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每日商报章建丁淑萍
总编下基层,记者在一线,是媒体人必须始终奉行的金标准。走基层、接地气、问民生、转作风、改文风、写民意,是每日商报践行“走转改”活动,增强商报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年6月下旬起,每日商报总编辑张伟达及三位副总编,带队走访了在经济转型浪潮中,被视为“杭州向前大步迈进‘新引擎’”的19个省级特色小镇,并同时推出“发现小镇成长基因——总编下基层,记者在一线”主题报道。
这些小镇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还兼具了旅游与社区功能,对加快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创业创新、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传承展示独特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栏目启动后,一篇篇展示各个小镇特色的报道陆续见报。
如《杭州有朵“美丽的云”云栖小镇——打造中国首个富有科技人文特色的云计算产业生态小镇》。报道对采访对象是这样描述:背着双肩包,脸上始终带着微笑,讲起话来富有亲和力。如果你去过“云栖大会”,听过大会上的主题演讲,一定会对这个人印象深刻。他就是阿里巴巴集团前首席技术官(CTO)王坚博士。从今年2月开始,他又多了一个身份,杭州市省级特色小镇——云栖小镇“名誉镇长”。云栖小镇为何会吸引王坚博士的注意,小镇的诞生为杭州带来了什么,小镇吸引着怎样的企业,如何让他们栖息于此。总编辑和小镇的主要负责人话家长,谈补短,促膝交心,探究每个小镇背后的故事,聊到云栖小镇的诞生,如何从西湖区转塘工业园转型,也聊到了云栖的底气何在、未来云栖将走向何处等等,这一切正是商报总编辑想要寻找的小镇“成长基因”。
多案例切入寻找小镇最大特色报道启动之初,总编辑就和记者一起商量确定采访大纲,以人或以故事为切口,从一些鲜活的例子当中找到小镇的最大特色。
“小镇不是‘镇’”,要捕捉到这些省级特色小镇的最大特色,唯有深入、深入、再深入。所以,在每次采访前,总编辑都会和相关记者编辑对要采访的小镇做足功课:收集报道素材,了解小镇成长轨迹。在摸清总体情况后,进行贴近性、针对性的访谈式采访。每个小镇最起码跑上两到三次。第一次采访总编辑和小镇主要负责人面对面,对小镇的整体发展情况做一个框架式的全面了解。后续的几次采访,则根据第一次的采访内容挖掘、挖掘、再挖掘,入木三分,寻找最有代表性、最生动的案例,让整个稿子“活”起来。
比如,在对云栖小镇进行采访时,除了采访小镇管委会,总编和记者还定位小镇内的三家不同企业,从创业者、引领者等角度去寻找小镇的发展基因。“闲谈”中发现,小镇随着云栖大会等重量级活动的举办,已经聚集了众多的创业者,而这些创业者也慢慢成为了小镇发展的主角。与此同时,还了解到小镇管理部门的招商模式也与以往有很大区别,更多的是让产业领军人物搭建起平台,以此来进行全产业链的发展,政府管理部门更多的只是做好服务工作。这些因素也成为了云栖小镇发展起来的重要因素。
在已经走访过的梦想小镇、丁兰小镇、玉皇山南基金小镇、艺尚小镇、龙坞茶镇、药谷小镇等特色小镇中,也同样找到了不同的典型案例。这些小镇“居民”也成为了小镇最值得探究的对象。
总编辑下基层提炼升华报道主题其实,每个特色小镇代表一个产业,一个区块经济发展的特点,这也是商报作为一份经济类综合报纸需要怎样治疗白癜风北京白癜风治疗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