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

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商报_商报特点 > 商报内容 > 刘虎中国第一天价股茅台巴拿马金奖的

刘虎中国第一天价股茅台巴拿马金奖的

发布时间:2018-3-15 19:00:01   点击数:

“年3月19日和20日,市值多亿元的贵州茅台连续两个交易日逆势下跌,按涨跌额计算,两天共跌去市值79.13亿元。《长江商报》的报道字。茅台为这每个字付出了万余元的代价。”

巴拿马博览会中国代表团团长陈琪的记载:贵州有酒获银奖 

中国第一天价股茅台“巴拿马金奖”的终极秘密

前几日,因惧怕炒家囤积不售、形成茅台酒的“堰塞湖”的贵州茅台大幅提高出厂价,盈利预期大增,令A股市场再度为之疯狂。至本周五收盘,贵州茅台站上了元的高位,总市值突破亿元,超过了A股49家国防军工企业的总市值。

茅台盘踞“中国第一高价股”的位置已久,究其营销奥秘,在于打着“爱国”、“民族品牌”的旗号,编造了很多假故事,欺骗党、政、军群体及目标消费者。假故事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荣获了年巴拿马博览会金奖”。

即便被媒体曝光后,茅台也以“不承认、不接受”中方代表团团长陈琪《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纪实》一书中有关“贵州公署”送展的“酒”获得银奖的记载来耍赖。一些“水军”亦声称中文记录不可信,要看英文原始凭据,而巴拿马赛会的资料已毁于大火,因此茅台获得何奖成为“悬案”。

我要说的是,即使有人认可它是一桩“悬案”,这个“悬案”如今也已有了答案。答案就藏在一所享有世界声誉的美国高校中。

年,售价昂贵的茅台“巴拿马金奖百年纪念酒”发售启动现场

01

揭开这个终极秘密之前,先给大家解决一个心中疑惑。一些喝过茅台酒的朋友不时会为“喝到的是不是假酒”而纠结——毕竟酒那么贵,喝到假酒不甘心。原因是:上次喝到的酒是一个味儿,而这次的口感又不一样了。

为了对朋友负责,我告诉过他们如下一些判断和事实:

首先,要相信绝大多数喝到的都是真酒,假酒的概率极小。为什么?因为,为茅台酒呕心沥血了半辈子的茅台前掌门人季克良老爷子、、年在不同场合说过(重要的问题说三遍),市场上的假茅台酒最多不会超过茅台销量的5%。

“根据近3年我们茅台自己的统计及官方的打假数据来看,抓到的假酒大概在吨左右,而现在茅台一年白酒销量为3万吨左右,假酒占到我们销量的1%左右。考虑到没有抓到的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的话,市场上的假茅台所占的比例绝对不会超过5%。”这是他年4月15日对中新社的记者说的。

这个话还讲了茅台酒在年的销量:3万吨。根据茅台的十三五规划,到年,茅台集团白酒产量将达到12万吨,其中龙头产品茅台酒的产量达5万吨。

茅台年《生产工作报告》公布的包装生产数据,截至9月30日,共包装生产吨,其中茅台酒包装吨。照此估算下来,其年全年的茅台酒销量在3.1万吨上下,也就是万斤左右。按13亿人计算,不管男女、老幼,已经人均拥有了近5钱茅台酒。这个还少吗?不少了。所以,没必要为喝到假酒担心。

季克良老爷子在年的一次媒体访谈中也说过,因为过去茅台的产量小、计划供应,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几乎遥不可及,“(很难买到)那都是20年前的老调子了。茅台早已走入寻常百姓家了。”

就连最近茅台打击经销商囤货,也是因为每年产量已经如此之大,如果不及时消化,一旦形成酒的“堰塞湖”,再有经销商因资金问题大规模抛货跑路的话,茅台会遭遇极其可怕的重创。

那么,既然喝到的可以95%乃至99%肯定是真酒,为什么又有明显的口感差异呢?这跟个人感受有关,也跟产品质量有关。

年3月18日《重庆时报》评论:如何拿虚假故事长中国人志气

我看到的茅台酒厂一份内部资料显示,该厂产品质量最差的一年是年。那一年,其次品酒比例达到了惊人的55.39%——尽管在年,朱德就亲自打电话到贵州省委关心茅台酒包装和质量,要求茅台酒采用传统工艺;年,周恩来也强调茅台酒要保证质量,轻工业部食品局还组成工作组就茅台酒生产的操作、质量、声誉问题开展工作;年,食品工业部也因茅台酒口感差,要求“延长酒龄,储存时间不少于三年”,仍然出现了这个令人遗憾的结果。

