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

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商报_商报特点 > 商报简介 > 众创时代的企业转型

众创时代的企业转型

发布时间:2017-6-13 20:06:35   点击数:
“众创时代”的企业转型——访伯克利加州大学中美战略研究中心原主任吴霁虹木子

前沿观察特约记者木子

移动互联网、人机智能、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的发展,正在冲击传统经济和管理。在国外,索尼、诺基亚手机等世界知名老品牌企业或破产或出售,国内制造业也不能幸免。可是互联网企业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甚至如小米、乐视、尚品宅配等却快速崛起。

如何看待这些现象?中国传统企业存在些什么问题?什么样的“药方”能治他们的病?带着这些疑问,前沿观察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伯克利加州大学中美战略研究中心原主任吴霁虹。

简介

吴霁虹: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伯克利加州大学中美战略研究中心原主任。深圳商报主办的全球脑库论坛,博鳌亚洲论坛深圳国际物流大会演讲嘉宾,曾著有《下一步:中国企业全球化路径》。

A

转型企业三大病症与企业家五大焦虑

吴霁虹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曾在新经济领域最前沿的导师DavidTeas指导下学习,对新商业具有超前的认识。她八年磨一剑写作出版的新书《众创时代:互联网+、物联网时代企业创新完整解决方案》,被一大批企业家称为创新转型的“新经”。

“互联网、物联网、人机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突飞猛进,正在形成虚实交错的新商业世界,我们把它称为万物互联的‘E3世界’。”吴霁虹认为,刚刚开始的“E3世界”呈现出未来发展的重要新商业趋势,一个人人都是企业家的时代即将到来。在新的趋势下,市场的内涵和结构正在快速的变化之中,新的竞争格局正在颠覆商业世界长期遵循的大企业、中小企业、个体户的旧有竞争格局和游戏规则。在这个虚实交错、底顶翻转的新商业世界,传统企业必须不断创新,转型升级。

经过几年对中国企业的调查研究,吴霁虹发现,“很多中国企业家缺乏战略头脑,不讲究长远、科学,没有谋略,做事急功近利。他们有很好的愿景,但创新缺少方法,梦想难落地”。年12月,在一个论坛上吴霁虹曾与互联网先锋人物凯文凯利(KK)有过对话和讨论。当她问KK,中国企业在创新上和美国企业的差距在哪里时,KK认为,没有更大的差距,就是方法。缺乏创新方法是中国企业家最大的问题。

在巨变的时代,中国大多数转型企业存在三大病症。一是认知缺陷,习惯用传统观念解释新事物,导致战略观失控。“E3世界”发展太快,已远远超过很多传统企业决策者和经营者的认知,带来的变革远超出他们所能驾驭的整体格局。二是方法缺失,导致经营混乱。“E3世界”里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密集交错,彻底颠覆了企业决策者和经营者过去惯用的方式方法。大多数人严重缺乏方法论。三是资源散乱,导致资源观落伍。很多企业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样的资源可以转换为价值,获得什么样的资源是重要的,又如何获得关键的资源,导致企业发展或转型中“失血或营养不良”。

吴霁虹说,面对世界的变化,“企业家的焦虑有五大类”。

首先是对企业寿命的焦虑。上世纪80年代前,美国标准普尔股票指数样本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为80年。年,这个数字降到15年,有专家认为,未来可能会降到5年。有理想的企业家都希望能建百年品牌,从IBM、微软到华为等等,优秀的企业都面临严峻转型的挑战。

第二是对入侵者的焦虑。小米从手机切入,一针捅破天,其生态系统将带来一场更大的多米诺效应。原来那些给传统企业配置资源的B2B企业如电子零配件、跨界材料、制造、加工等,将被小米的新型生态供应体系颠覆。市场上流行的情绪是:“你死了还不知道怎么死的”,“消灭你,与你无关”,“下一个被颠覆的是谁还不得而知”。

第三是对消费者的焦虑。80后、90后,甚至00后的新兴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加多元而富有个性,制造业大佬们都或多或少地患上了“老男人的焦虑”。困惑“年轻人的世界,搞不懂”,“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的喜好”,“战略规划失去意义,看不懂消费者,找不到利润增长点”成了企业家的烦恼来源。

第四是对新玩法的焦虑。企业家对一切新东西的从众,已经到达极致。追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白殿疯是怎样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lahglory.com/sbjj/691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