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于建民
做餐饮没有那么多“快”的捷径可走
黄太吉从最初做1.0到2.0、再到3.0都试图跳出这个商业苦逼的法则,想走捷径。
千万不要畅想什么捷径,特别是传统行业的服务业,本身就是一个重公司,它不像互联网可能几个人、几十人的软件,可能就能搞定,传统行业需要人去一件一件的做——包括生产、渠道终端、客户服务。所以很多互联网公司出来的进入传统实业后,觉得很苦逼、很累。但商业的本质,就是如此,商业本身就是苦逼的事情,很多互联网公司也是公认的加班狂企业。
在获得最初的成功之后,无论是1.0的黄太吉想做中国的麦当劳,还是2.0的黄太吉做餐饮的多品牌,持续努力做下去,都是有机会。
连锁的规模扩张、多品牌的打造都需要时间、精力、人才的储备,都需要走一个过程,很显然黄太吉不像走这个过程,总想走捷径,能否再快点。
第一次觉得连锁太慢从1.0转向2.0,变成多品牌
开始想做中国的麦当劳,但是开了几个店后发现,这个过程太慢了,人员储备、资源储备太慢了,那就多搞几个品牌吧,然后“牛炖先生”炖菜、“大黄疯”小火锅、“从来”饺子馆等。
第二次又觉得多品牌发展太慢,转向了外卖平台
单品牌经营实现连锁化、区域化、全国化,本就是难题,同时开多个品牌,所面临难题更多。
开的越多,对企业能力的考验越大,而这些多品牌要实现扩张,同样面临人才、资源等的储备,同样需要时间。于是黄太吉又无法忍受了,进入3.0,做平台,做外卖平台,为其他品牌提供代加工及物流配送服务。
但是,很显然3.0的考验难度更大。
一方面,外卖本身就是一个烧钱的领域,几大外卖平台已经几十亿、甚至上百亿那么多银子了,还没有盈利、处于亏损状态,这对于黄太吉目前的资金实力而言更悬殊了,
另一方面,在外卖平台的竞争中,黄太吉并不占优势,无论是对于C端的推广补贴竞争,还是面对B端的成本竞争(黄太吉把配送及代加工成本转嫁给商户,而且商户还要承担补贴,让商户承受的成本更大)都无法与饿了么、美团(新美大)、百度外卖这三大巨头相比。
实际上,踏下心去,不要急,认真做好产品、做好连锁,从年到现在4年多、快5年的时间发展远比现在要好!
商业需要的不是花哨的噱头
商业不需要太多花哨的噱头,因为噱头总是难以持续的,“开宝马迷你送煎饼外卖”、“外星人讲座”、“石头剪刀布”、“美女老板娘”等,这些都是一时营销行为,不可持续。
而企业发展,要的稳健发展、扎实工作。餐饮业的连锁巨头,很少天天噱头满天飞,特别是做的越大的、往往是很扎实。肯德基在中国市场经过29年时间发展,做到年营收亿,非常可观的业绩。
商业本没有捷径、不仅需要一些营销花哨噱头,更需要稳扎稳打,既需要强大内功、也需要踏下心去、脚踏实地的努力!对于所有行业都是如此,对于餐饮服务型的企业、更是如此。
-----------------------------------------
北京商报相关报道:
几经转型的黄太吉最近因黄太吉外卖平台上的商户大量更替再度受到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