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

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商报_商报特点 > 商报内容 > 他花了16年,为深圳人写了系列小说有可

他花了16年,为深圳人写了系列小说有可

发布时间:2017-2-17 8:21:20   点击数:

著名旅加华人作家薛忆沩日前受邀做客首期深圳商报“读书沙龙”,作了一场主题为“深圳与世界的文学对话”的演讲。

▲薛忆沩做客首期深圳商报“读书沙龙”。

讲座结束后还与读者展开了温馨的互动交流。深圳商报“读书沙龙”由深圳商报《文化广场》主办,将不定期邀请知名作家开展演讲交流。

首期深圳商报“读书沙龙”主题为“深圳与世界的文学对话”。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对我有非凡的意义,我第二次文学‘出发’,正是《文化广场》给我巨大的帮助。”讲座开始前,薛忆沩首先动情地回忆了他与深圳商报《文化广场》的特殊情缘,并表示自己对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充满感激。

《作家》杂志年第八期头条刊出薛忆沩的中篇小说《睡星》,可以算是他进入中国当代文学版图的标志。但他的第一次文学生命只持续了不到四年的时间,便停止于年的春夏之交。经过将近五年的“消失”,他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深圳开始了“重返文学”的艰苦奋斗。而年那篇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题为《重返文坛》的短文,最早就是在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发表的,薛忆沩将此视为“很大一个激励”。

薛忆沩的写作与深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年的《出租车司机》旧版到年底集中完成的《神童》《剧作家》和《两姐妹》等,薛忆沩整个“深圳人”系列小说的创作经历了16年的时间。按照他的话讲,“深圳成了我文学的一个生根之处。”

▲薛忆沩的深圳人系列小说《出租车司机》。

在讲座上,薛忆沩屡屡强调要打开写作的视野。而关于他自己的文学启蒙,他则分享了几个难忘的人生细节。每当说到兴起之处,他的眼睛里总是泛出闪亮的灵光,开心得就像一个收到玩具的小孩子。

年,话剧《推销员之死》第一次在中国上演,彼时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求学的薛忆沩在剧院门口等别人的退票。突然,一位外国女士给了他一张票。进去坐下后发现,他的前排坐着曹禺,而《推销员之死》的作者兼导演阿瑟·米勒就坐在曹禺身旁,他的左侧相隔两个空位的位置上则坐着丁玲。剧场休息时,他还上前和丁玲聊起了长沙,并请她签了名。这些经历给彼时的薛忆沩带来很大的触动。他把这件事当成某种神奇的启示,认为是“上帝存在的证明”,由此声称写作是他的宿命。

今年对薛忆沩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他有6部作品在国内出版,最受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
北京白癜风手术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lahglory.com/sbnr/5156.html

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