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经常接触自杀等突发新闻,但我们在心理学领域并不擅专。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危机干预会员顿殊先生对青少年自杀事件给出了他的建议:
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建议学校应该组织有关专家,及时对死者的朋友乃至学校的进行心理干预。
自杀不是你想选择的当今社会处在青春前期的孩子普遍感觉压抑。有相当比例(1/3)的孩子青春期过得相当艰难。青春期孩子容易走极端,父母用一种接纳、并存的态度,可以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对于有自杀倾向的孩子,我们可以告诉他,自杀不是你想选择的;这只不过是一时间痛苦超越了你所应付的能力而已。青少年自杀作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
本文为提供给自杀预防领域的专业工作者及社会工作者的系列指导读物之一,以执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全球性自杀预防及干预规划。
媒体报导对自杀的影响已有足够证据证明报纸、电视等媒体对自杀事件的大肆渲染可引发自杀数量激增,其中尤以青少年群体表现更加明显。虽然被媒体竞相报导的多为公众人物自杀或因为自杀方式及自杀地点不同寻常的特殊案例,但经媒体以偏盖全的报导,确有误导公众之嫌。伴随此类报导常出现心理脆弱人群自杀率上升。另外,媒体大量、反复对自杀行为曝光,会使公众误认为自杀是自我解脱的“正常”行为而出现模仿潮。其中青少年更容易在媒体误导下盲目模仿。
如何进行对自杀的一般性报导在报导自杀事件时尤应注意如下几点:
?统计数据准确无误;
?信息来源真实可信;
?即使时间紧迫,即时报导也需慎重处理;
?慎重使用自杀行为的概括语言,例如“自杀流行病”或“全球自杀率最高的区域”等词汇应避免使用;
?避免用自杀行为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副产品的错误概念诱导读者。
如何对特殊自杀案例进行报导应牢记如下几点:
?媒体报导时应避免对自杀方法的详细描述。研究表明:对自杀方法的描述越详细,对大众的负面影响越大。某些自杀地点,如:桥梁,山峰,建筑工地及火车轨道等经媒体曝光后,轻生者到该地赴死的机率明显增高。
?媒体报导时切忌把自杀行为描写成扑朔迷离,引人入胜的悬案,但也不能过于简单地归结于某一件事引发的悲剧。自杀行为通常是许多负性事件堆积的结果,如:精神和心理疾病,滥用物质及物质成瘾,家庭变故,内心矛盾和心理压力太大等。明确自杀的诱发因果有利于保护公众的心理健康。
?切忌在报导中暗示自杀是人们面对重大人生困惑:如破产、考试失败或被性虐待等的唯一解脱方法。
?在报导时应提到自杀者的行为对其亲属和心理方面的伤害。
?将死者称为烈士会导致心灵脆弱者误认为社会崇尚自杀行为而盲目效仿。应在悼念死者,寄托哀思处大着笔墨。
?客观描述自杀未遂者的健康状况也可以防止盲目模仿自杀行为。
提供自杀相关信息的救助机构?列出相关精神健康机构的最新电话号码及地址;
?广为宣传自杀行为前的征兆;
?宣传抑郁与自杀密切相关,以及抑郁症是可治之症;
?对自杀者的遗属表示同情并给予专业救助机构的电话号码,以减少其自杀危险性。
媒体报导的建议与禁忌应该做的
?当列举自杀的事实时,与该领域专家密切协商。
?用“自杀完成”一词取代“自杀成功”。
?只提供相关数据。
?指明死者除自杀外尚有出路。
?提供社会及社团救助机构的信息。
?宣传自杀前的征兆。
禁忌
?不应刊登死者照片或自杀遗书。
?不应详细描述自杀的方法。
?切忌为自杀归结为一单一原因。
?不应将自杀理由归结为宗教原因。
?切忌相互埋怨。
世界卫生组织,该读物为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非正式出版物,WHO拥有该读物所有权。本书的部分章节或全书均可被翻译、复制、摘要或评论,但严禁用于商业销售。
本书的观点为署名作者负责。
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朱莹翻译
来源:深圳商报集群号——今天深圳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