而另一个信息更为不堪:《贵州都市报》年8月27日文章《五十年代茅台酒不可不说郑义兴》披露:茅台酒厂年的合格酒仅有12.19%。年,酒厂对提升酒质有功的郑义兴“连升三级工资,奖皮大衣一件,并提升为副厂长,授予工程师称号”。

时至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方毅还在念念不忘,强调茅台酒要保证质量。他在一次公开讲话中说“贵州茅台酒质量千万不能下降。千万不要忽视质量,我记得这是周总理生前一再交代的。”

现在的质量情况如何,我不掌握,应该不会太差。但有人要认为花了高价,就必然会喝到好酒,那倒也不一定。中国的监管部门什么样子,大家都心知肚明。年,贵州茅台就被《时代周报》曝出酿酒原料的有机认证造假。以劣充好,滥用化学农药,也并不妨碍茅台酒顺利获得“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这些认证迄今也没有取消。

中石油、中石化的油也比美国的贵多了吧,但它们的油品质量就比美国的高吗?事实恰恰相反。质次价高的商品历来就有,“冤大头”则络绎不绝。

诚实的茅台老酒瓶

02

茅台酒卖到那么贵,功劳主要还不是靠“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这些虚头巴老的东西。它主要是靠另一个虚头巴老的东西——年巴拿马博览会金奖。这算是它最大的本钱。

根据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监督兼筹备事务局局长、代表团团长陈琪年编撰出版的《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纪实》一书,“贵州公署”送展的“酒”获得银奖,而不是金奖(在此书第页)。这也是贵州省唯一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的酒。

这酒即是来自贵州仁怀县荣和、成裕两家烧坊的“茅台酒”。它作为贵州省署的推荐产品,被呈送参赛。

在该书同一页上,与“贵州酒”并列为“银牌奖章”的,还有“云南出品协会”的“猪鬃”、吉林“佟庆山”的“麻”等商品。

整个巴拿马博览会,各国共有多万种产品与会。中国有10多万种,共获得个奖项,成为赛会上获奖最多的国家。其中大奖章(一等奖)57枚,荣誉奖章(二等奖)74枚,金奖(三等奖)枚,银奖(四等奖)枚,铜奖(第五名)枚,荣誉奖枚。

以张裕公司为例,它的所有酒品都荣获大奖章(一等奖)。白酒产品获得这个最高奖项的,是山西、直隶、河南选送的三种高粱酒,其中汾酒是惟一有品牌名称的。

中共建政后的媒体,还为这种受到部分国家领导人喜爱的白酒(毛泽东不爱喝白酒)未获得高等级奖项“鸣不平”。

年6月27日新华社电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茅台酒曾参加巴拿马赛会,被评为世界第二位"。年7月28日,《人民日报》上的《茅台酒之乡》一文写道:“年,世界各国在南美洲召开闻名于世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我国的八大名酒也在参加比赛之列。当时,由于我国国际地位很低,外国资本家总想贬低茅酒的地位,但茅酒的‘无色透明、醇香回甜’的特色,不能不使那些大肚皮们惊叹不已,赛会只得把质量该属第一的茅台酒评为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白兰地。”

据《看历史》杂志总结,《茅台酒之乡》有不少常识性错误,诸如:“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举办地是在美国旧金山;“八大名酒”的概念始于年中共建政后的全国评酒会;巴拿马博览会未对酒类产品单独评奖,与大豆、水果、猪鬃等一同归入农产品,因而无所谓世界第一、第二位的酒;白兰地是酒的一个品类,各国参赛白兰地不可能统一获得“世界第一”的称号。

年的《光明日报》称茅台酒在那次赛会上“被评为世界名酒”。

国内媒体对茅台的报道,大多沿袭了《人民日报》“世界第二”的说法。如年的《贵州日报》、年的《工人日报》均持这种说法。

“茅台金奖说”最早记录见于年。据《看历史》考证,是年,《光明日报》发表名为《“开坛香溢十里家”——访贵州茅台酒厂》的文章,称茅台酒荣获金质奖章,茅台酒厂通过整顿企业,调整班子,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的亏损,成为“改革典型”。年《旅行家》杂志上亦发表一篇《坎坷两千年,酒香飘万里漫话茅台酒》的文章,称“展览会开幕后,有人不慎,把摆在地上的一瓶茅台酒踢翻,结果瓶破酒流,香气四溢,轰动博览会。这也许是传说。”这后来成为谬误流传的“怒掷酒瓶振国威”故事。

