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在乐峰镇炉山村里,10多名农民在田里插秧、种植花生、地瓜等农作物,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一条刚修建而成的混凝土灌溉水渠为田里注入了清冽的水。
南安罗梅溪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乐峰段负责人潘江南说道,目前项目只剩一个水坝还没修建,其他的均已完工。
昨日,记者来到炉山村。刚插完秧的农民潘丽华告诉记者,自从修建了排水渠,她的农田已经从原来的1亩增加到2亩多了,很是开心。
“修建水圳后,大家慢慢开始重新耕作。”潘丽华说。7年前,这里积满了水,是村里的低洼地带,不适合耕作。
炉山村副主任潘贵枝说道,7年前,这里是水毁田,积满了水,农民便放弃了耕作。而如今水排光了,属于该村第九组村民的多亩田均重见天日。
潘贵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亩地1季可产水稻公斤以上,炉山村一年两季,就是0多公斤。多亩地,1年可产大米10多万公斤,如果1公斤大米6元,1年便可为村民增加60多万元。“这片田在水下废了7年,算一下已经损失了多万元。”
潘江南说道,去年4月,施工队刚入驻炉山村,就发现积水严重,存在多亩的“沼泽地”。后来,施工队克服各种困难,开挖水渠,排干了这里的积水,恢复了村民的耕作生产。
“项目乐峰段总投资多万元,涉及乐峰镇7个村,受益农民上万人。项目完工后,恢复灌溉面积亩,改善灌溉面积亩。”潘江南说道。来源:海丝商报(记者黄俊涛通讯员李燕娜潘小青文/图)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