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许多人笑称自己被“封印”在了被窝里。就在这寒冷的冬日里,还有一些人群冒着严寒,坚守工作。他们是医生,是环卫工,是快递员,是志愿者,也可能是你我。
快递员:最冷的天也不停下脚步
晓军(化名)是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德邦”)的一名快递员,在福田区商报路营业部(下文简称“营业部”)上班。
昨日虽然天冷,晓军还是和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上班路上有些堵车,晓军从家里赶到营业部时正好是9:00,他的同事们已经忙活开来了。
“老韩,今天怎么脖子都缩起来,短了一截。”卸货的时候,晓军和同事们开起了玩笑。
一直忙到中午,众人才把快件卸完,约60平方米的营业部被快件堆满。
晓军主要负责市民中心、广电大厦、市民中心书城、江苏大厦等地快件的派送。在给这些“成山”的快件按派送区域“分门别类”的期间,晓军抽空把从家里带来的饭菜热了吃完。
因为平日用的三轮电动车借给同事了,所以晓军只能把快件塞进快递袋里,背着出门。天正下着冻人的雨滴,寒风阵阵,晓军裹着雨衣,戴着白色手套,骑着一辆自行车,不一会双手和脸颊就被冻红了。来自广东梅州的他说,很少遇到这么冷的天,“不过这没什么,我做快递就是要来吃苦的。”
14时29分,晓军在福田区的黄埔雅苑四期,送出了当日的第一份快件。
当日,晓军所在的营业部共有12名同事上班,共送了快件票,收了票。受天气影响,营业部送收件都比平时少了很多,原来营业部平均每天可以送快件到票。
环卫工人:冷雨中打扫路面
凌晨5时30分,一群“城市美容师”已顶着严寒,冒雨走上街头为深圳扫除污秽进行“美容”。
52岁的环卫工向兴国家住后海,昨日他像往常一样早早就起了床。外面凄雨冷风、寒气逼人,向兴国在工作服外又加了件外套,套上雨衣出了门。向师傅准时来到科技园南区他所负责的路段,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路边散落着一些被雨打落的树叶杂物,向师傅将它们扫成一小堆一小堆的,然后再用畚斗逐堆装进垃圾袋里,很快就装了两大袋。路边的积水将他的鞋浸透,而冰冷的雨滴也早已将他膝盖以下的裤脚打湿,但他似乎浑然不觉,唯一觉得有些不便的是冻僵的手有些不听使唤。记者留意到,他没戴手套。
向师傅来深圳务工多年,这么冷的天他也是第一次遇见。但他表示,每天的工作并不会因为天气受到太多影响。“7点一过,路面上的汽车、行人就开始多了,不好打扫。而且早点清扫完,才能让上班的人们看到一个干净的深圳。”向师傅说。他们这个班组有30多人,每人负责一个路段,每天打扫两次,其余时间维护各自责任区的卫生。
向师傅老家在湘西,他已经把深圳当成自己的家,如今爱人、儿子都在深圳。今年他们打算就在深圳过年,家住长沙的女儿一家年底将赶来深圳与他们团聚。
向师傅只是千千万万个环卫工人中普通的一员。这一天的深圳,气温只有3℃,冷雨中体感温度会更低,但是这个城市的每一条街道的路灯下,都有环卫工人的身影。他们是这个城市最早醒来的一群,他们把整洁留给了别人,把肮脏留给了自己;把春天留给了别人,却把冬天留给了自己。
院前急救人员:彻夜奔跑在救援第一线
寒冬,急救车没有停歇,它们奔波在大街小巷,为患者提供最及时的救助,哪里有生命的险情,哪里就有急救人员奔波忙碌的身影。昨日清晨,当大部分市民还窝在温暖被窝里的时候,医院院前急救医生张文辉和急救护士汪朝峰已经跟随救护车出车9次。对有着十多年急救经验的他们来说,天冷并没有对急救工作造成什么不便。
1月23日晚9时,张文辉和汪朝峰刚接班不久,就接到市急救中心传来的出车指令,放下电话,俩人就跟随救护车来到莲塘的一户家庭。一位80多岁的老人患有高血压,因天冷血压飙升出现身体不适,老人头晕恶心且手脚无力。张文辉和汪朝峰给老人做了简单急救措施后,医院急诊科做进一步治疗。他们出诊回来刚休息不到半小时,救护车的警报再次响起,刚脱下厚大衣的急救人员又急忙穿上继续出车。
张文辉告诉记者,在12小时的值班时间里,共出车9次,都是附近的居民急救。大多数是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引发身体不适,这直接与最近的降温有关;还有两单是吃饭喝酒导致酒精中毒;还有一起是车祸。大部分出车急救集中在下半夜。“天气冷对我们急救人员来说不算什么,大多数时间我们都奔跑在急救的一线,紧张的工作节奏让我们无暇顾及天气的冷热。”汪朝峰说,天热天冷都是一个样,已经习惯了。