年,在既无金奖奖牌,又无获奖证书的前提下,茅台酒厂堂而皇之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纪念茅台酒获巴拿马金奖七十周年活动”,有众多政府要员及社会名流出席加持,试图把“巴拿马金奖”的说法推向“定论”。

此后,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八十周年、九十周年、一百周年,茅台酒厂均举办纪念“获得金奖”的宣传活动。活动日益盛大,宣传频次越来越多,而茅台酒的价格也越来越高。

不过,茅台酒在产品上出现这一自我“贴金”的说法比较晚。年,其酒瓶背标上标示“茅台酒文化悠久,是中华文化酒的典型代表,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后,多次获得国际金奖,蝉联历届中国名酒称号”云云。该提法沿用至今。

年12月,茅台在深圳推广价格高昂的“茅台金奖百年纪念酒”时,已改任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的季克良表示:“‘巴拿马金奖’成就了茅台的世界级地位,‘巴拿马金奖’从来都是茅台最重要、最值得纪念的事件”。

季克良在年受访时说:到底得的什么奖不重要

03

“茅台是不是最好的白酒?这真不好说,但茅台会吹,这大家都知道。懂行的人不多,门外汉只听故事,有了最好的故事,当然能卖最高的价,所以,就有了高价的茅台!”

这是一个网友的评价。我认为很中肯。

不过,会“吹”且缺乏监管的茅台,其“金奖”已经遭遇了两次揭露危机。

一次是在年。

这年的6月,山西汾酒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汾酒唯一荣获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白酒品牌甲等大奖章95周年纪念大会”。汾酒掌门人李秋喜在会上公开指出:“四川、贵州等地很多知名企业此前都称自己的酒曾获得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完全是虚假宣传。”

“企业用手段扩大知名度无可厚非,但历史真相只有一个。”他说。

一些媒体报道时使用了《汾酒怒揭巴拿马获奖真相,炮轰同行虚假宣传》的标题。

汾酒此举,就是主要针对茅台酒的,意图揭穿茅台的谎话。因为在五年前,本来“井水不犯河水”的茅台酒上门“挑衅”,惹怒了汾酒高层。汾酒是“复仇”来了。

年,茅台酒在《山西日报》刊发了有关“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90周年”纪念活动的整版软文广告。广告文中,茅台称一些酒厂“凭空杜撰获奖之事”。此事件被汾酒视为到其家门口公开挑衅的“太原宣战”。

山西汾酒公司自此有了“把历史真相搞清楚、说清楚”的动力。经过近一年的准备,汾酒公司收集到大量的历史资料,尤其是找到了保存在国家图书馆文献库的陈琪所著《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纪实》微缩胶片,最终掌握到铁证:四川省、陕西省并没有任何酒类产品获奖;贵州有酒获得银奖,相当于五等奖(金奖为四等奖)。

汾酒踢爆历史真相后,有媒体致电茅台求证。茅台方面未作正面回应,仅表示,对于汾酒此种行为不予理睬,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尤为重要。

茅台打太极,让自己从舆论风波的边缘偷偷溜走。不过,5年后,一场更大的舆论风波又向茅台袭来。

年,是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百周年。湖北《长江商报》选择了在这个时候去调查茅台“巴拿马金奖”的真伪。

《长江商报》当年3月的深度报道披露,年,茅台酒瓶背标文字介绍称“解放前曾在巴拿马赛会评为世界名酒第二位”;年,其背标称“一九一五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奖章、奖状”。直到年的背标上,才出现“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说辞。

这显示:茅台人对年前得的是何种奖项心知肚明,“巴拿马金奖”一说子虚乌有。

《长江商报》记者还联系和采访到了季克良。季克良在茅台呆了48年,年才离开董事长职位,年还是董事和名誉董事长,拿多万年薪。

《长江商报》记者问当年得的是什么奖,季克良答:有的说金奖,有的说是二等奖,具体的,因为我们是后来人,奖章奖状也没有了(不得而知)。他表示,酒厂曾经想方设法找过,但没有找到:“到底得的是一个什么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继承和发扬,把现在的事情搞好了,继承和发扬好。”

季克良此次受访时讲的下面这番话,表明他是长期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lahglory.com/sbnr/8100.html

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