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诗人马兴作品选
作者/马兴
编辑/明月清風
I.著名评论家、记者莫非说马兴
深圳市诗人马兴近日给我发来了他的三首诗歌近作。我过去作为记者,曾经在权威的中央重要新闻网媒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和著名商业网站新浪网等,发表新闻综述,报道过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孜孜以求地进行诗歌创作的经历与取得的可喜成绩。此文还收进了我的专著《热点新闻述评》一书(见上图)。后来又以文学论者的身份撰写评论,对诗人马兴一个阶段的诗歌创作作了评论,对他诗歌创作取得的成就给予肯定。这篇评论文章也曾在人民网、新浪网博客和深圳商报发表。
点评之一:屋顶已高过喇叭了
很喜欢“屋顶已高过喇叭了”这首诗,它叙述的情景和那些场景,都是一代人所熟悉的。诗里的意象和各种信息都是那个时代抖落的沙粒,没有人会认为里面有金子,没有人会想着去捡它。都认为捡它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没有意思的。但是那个叫马兴的诗人去把它们捡起来了,里面果然就有金子,马兴也把金子挑出来了。金子或者就以诗论中的术语,即所谓的“诗眼”分拣出来了,这就是“屋顶已高过喇叭了”,村里的楼房都已高过喇叭了。而它成为诗眼的原因,源于诗人童年时曾经与玩伴打过的赌,这个赌诗人显然赢了。这首诗也就在不经意间让两个时代有了一次相互间的观照。但是这个诗眼带着一滴泪,带着诗人的隐痛、遗憾与悲伤:父亲的身骨被那夹风带雨的天气摧垮了,从未看到我家的房子高过喇叭。
II.屋顶已高过喇叭了(组诗)
1.屋顶已高过喇叭了
它是村庄最高高在上的声音
不论被挂在树上还是在屋檐下
一开口,人们都驻足停歇
以便把耳朵竖起来
每当它唱起东方红太阳升
日头就翻过树尾爬上山坡
村庄的晨早,和我年少时光的脸庞
像太阳花在它的声音中升起来。
而到傍晚,它会送来父亲的天气
“雷州半岛东部、西部海面
北部湾北部海面
刮起东北风三到四级、阵风七级。”
有时又叫喊,今天刮东风
明天刮西风,最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
刮来刮去,有点晕。
父亲的渔船总得在风浪中逆行出海
才能捕获生活的鱼
那时,有一只挂在我家苦楝树上
高过我家的茅屋
也只因为它高过我家的屋顶
我曾和童伴们打赌
以后一定要把房子盖得高过它
他们,没一个相信
而我有决心跟着父亲
不管东风西风,硬地要在风浪里垒起一砖一瓦
昨天,孩童时代的伙伴聊起这事儿
他们说我赢了。因为不单是我家
整个迈特村的楼房都已高过喇叭
只悲伤
父亲的身骨被那夹风带雨的天气摧垮了
从未看到我家的房子高过喇叭
2.锣鼓班
老家的婚礼需要一个锣鼓班
几百年来
那声音是男人们敲打出来的
其唢呐能把新郎的喜悦吹到
喜鹊的歌喉里
今天,却是清一色的娘子军
锣鼓和轿子只是旧了些
但声音和脚步却像反季节的瓜果
让我吃得味道不自然
我在想,我故乡的男人啊
他们为了美好的生活
去了远处的开发区
将偌大的村庄和锣鼓班
交代给了半边天
我怎么听,都像听到这唢呐
把上一辈的锣鼓班
一寸寸地吹入了尘土
