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邯郸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邯山区重点稿件:《“小板凳”搭起“连心桥”——邯山区“民呼回应中心”服务群众纪实》。
同时,今天中国报业第三届融合创新大会、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理事会年会暨全国媒体看邯郸活动在我市举行。全国多家媒体单位的社长、总编,媒体记者,业界专家及技术公司的多位嘉宾大咖出席大会。其中有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副总编贺大为,中国报业网副总裁胡钧华,深圳报业集团党组成员、深圳商报总编辑丁时照,人民日报新闻杂志编辑陈野等。
而头版头条刊发邯山区稿件的《邯郸日报》就摆在大会会场,大家也通过这场盛会认识了邯山!“小板凳连心桥”就这样闹大了~
报道的标题为:《“小板凳”搭起“连心桥”——邯山区“民呼回应中心”服务群众纪实》。文章如下:
5月26日,邯山区火磨街道焦窑社区雅士名邸小区的小广场上,一张小矮桌、二十余个小板凳围在一起。区委书记靳禄兵正坐着小板凳与居民促膝交谈。这天他的身份是“市人大代表”,是专门来接待选民、征集群众意见建议的。
区委书记靳禄兵在火磨街道焦窑社区参加“小板凳连心桥”选民接待活动
“大家有哪些诉求,对邯山区的发展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可以畅所欲言,就像拉家常一样……”几句开场白,让大家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一上午,残疾人就业、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都被一一登记了下来,再交给转办单位办理、回复。与此同时,18个乡镇、街道、园区的“小板凳连心桥”也都在公开“问政”。
“小板凳连心桥”,是群众对邯山区四级人大代表搬着小板凳听民声的亲切称谓。4月份以来,该区创新服务群众新模式,创办了“民呼回应中心”,通过“小板凳连心桥”到人员密集的广场、社区、村(居)接待选民,听民呼,办民需,解民忧,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邯山区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接乡村。近年来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加快,社会各方利益交织,基层治理面临许多难题。
靳禄兵在多次调研中发现,一些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反映不上来,形成民声“隔离带”,导致矛盾聚集。如何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及时了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好身边的事?在今年1月16日的区委九届五次全会上,邯山区提出要“探索建立服务群众响应机制”,在随后的“幸福新邯山推进大会”上,建设“民呼回应中心”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经过近半年的深入调研、谋划、推进,4月10日,邯山区“民呼回应中心”落成挂牌并试运行。
随后,18个乡镇、街道、园区,个行政村和78个社区也都设立了民呼回应中心,所有部门设立了民呼回应专员,形成三级服务网络。
民呼回应中心实行“区委领导、人大主导、各方参与”机制,办公室设在区人大。其主要职能就是收集社情民意、解决民生问题、反馈答复评议。具体来说,就是负责民生热点受理、民生政策咨询、民生建议收集、民生问题交办督办和民生民意测评。
区长张才芳在工业园区代召村参加“民呼回应中心群众开放日”活动
按照“即时受理、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督导反馈、评议考核”的运行机制,民呼回应中心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分类、解决、办理,并督导考核,实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乡街、难事及时督办、诉求及时解决。
从“小板凳连心桥”到“敲门问计”服务群众的第一步,就是要听到群众的呼声。而如何听民声集民意?该区动了一番脑筋:用最方便群众参与的方式。“小板凳连心桥”便应运而生。
每逢6日、16日、26日,来自邯山区各行业的省、市、区、乡四级人大代表都会配戴标志,搬着板凳,来到各自选区的广场、社区、村口,与选民促膝长谈,倾听民声民意。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一一填写到《接待选民登记表》上,统一由区民呼回应中心汇总协调办理。办理结果由群众进行满意度评价。
区委副书记李俊朝在贸东街道利民社区参加“小板凳连心桥”选民接待活动
为进一步拓宽民意反映渠道,邯山区还开展“敲门问计、问需于民”活动。5月16日,在“民呼回应群众开放日”,多名干部走上街头、广场、游园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送出份《新邯山人民心愿卡》,并敲门入户对低保五保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家庭主动问需;深入老党员、老干部、志愿者家中主动问计。同时依托网络等实现线上收集。全方位、多维度了解民呼民需。
近两个月来,从“小板凳连心桥”到“敲门问建议”到“网上听民声”,社情民意和影响全区发展的现实问题被收集上来,涵盖城建、环卫、环保、教育、文化、安全等各个方面。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建荣在兴华街道办明珠广场参加“民呼回应中心群众开放日”活动
为确保这些问题及时转办、快速解决,邯山区实行“简易事项立即办、复杂事项直呼办、疑难事项协商办、重大事项督导办”。立即办,即限时办结,迅速处置,不超过5个工作日;直呼办,即需各执法部门配合的,启动“呼叫”程序,不超过10个工作日;协商办,即对涉及部门较多的疑难问题,共同座谈协商解决,列出时间表;督导办,即对于重大事项或重点难点问题,转交“一府一委两院”办理,对不属于邯山区职责范围的,向市人大常委会或市大督查反馈,逐级转交协助办理。
“群众反映、平台受理、基层呼叫、部门报到、共解难题、监督问效”六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已经形成。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民呼+回应,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5月15日,盛和街道办的唐月矿向邯山区民呼回应中心送来了印有“为人民办实事,做群众贴心人”的锦旗。原来,他在隆基泰和广场看到“小板凳连心桥”活动时,就试着将“小区门口消防通道被车辆挤占,影响居民安全及出行”反映给接待他们的区人大代表,没想到,这一困扰居民多年的大难题5天内就得到解决。
邯山区全面推行“三级收集四级办理”制度,即健全村居、乡街、区三级收集网络,实行村居、乡街、区、市四级办理。个性问题逐一答复,共性问题公开答复,疑难问题专题调研形成解决方案,并及时答复。
滏东街道办和桥巷居民武翠娟、杨海平反映乾政集团市场附近污水和垃圾无人清理。由于管理职权不够清晰,区民呼回应中心启动专题调研,召集3家单位现场进行权属确认,最后敲定:滏东办事处负责垃圾点清运,市场监管局负责店铺污水倾倒监管,市容环卫局负责市场道路保洁。这一难题得到了解决。
代召乡后井头村张秀云家反映自家桃树有病虫害,缺乏管理经验,区里安排的4名技术专家到地头手把手指导,如今桃子丰收在望。
像这样,大到就业、入学、生活困顿,小到居住环境、邻里纠纷,只要群众有呼声,件件有回应。
靳禄兵说:“我们坚持‘人民至上,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通过健全完善三级民呼回应服务网,开通了社情民意收集办理‘直通车’,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