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网:在美国最著名的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有一款很火的智能手表叫Omate,它用13个小时就完成了10万美金的众筹目标,最终筹资万美元,仅次于美国本土大热的PebbleWatch。
深圳商报记者近日采访获悉,这款颇受美国用户喜爱的智能手表,就是来自深圳的原创品牌,也是迄今在kickstarter上众筹资金最多的中国品牌。由于表现抢眼,谷歌已经向它伸出“橄榄枝”。
深圳的自主品牌扬名海外已不是新鲜事。今年年初,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深圳在科技创新上的表现再获肯定。Omate所代表的深圳创新的新生力量,或许能成为很多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示范样本。
深圳厂商被视为苹果竞争者
深圳优美科技创始人兼CEO邵国光最近心情大好,就在两个月前,公司生产的Omate智能手表收到了来自谷歌的邀请。
谷歌邀请Omate加入AndroidWear平台。和Android一样,AndroidWear也是一个开放平台,它允许第三方厂商加入进来生产各式各样的智能手表。但由于审核严格,受邀加入该平台的企业少之又少。
“AndroidWear通常只向感兴趣的企业发邀请,不接受企业的申请。”邵国光告诉记者,AppleWatc的发布为智能手表行业注入“强心剂”,由于AndroidWear平台的开放性,不少企业想借此进入智能手表的主流市场。但迄今为止,全球只有索尼、三星、LG、华为、华硕五家企业加入该平台。
谷歌的认可,让这家来自深圳的公司信心大振,计划将Omate打入美国市场。记者了解到,优美科技旗下并非只有Omate智能手表,守望智能设备、卫小宝儿童手表等自主品牌,都为优美科技聚集了大量人气。今后,公司将向创业孵化器转型,挖掘不同应用领域的好项目。
对智能手表产业,创业18年的邵国光有深刻的理解。他说,AppleWatc不仅是一块智能手表,更主打时尚牌,它的发布对目前的智能手表市场是个启示。邵国光随即对Omate现有产品线作出调整,主打运动风,与AppleWatc差异化竞争。在他看来,智能手表是手机的延伸,并非独立终端,目的是让用户能够更好地使用手机,并通过创新来引领潮流,创造价值。
据悉,去年苹果手表首次亮相后,美国时代周刊曾发表评论称“苹果来了,正在上升的明星企业PebbleWatch和Omate该怎么办”,将其视作苹果手表的有力对手。
为掌握话语权华丽转身创品牌
邵国光给自己的标签是“创业18年一直在路上”。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成立于年的优美科技,在年经历了一次重要转型。
年之前,优美科技的主要产品是手机。但与普通手机厂商不同的是,优美的市场一直在国外,客户主要是大企业,生产的几乎都是小众的个性手机。
这种另类的生存方式,让国内消费者对优美手机知之甚少。但事实上,优美手机在海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让优美在海外一战成名的,是为南非世界杯生产的‘一次性手机’。”邵国光介绍,那一年,优美针对年的南非世界杯,设计了一款售价仅为12.5美元的超薄手机。在当时的南非市场,此价位的手机还是空白,优美的这款超薄手机,立刻吸引了南非世界杯最大的赞助商MPN的注意。洽谈后双方达成协议,MPN负责拉赞助,优美负责生产。后来,可口可乐把这款手机的后背盖当成了自己的广告位。
用邵国光的话来说,与可口可乐的这次跨界合作,既让这款手机一炮而红,也为优美带来了“如雪花般飞来的订单”。因为产品个性十足又小众,可口可乐、飞利浦、瑞士军刀、菲拉格慕、沃达丰、T-mobile等一众知名企业都相继找到优美合作。之后奇虎也主动找到优美,开发出第一代儿童手表。在白热化的手机市场中,优美通过独特的设计和错位竞争,在年实现年销量万台,营收达1亿美元。
尽管日子过得相当滋润,但邵国光逐渐意识到,没有自主品牌、缺乏创新基因的企业,即使产品销量再大,在客户面前也没有话语权,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
年,优美科技迈出了重要一步。它将自身的ODM系统与互联网相结合,围绕老人居家看护、儿童定位等场景,重新组合团队,并注册了Omate、守望、卫小宝儿童手表等一系列原创品牌。
邵国光对市场的判断是,手机产品已经开始向物联网转移,成为一个通道,以前依靠芯片技术驱动的产品,现在则取决于用户的使用场景。“以计步器为例,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用,就会衍生出不同的产品。”
“从代工向自主品牌的转型,远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但好在困难时期已经过去。”邵国光向记者直言,近两年公司加速互联网和软件开发,并着力打造自有平台和品牌,希望未来能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互联网+为中小企业带来利好
邵国光坦言,目前,深圳的可穿戴市场有点像早期的智能手机,不仅价格低廉,同质化竞争也非常激烈。
“就像AppleWatc发布后,华强北一夜出现了大量的山寨品。”邵国光说,这一波行情会让很多人赚到钱,但离真正的互联网+还差很远。做可穿戴产品需要数据,需要用户的分析形成闭环,打造生态链。但目前很多智能硬件厂商,将数据收集以后,不知道该怎么做,对未来也没有清晰的思路。这是大量中小厂商面临的困境。
邵国光说,可穿戴产业真正普及还需时日,尽管苹果已经入场,但由于第一代AppleWatc的应用场景很有限,导致其短期内无法成为用户的刚需。这也意味着,或许要等到改善之后的第二代AppleWatc发布,才会对整个市场普及产生更大推动力。在邵国光看来,深圳中小智能硬件企业要想“突围”,垂直细分领域或是很好的选择。
谈到国家从战略层面上提出互联网+,邵国光认为将对中小企业带来很大利好。他说,李克强总理今年提出互联网+,让自己确信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对产业前景也更为看好。同时,政府层面还想方设法让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像优美这样的中小企业未来走向资本市场将会更便利。
可穿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