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期食品”这一概念进入大众视野。在豆瓣上,“我爱临期食品”小组的讨论热度高居不下。记者调查发现,在深圳,爱“淘”临期食品的群体也不少,除了部分商超已开设临期食品专柜外,街头还出现了一些专门经营临期食品的专卖店,让不少人趋之若鹜,活跃在线上线下的临期食品,是否将成为新的销售风口?
临期食品线上火爆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价格优势,是临期食品成为消费新宠的主要原因。
克的灌装乐事薯片6.88元,50克蛋黄酥1.45元,瓶装星巴克8.8元,克印尼进口曲奇饼干不到5元……这是一家线上进口食品折扣店的商品报价。90后彭潇是店铺常客,他告诉记者,自己几乎每半个月就会来选购一次,最近的一次,他下单了7件零食,总计32元还包邮。算下来,这个价格比超市里正常零售价格便宜了将近一半。
在淘宝上搜索临期食品,跳出来的商品数以万计。一家开店5年,综合好评率超过99%的临期食品售卖商铺,粉丝数已达到万。店内销量较高的“锅巴”,一个月内有超过人付款。
此前淘宝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每年有万人在淘宝网购临期食品。而在这些临期食品的评论区,常常会出现类似“价格相当强大”“宝藏店铺,多次回购”“隔段时间会来采购一波,这次买了超级大一箱才多元,巨巨巨划算”留言。豆瓣上的“我爱临期食品”小组,短短半年就聚集了3万多人,B站上“元买N吨零食”的开箱视频吸引了众多人围观。
线下也有不错的商机临期食品线上火爆,线下也有不错的商机。在深圳,街头已经出现了不少临期食品专卖店。位于福田连城新天地二期的大汇仓就是一家临期食品专卖店,记者看到,店里主要出售的是进口食品,也有少部分日化品。店面虽然不大,但选购的人可不少。“超抵买”“2折起”的标语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
正在选购商品的宋小姐告诉记者,经常在中午下班的间隙过来“淘货”,有时候也会与同事拼单,“说是临期,但实际距离到期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零食很快就吃完了,其实没什么影响。”
店员告诉记者,膨化食品、饼干、饮品类是最受欢迎的的畅销品,并且与想象中更喜欢“图便宜”的中老年群体不同,店里的回头客大都是年轻白领和学生,“他们往往对新鲜事物接受度更高,而且对自己的辨识能力,挖宝能力更自信”。
已撑起百亿级市场临期食品的市场到底有多大?艾媒咨询发布的《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从供给侧来看,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也会突破亿元,临期食品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中国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的渠道中,排名前三的是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和社区生鲜连锁店。临期食品消费群体以中青年为主,其中26岁至35岁的占比为47.8%。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