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商报(宋华)
中国社科院最新出炉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继年深圳综合经济竞争力首超香港夺冠后,年深圳综合经济竞争力继续领先,再次位居全国第一。
报告主编、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倪鹏飞接受深圳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深圳综合经济竞争力领先的根本原因在于深圳转型升级初步成功,实现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深圳拥有了在中国甚至新型工业化国家的创新驱动的先发优势,即使与发达国家科技城市相比,也有自己的比较优势。
01深圳转型升级初步成功
数据显示,深圳经济发展并未受到全球及中国经济影响,走势强劲。包括中金在内的多家机构预测,年,深圳GDP总量将超过香港。而深圳正是在社科院年度报告中超越香港,首次登上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榜首位置。
倪鹏飞介绍,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实质上就是城市当前创造价值、获取经济租金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强弱可通过城市在当前一段时间内获得的竞争成果体现出来。
倪鹏飞表示,深圳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从结果、指标看,是深圳的经济密度(地均GDP)和经济增量(年度GDP)绝对增长两个方面综合高于全国其他城市所致,它反映的是深圳经济的规模、结构、效率和速度等综合在全国处在领先的地位,具有明显的优势。
倪鹏飞分析,导致这种高效率可持续增长的结果的根本原因,是深圳转型升级初步的成功,及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这对全国起着带动作用,尤其给正在“爬坡过坎”的整个中国和全国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信心和经验。
在今年报告中,同时出现在宜居和宜商竞争力前十强的仅有深圳和香港两个城市。在宜居城市指标排名中,“北上广”皆无缘十强。
倪鹏飞表示,深圳在城市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创建,在环保、生态、绿化、交通多方面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在具体指标上,气温舒适度、大专以上人口比例、空气质量等存在较大优势。但在千人小学数、万人餐饮购物场所数、人均道路面积等指标上继续进一步提升。
02拥有创新驱动的先发优势
报告显示,深圳进入年度知识城市、和谐城市、全域城市和信息城市十强。
倪鹏飞认为,深圳的潜在优势正在从过去单纯的“软件”优势转向拥有“软硬件”全面优势。由于逐步积累的人才、科技、产业等高端要素,为深圳向更高层级迈进提供了基础,也为“以高引高”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深圳拥有了在中国甚至新型工业化国家的创新驱动的先发优势,即使与发达国家科技城市相比,也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如果再接再厉前途不可限量。”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