善。限购的问题大家过去提了很多方案,但都没有提到问题的要害上。地方政府实施限购与限行是因为道路拥堵。协会认为,应该首先帮助地方政府解决道路拥堵问题,一旦解决拥堵,限购自然会放开。其实在伦敦、新加坡等很多城市有非常成熟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不过非常遗憾,没有看到大家在道路拥堵方面提出有意义的建议。第二,要借此次疫情把汽车消费结构性问题彻底解决。协会认为最大的一点是激活二手车,通过活跃二手车交易来拉动新车销售,从而保持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很庆幸,这个政策终于落地了,二手车增值税从2%降到0.5%,降幅达到了75%,这会一定程度激发新车经销商乃至主机厂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