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调包装的“快鹿系”、陷入“巴铁风波”的华赢凯来、投资过百亿的“中晋系”崩盘……这些让投资人血本无归的投资项目共同的“玩法”就是自融。在互联网金融行业,“自融”并不少见,“×××平台涉嫌自融”的消息经常见诸报端。但就是这种屡禁不止的造假模式,让无数投资者踩雷,更令不少投资人担心的是,仍有不少还在正常运营的平台在暗地里玩着自融游戏。
虚假标的自融陷阱
曾号称“治堵神器”风光一时的“巴铁1号”最终归于沉寂。因“巴铁项目”被牵扯出的理财公司华赢凯来被曝光在大众视野,现如今该公司身陷兑付危机不能自拔。其实,北京商报记者早前就曾多次报道华赢凯来旗下产品涉嫌自融,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巴铁项目”只是冰山一角。事实上,华赢凯来的控制人白志明(白丹青)通过成立各种皮包公司,把华赢凯来包装成集团公司,通过各种渠道打造出所谓和政府合作的PPP项目,再通过线上线下平台进行集资。
同时,华赢凯来一款理财产品巴铁项目借款方为“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担保方为“中国建设企业联合集团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是华赢凯来大股东白丹青控制的公司。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信息显示,中国(香港)建设企业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法定代表人即白丹青,成立日期为今年2月2日,白丹青则是华赢凯来一系列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即华赢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表示,“华赢凯来的理财产品担保方即项目来源方,说明该项目涉嫌自融自保。在P2P网贷领域,银监会明确规定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但在私募基金领域,目前主管部门对自融并无限制政策。例如,许多地产公司为解决资金问题设立地产私募基金公司,其性质也是自融。当然,目前许多出事的自融平台走向集资诈骗或非吸罪的不归路,投资者需要高度警惕”。
另一家出现兑付危机的国资系平台,同样陷入了自融质疑,而它们的主要手段是发布虚假标的。金粮宝治白癜风昆明哪家医院好白殿疯病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