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公交服管员何愉丹:乘务员就是车上的“活地图”
(记者肖晗)每天在10米长的车厢内走动多个来回,口头报站超过次,“你好,请买票”这句话可能要重复五六百次,这是深圳一个普通公交乘务员的日常工作。平凡的岗位背后有着怎样的甜蜜和辛酸?
何愉丹年进入巴士集团,成为K线的一名乘务员,目前是留仙居车队的服管员,管理着车队70名乘务员,在扮演她们的“知心人”的同时,还要协调处置乘客的各类投诉。14年的职业经历,令她对此有着最深刻的体会。
目前,深圳大多数公交线路都实行了一票制,乘客上车投币,而设了乘务员岗位的线路,都是分段收费制。在不少市民眼中,乘务员的工作不过就是收钱、给票,简单机械地重复,没有难度可言。但何愉丹告诉记者,在正式上岗前,一名乘务员往往需“跟车”20天左右,积累经验。在此期间,不仅需要牢记线路所停靠的站点,不同乘车区间的票价组合,还得熟悉各站点都有哪些公交线路或者轨道可以换乘,周边有哪些主要建筑物,尤其是学校、医院、政府机构、商场等公共场所。她坦言,对于许多乘务员来说,上岗考试并不轻松,“站点、票价、仪容仪表、规范报站、应急处置,甚至是简单的急救方法,都要在短时间内掌握。所以,经常可以看到“新手”们闲暇时的娱乐就是互相考查。
当然并非通过考试就“万事大吉”。一名合格的乘务员在上岗后还得迅速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要习惯通过观察短时间记住乘客在哪上车、买票到哪个站,对于过站乘客要及时补票;老人、孕妇等重点旅客上车了,得及时照应;人多时疏导客流,提示安全;一些外地乘客上车后会习惯性地交代到了某个站提醒自己下车,虽然车上乘客众多流动性强,乘务员还得尽量记得这些细节,避免疏漏。
何愉丹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为市民服务,做乘务员时,她常常利用休息时间,乘坐深圳不同线路的公交车。“坐的车多了,跑得勤了,碰到一些乘客问路,咨询怎么换乘,回答才会更自信、更准确,让他们的体验更好”。而现在,作为一名服管员,她也鼓励、带动其他乘务员这样做,并且持之以恒,争取成为公交车上流动的“活地图”。
业务熟练只是一方面,何愉丹认为,对于乘务员而言,心理修炼才更不容易。公交车上乘客形形色色,虽然大部分通情达理,但碰上脾气不好的,乘务员难免会受些委屈。何愉丹告诉记者,有一次自己当班碰上了塞车,一名男乘客上车后就“呸”她,口水直接吐到了身上,指责公交服务差拒绝买票,而原因不过是工作时受了气,等公交又比平时多了十几分钟。当时,瞬间“懵”了的何愉丹,几乎是下意识地一直安抚乘客情绪,向他解释路上堵车的情形,希望得到理解。最终该名乘客也没有道歉,只是默默地不再骂人。何愉丹表示,类似的经历,几乎每个乘务员都会遭遇,乘客可以向她们宣泄个人情绪,而乘务员虽然委屈却只能尽量包容,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
何愉丹透露,乘务员们的收入并不高,目前大多在2元-0元的水平,每天在狭小的10米长车厢里,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加上难免受委屈,人员流动性不小。“好多人都觉得公交乘务员应该都是年轻女孩子,精力好,但现在我们更多的是结了婚、生了孩子,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因为比年轻人心态更平和,而且都是为人儿女,又当了妈妈,可以和乘客换位思考。”
何愉丹表示,乘务员都是平凡的人,做的只是一份平凡的工作,她们最希望能够在工作中得到乘客的理解和认可。曾经有乘客在终点站下车时表示,希望回程再坐她的车,因为服务好,坐车过程很舒服。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她感动了很久。日常管理中,也有乘务员向她倾诉,能够帮车上的老人、孕妇协调找到座位后,听到了一句“谢谢”,会让自己感到很开心。
中科白癜风医院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