张文辉说,每年到了冬季降温的季节,出车接诊最多的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煤气中毒和酒精中毒。“天冷容易导致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每年冬季都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难过’的季节。”此外,有一些城中村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件,市民洗浴时应做好通风措施,洗澡时间也不要太长,要谨防煤气中毒。
交警:严寒中的坚守
24日3时30分,刚刚哄孩子睡着的交警孙岩楠望着窗外刮起的狂风,久久不能入睡。他知道,上班后将会有一场“恶战”在等着他。
孙岩楠是深圳交警局福田交警大队中心中队交警,已经在交警这个岗位工作12载,主要负责红荔路、市民中心周边道路、医院周边道路以及会展中心周边道路的执勤工作。“突如其来的降温,会带来比往常更多的交通事故,尤其是医院等几个点,拥堵情况应该会更严重一些。”他说。
7时,孙岩楠来到工作岗位,并骑着摩托车提前开始巡视工作,一阵寒风吹过,他浑身打起哆嗦来。
“很冷吗?”深晚记者问道。
“来深圳12年,第一次遇到这么冷的天气,上牙都不停地磕下牙。”孙岩楠说。警察和其他岗位不同,按照规定不能带棉手套、围巾、棉帽等护具,所以工作时会更加寒冷。
8时许,孙岩楠发现医院门口出现多车缓行的情况,便下车开始疏导交通,其中有两辆车司机对交警工作不解,孙岩楠只得让对方摇下车窗耐心和他们解释。“还好今天没有早晚高峰,道路的压力还少些。”孙岩楠告诉记者,在疏导完交通后,他再次开始巡逻工作,在一个半小时后才回到中队休息。不过令记者“郁闷”的是,还没休息十分钟,孙岩楠便又带着记者出门开始第二次巡逻工作。
13时,指挥中心传来信息称,在红荔路莲花山西,一台西往东银色长城私家车在禁止掉头位置掉头时,与另外一辆灰色福特车发生碰撞事故,致使灰色福特上面两名乘客受伤。孙岩楠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后,让督导员维护秩序,并拍照、取证,同时协助伤者拨打急救中心电话,将其送往市二院救治。
“其实我们交警每天工作都是这样,只是今天天气有点特殊,让我们工作更加辛苦。”孙岩楠一边向两手哈气,一边告诉记者。深晚记者统计,截至16时30分,孙岩楠共上路巡查5次(每次约1个半小时),处理交通事故3宗,指挥交通3次。
“如果明天还是这么冷,我回去一定要把棉袄棉裤穿起来。”他笑着说。
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基地:采取专业措施帮动物防寒
近日来深圳连续低温,给深圳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基地的动物们带来不小的挑战。记者从该基地了解到,目前基地内正在接受救护的野生动物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倭蜂猴、蟒蛇和梅花鹿等,还有原产南美洲的红蓝金刚鹦鹉、黄头侧颈龟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抗寒工作不到位会导致野生动物冻伤甚至死亡。寒潮来袭,野生动物救护基地立即启动防寒应急预案,在原来的保暖措施上,又增加了相关保暖措施。有些动物已经用上了小家电:在蛇屋里,蛇类们用上了暖风机;在黄头侧颈龟的饲养箱里,取暖棒给小家伙们带来了温暖。基地的鸟舍已经用帆布密封以抵御寒风侵袭。梅花鹿、倭蜂猴等动物的笼舍也垫上棉被保暖。
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动物笼舍的室内温度基本上达到10℃~15℃,能够确保野生动物安全过冬。
绿舟救援队:凌晨沿街搜寻露宿者
23日20时到24时,广东绿舟救援队深圳分队在市内开展搜寻露宿者活动,搜寻到1位中年女性,并将其送至龙岗救助站进行安置。搜寻活动于晚间20点开始,8位绿舟救援搜寻人员身着统一制服、集中2台车,在龙岗立交桥、龙岗长途汽车站、大运城邦立交桥、龙岗老街、深圳东站、罗湖和福田部分街道进行搜寻。其中,搜寻队员发现4名流浪露宿街头者,在征得对方同意下,队员们将一位中年女性送至龙岗救助站进行安置。
“无论露宿街头者、沿途乞讨者是否愿意去救助站,我们都为他们提供了基本保暖物资,同时还为他们提供了生姜红糖水等。”绿舟救援队队长周天华告诉记者。据了解,广东绿舟救援队是一支完全由民间志愿者发起成立并在广东省民政厅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救援队队员为群众性户外运动提供公益紧急救援保障,同时积极参与自然灾害救援、城市救援等社会公益救援行动。
(文章来源:深圳晚报)
啥也别说了,给他们点个zan!
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辽宁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