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令世人瞩目的“深圳模式”和“深圳精神”具有样本意义,在划时代的巨变中占据着重要地位。5月13日下午,“湾区文化茶座”第期,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金融作家李晓以以“抒写深圳精神”为主题红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从非虚构文学《顺流而上:深圳个人经济拼图》的写作背景,到以6个企业家的创业经历来定格春天的故事,把大湾区的地理链、经济链、人文链转化为现实意义链。深圳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作家王国猛,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副总编辑刘万专等出席了分享会,并现场与读者进行了互动。
经济发展与特区精神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那是“爱”的投影。古今中外,很多作家都用“城市”来表达内心世界,这种替代既生动又深刻。当年,深圳曾流传一句话:“深圳坂田,在西太平洋暖湿气流的滋润下,攻城狮(‘工程师’的谐音)在疯狂生长。”这原本是华为员工内部之间的一句玩笑话,却因赋予了城市蓬勃发展的时代寓意,而被广为流传。分享会上,李晓红从金融文学的视角,以“拼搏”定义深圳精神内核,抒发了自己献给城市的爱情篇章。分享内容分为“时代前沿中的精神之城”、“经济发展与特区精神”、“大湾区战略升华特区精神”、“大湾区金融作家的文学担当”、“抒写深圳精神(六位企业家从草根逆袭成长的故事)五个方面,分析了深圳既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更是现代文化开拓者的要义,以及文化与经济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文化是城市经济金融的底色,城市经济金融则是文化的彩色,彼此相望、相融,彼此成就、放光。
李晓红担任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是深圳第六届文代会代表,曾担任广东省金融系统征文比赛评委,出版《远方以远》《顺流而上:深圳个人经济拼图》等,获得中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三等奖、中外诗歌散文比赛一等奖、“学习强国”湾区征文二等奖,连续两届中国主流媒体授予金融风云榜“品牌宣传楷模奖”等荣誉。李晓红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大国重器”,已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经济范畴,更是一个文化概念。作为海上中西交流的要塞,各种文化在这里融通生热,不断拔节生长,科技与技术共生,民俗与潮流同存,文化与经济齐飞,也同样意味着深圳金融文学聚集了各种天南海北的文学特点、全新的题材和内容,更为金融作家的现代叙事吹响了号角。
深圳人的“故园家底”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我们深圳”系列丛书是属于深圳人的“故园家底”,与打工文学、“湾区文化茶座”等共同组成了清晰的深圳文脉。
《顺流而上:深圳个人经济拼图》是“我们深圳”系列丛书的第41部书,是一本个人与经济特区一起成长奋斗的励志书。该书描写了深圳各行各业所涌现出来的“草根”英雄:有从首届高交会走出来、写就商海传奇和慈善事业的古稀老人陈坤海;有“中国原创药拓荒牛”、“深圳市40周年40人”科学家鲁先平;有深耕艺术与文化领域、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的陈少琪;有被逐梦之心一路鼓舞前行的80后企业家、教育家彭美芳;中国科技青春力量、光电独角兽企业家洪鹏达,还有致力于民族自信、东方审美的珠宝设计师、企业家叶向洲……他们用自己的拼搏悄然改变着深圳这座城市的知识与创新格局,串起了城市经济腾飞的宏图伟业,也以自己的梦想砥砺前行,续写着“深圳殊”。
分享会上,教育家彭美芳说:“一天是24小时,时间对每个人都很公平。我比平常人早起了4个小时,用来学习或锻炼,那么,24小时就被我活成28个小时。因为我始终相信一万小时定律,真正有价值的事情,都不是轻松舒服或者躺平就能实现的。所谓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拼搏,甚至是孤独前行。”矽赫科技COO深圳黄金珠宝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张祖峰说:中国的黄金珠宝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产品从粗糙到精美的工艺成长过程。峰汇公司生产出的敦煌IP非遗等文创系列产品,代表着中国文化的自信与输出,诠释着一种属于中国的“东方美学”。洪鹏辉则分享了公司CEO洪鹏达博士的一句话: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路在哪里?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无疑,中国和中国的新一代奋斗者,肯定是在世界舞台的中央。”
在这些属于深圳人共同的“记忆”里,有泪,有痛,更有热泪和痛快,以及坚持和坚定,每个深圳人都能从这本书中看到自己一路闯关的影子……
这座城市,已经并且正在创造如此之多的奇迹与快乐,召唤它们、吟诵它们、编织它们成为作家的责任。深圳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刘万专说:“我们”包括每一位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成功与否;“深圳”就是当下这片热土,是前海的中心宝安,是深圳的C位前海,是大湾区的引擎深圳。试想一下:当深圳建市五十周年或经济特区成立五十周年那时候,“我们深圳”出到本,一字排开,像不像一排钢琴键盘?是不是美丽的咏叹调?是不是时代的交响乐?
科技与文化一体两翼
分享会上,王国猛说,作家李晓红今天分享的不仅仅是企业家的创业故事,更是传递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这座城市不仅在于诗书,更在于实干,虽无深厚的传统底蕴,却有独特的崭新基因。创造、创新,是立根于深圳这方热土的自强之种,经由无数人心血与汗水的培植,日益繁茂,硕果惊人。若概括深圳文化的最大特点,恰恰是“经济”。
深圳是座移民城市,与其他城市文化不同,多种文化的聚集、激荡、碰撞,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诠释着全新的经验,注定了作家观察社会的角度不同,具有国家立场、深圳表达的鲜明特征。深圳又以“科技之都”屹立世界,科技的底色是文化,因此探索引领全国的文化+科技的模式,探讨写作精品和市场相结合、事业和产业相结合,打通边界,不仅是地理上的兼容,更重要的是科技与文化一体两翼,双翼齐飞,使深圳成为科技之都、文化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