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城南昌,是一座享誉全国、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赣江横穿,邻靠鄱湖,本应该是崛起腾飞,却因各种因素“不温不火”。但如今,南昌好消息不断传来!南昌乃至江西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
duang~~尘埃落定!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式进入我国城市群序列。
日前,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对于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规划》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实际,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扣协同发展主线,突出重点合作领域,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开放合作发展,明确了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的战略定位,以及到年和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
长江中游城市群包括那些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由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组成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既承东启西又连南接北,应该说是战略地位突出。
31.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顶的上多个新加坡。湖南、湖北和江西三省的很多城市均被覆盖,重点城市尤其如此,咱们可以预测,未来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的脚步必将加快。
国务院是咋定位长江中游城市群?我们可以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所提的四个“打造”看出一二。第一,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第二,打造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第三,打造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第四,打造“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
从国务院的定位可以看出,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无论是对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还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最大的那个圈,是环鄱阳湖城市群,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涵盖了江西众关键城市!以南昌为核心,景德镇、九江、抚州、新余、鹰潭被“收入”在内,这还仅仅是狭义上的环鄱阳湖城市群。
广义的环鄱阳湖城市群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
环鄱阳湖城市群被纳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对南昌乃至江西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十年前,当长三角、珠三角、环勃海三大经济区飞速发展时,鄂湘赣三省就希望构建“中三角”,寻求国家层面的支持,实现中部的崛起。如今,这个梦不再遥远!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份规划的来源!
“中三角”的前身“汉三角”这一概念,由江西专家首次提出,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也是在年首次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这一概念,可见这个高瞻远瞩的规划,是无数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孕育多年,终于化为现实,那么这份至关重要的规划都说了啥?即使有点枯燥,你也应该好好读一读!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实际,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扣协同发展主线,突出重点合作领域,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开放合作发展,明确了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的战略定位,以及到年和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
《规划》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城乡统筹发展。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广等重点轴线,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促进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二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围绕提高综合保障和支撑能力,统筹推进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
三是产业协调发展。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建立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基地,有序推进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是共建生态文明。着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构筑生态屏障,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
五是公共服务共享。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全面加强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文化繁荣,联合开发人力资源,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
六是深化对外开放。把握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推进国内外区域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为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规划》强调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完善规划实施评估和督促检查机制,并要求各有关方面提高认识、紧密合作、扎实工作,共同推动《规划》的落实。
江西、湖北、湖南得偿所愿列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而一直积极融入想打造“中四角”的安徽却没能被列入规划,这是什么原因?专家是这样回答的!
从年底高层调研江西和湖北时表示安徽要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后,多年来融入长三角发展的安徽开始了“中四角”的努力,其间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市已有多项公开推介和合作协议。
然而,年9月25日,《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首次明确了安徽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而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城市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则将建设成为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增长极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示范区。
安徽的骤然“西向”也引发外界思考与疑惑,安徽则对此解释为“左右逢源”。实际上,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一直是安徽在区域战略上的主方向,即使在整个年“中四角”高调造势阶段,承接来自江浙沪的产业转移也成为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
在此次《意见》中,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国际竞争力成为沿江城市群发展的第一项,《意见》提出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龙头作用,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区的国际化水平。推进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和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并优化提升沪宁合(上海、南京、合肥)、沪杭(上海、杭州)主轴带功能。
这样的表述首次明确了安徽省会合肥的地位,即与杭州、南京等并列成为长三角重要城市,安徽的皖江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也和苏南、舟山群岛新区等共同成为长三角区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国又增加了一个国家级战略规划的城市群,除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之外,中国还有哪些城市群?
1长三角城市群除刚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务院此前已批准了长三角、珠三角两大地区的区域规划。
其中,长三角率先于年建立了15城市间合作机制。年,国务院批准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占国土面积的2.19%。根据规划,长三角以上海为核心,区域内25个城市被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
年,全国GDP达到63万亿元,而长三角仅核心区16个城市GDP总量便已突破10万亿元,增速均值为9.0%。此外,区域协同发展还进一步提升了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
目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并已成为国际公认的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2珠三角城市群“珠三角”概念首次正式提出则是年广东省委七届三次全会上。年12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
珠三角城市群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并与港澳紧密合作。
珠三角地区充分继承和发挥了改革开放以来“试验田”的作用,极大地吸引和聚积了全国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与长三角城市群不同,珠三角同属一省管辖,资源整合协调能力突出;地理上毗邻港澳,“泛珠三角”的大区地缘优势明显。
年,珠三角9个仅占全国面积0.57%的城市,却创造了全国9.33%的GDP。
3京津冀城市群在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之外,京津冀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也将进入国家级城市群编制。
其中,《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区域规划。规划按照“2+8”的模式制订,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8个次中心城市。
年2月26日,习近平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随后,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被写入同年政府工作报告。
近日,有消息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或将于4月底下发。为了更好的衔接整个河北省的规划,新的京津冀规划将涵盖河北省全部。
4成渝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年获批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为依托,横跨四川省和重庆市,以成都、重庆两城市为核心,包括四川省内11城市以及重庆整个地区。在国家层面,成渝城市群已纳入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中。与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一起,分属长江上中下游、西中东区域。根据新华社报道,成渝城市群规划或将于今年上报。
除此之外,未来还会有哪些城市群?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其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句话:“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等城市群,使之成为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如今,里面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已经获批,成为了现实。那么按照这个节奏,我们可以猜测,未来成渝、中原、哈长等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也有很大可能性。
最后,来看看南昌、武汉、长沙三个省会城市大pk!
行政建制
南昌:普通省会城市武汉:副省级城市长沙:普通省会城市
财政收入
南昌:.3亿元人民币武汉:亿元人民币长沙:.08亿元人民币
GDP
南昌:.96亿元人民币武汉:.48亿元人民币长沙:亿元人民币
人口
南昌:.4万武汉:.8万长沙:.14万
行政区划
南昌:截至年,南昌市下辖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5个市辖区以及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4个县。其中市辖区下辖红谷滩新区、高新区、南昌经济开发区、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望城新区。共有29个街道、47个镇、33个乡,个社区、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29个街道、10个镇、2个乡,个社区、个行政村。
武汉:武汉市有13个辖区,其中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7个为中心城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汉南区6个为新城区。截止年底下辖个街道办事处,21个镇,15个乡,群众组织个,其中社区居民委员会个,村民委员会个。
长沙:截至年,长沙市共辖六区二县,代管一县级市:长沙市区(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及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总共辖82个街道、95个镇、14个乡。
面积
南昌:平方公里武汉:平方公里长沙:平方公里
成功的人每时每刻都会分享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身边朋友,你在他们心中会变得更有价值!
1请添加公众中药治白癜风的药有北京治疗白癜风疾病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