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怎么上班?
开车、坐地铁、公交,
打车也是很多人的选择。
每天打车的你,
对什么时段多长路程的价格
大概了如指掌了,
但,
不同手机打车价格不同,
这你听说过吗?
话不多说,先上结果!
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有第一现场的记者为了验证以上结论,
随机寻找几位市民做样本,
大家都用滴滴出行
从深圳中心书城打车到东湖公园,
然后将平台的“一口价”进行了对比。
苹果vs华为市民尹先生用的是华为手机,市民刘女士用的是今年新买的苹果12,价格多。
同样是从中心书城到东湖公园,尹先生“一口价”需要31.5元,刘女士则需要33.38元。但因为刘女士有6.68元的优惠券,所以最终价格是26.7元。可见如果把优惠券考虑在内,“苹果手机用户的打车费更贵”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
华为vs华为两位用华为手机的市民同时打开滴滴出行,输入同样的行程,发现两者打车费差距6块钱。并且打车费更贵的市民,手机的价格也贵一些。
同样的时间地点,不同价格的同一品牌手机,产生的“一口价”费用也不同。有市民表示,虽然只有几块钱差价,但是依然有种被坑了的感觉。
为何实际价格总预估价高?在复旦大学教授做的调研中,还发现实际车费与预估价总有差距。实际车费比预估价更贵的情况占比高达80%。
对于复旦大学教授的质疑,
第一现场记者在暗访时,
从滴滴司机的回答中得到了证实。
视频中的司机表示
“预估价是为了吸引你(来打车)”。
而商报君要提醒的是,
实际的路况和预估路况也是有出入的。
↓↓↓
大数据“宰客”套路多通过对比至年三个年度的数据,复旦大学调研团队发现,相比年,乘客等候的时间到年竟然翻了一倍。而打车的费用相比三年前则上涨了近14%。
“熟人”打车比“新人”贵;
打车人越多,打车费越贵;
人多排队时,加价即可插队……
这些都算得上是大数据“宰客”了。
对于这些大数据宰客现象,
有记者询问滴滴出行的有关人员,
他们表示正在梳理相关情况,
将及时向公众做出回应。
换个平台就能不被“宰”?
并不能。
深圳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部长洪培林:
平台它不是通过人工去进行干预定价的,它完全是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算法,也就是说你切换不同的平台,也很难获得一个比较公平的价格。因为行业跟市场,人才是流通的,技术也是流通的。
相关阅读《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
已发布
近期,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明确指出,一旦平台被认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将面临“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的处罚。
不过有律师表示,只要一天不出台专门针对“大数据杀熟”的法律法规,“大数据欺诈”的情况就难以消失。
律师金焰:
这是很多APP有的现象,他们很多根本就称不上是垄断者,但他们仍然在违法用这种方法。我觉得要彻底根治这个问题,不能是消费者投诉一单咱们就处理一单,这样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应该由监管层以国家的名义对其一罚到底。
消费者擦亮双眼
货比三家有效避坑
由于“大数据杀熟”的隐蔽性较强,也提醒消费者要擦亮眼睛,货比三家,有效避坑。
深圳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部长洪培林:
当市民遇到大数据杀熟的时候,第一时间可以使用电子商务法规定的“7天无理由退货”保护自身权利,另一方面,也应该及时向相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进行举报,以确保自己的权益能够得到保护。
商报君精选等你来pick→
欠债50万以上可申请破产清算,深圳个人破产条例今起全国率先实施
别了,福永客运站!
新版医保目录今日启用,新冠肺炎用药全部纳入
来源深广电第一现场等
编辑余虹洁责编侯丽华
校审谭录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