3.故乡的花朵
春天踩着轻盈的脚步
悄悄走在我故乡的路上
路边小花把她的脚步泄露了
报春花、蒲公英,鹅黄、嫩绿
五色缤纷的七姊妹花也漫山遍野
它们是春姑娘快乐的脚印
这时,沉默寡言的老牛也与她哞哞相认
小燕子把高压线站成五线谱
与风儿鸣响春天的合唱
她把春风倒美酒一样倒在大地上
门前屋后苦楝树紫色小花醉了蜜蜂
从学校到教堂,榕树和樟树交头接耳
拱出村庄最长的一条绿荫路
老榕树不开花,但小画眉、白头翁
叽叽喳喳的鸣叫是它密密匝匝的花朵
阳光穿过这些花朵
也能抚摸得到大海的波涛
和小学校琅琅的读书声
故乡的田野种植番薯、水稻,不栽花
在我看来,辛勤耕耘的兄弟姐妹
就是村庄最美的花朵,像蜜蜂是春天的染匠
一起染绿了故乡
一步高过一步的春天
4.迈特村地理
坐东向西,面朝南海
迈特村地处雷州半岛最南端
北部湾的西南风
吹过沙滩、防风林、田野、村庄、教堂、墓地
带来大海的恩泽,也刮来丰饶的渔讯
海岸线一字延展
风大,水阔,沙子细白
小螃蟹挖出一串串鱼眼珠大的沙粒
阳光下如汗珠里遗落的盐
赶海人在沙滩上刨日月,挖生活
浅海里拉起的网,总能捕到些许
生猛的鱼虾
大陆走到迈特村,就止步了
祖先们就去海里找路,终于找到
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
呼天吼出雷声,踏海逐波击浪
岁月飘摇,仁爱之舟却永不沉落
迈特村人从古至今,都这秉性
深陷惊雷与涛声之中,迈特村
又有着出奇的宁静
月光下的迈特海,舔着如雪地的沙滩
渔火点点,如神灵之眼
蓝鲸和白鲨,都在海底沉睡
沙丁鱼群,也遁入安然
所有海鸟,敛起翅膀、天空和嘴唇
而长明的油灯点亮祠堂,祖宗的厚德
弥散在大叶榕的枝叶和空气中
游子归来,叩拜,亦悄然无声
之后,在辗转起伏的梦里
听子规一声声叫魂儿的啼叫
5.父亲的船队和他的旗
广播又在寒露中响起
父亲听不懂乡音之外的天气
他依旧望一望东边的云霞
鸥鸟从北面一群一群飞来
他知道将刮起刺骨的北风
但恰好又是一个半月的好渔讯
他未作迟疑,挨家逐户地叫齐兄弟们
要赶在别的船队出海之前抵达渔场
他站在潮头,朝北部湾眨了一眼
跨上木舟向大船划去
村庄慢慢地退到了他的身后
他的船只没有发动机
风帆和臂膀是最持久的动力
他的船队没有导航
全靠头顶的日月判明方向
即使遇上狂风暴雨
他和兄弟们都不曾迷失在海上
鱼群也不总是喜欢风平浪静的港湾
他们在海面拉网、下钓
或潜游到海底山崖的深渊、暗礁、险滩、涡流
赤手把海龟、螺贝、蟹虾,捕捉
充盈渔家人小康的生计
还因此,夺得了渔港捕鱼比赛的红旗
半岛上曾有一支不怕死船队的传说
而他正是这支船队的一面旗
父亲曾对我说
旗,并不只是听由风飘的
领航的也不是旗,而是扛旗的人
他的话语还在耳边,而他的身影
已化作了弯弯的帆影
领我穿过青春的迷惘和骨头嘎吱的松动
迂回在人生的大海
6.神明的眼睛
头顶三尺有神明
这神明是家里的先人?
佛祖?上帝?
他们用什么看人间
是忽明忽暗的月光?或者雷电
曾听过大人评判村里的一件事
说那些人要遭雷劈
其中有一位是小芳的父亲
很长一段时间不敢从她家门前走过
一打雷就担心她家的屋顶会如何
不久,村里却有一个大好人遭遇不幸
他是生产队长,冒着雷雨去巡田
竟被雷公害了
全村人的泪水都止不住
骂神明不长眼
后来,人世间因因果果的事情看多了
感觉神明只是有看走眼的时候
它的眼睛就长在人的良心里
7.我是一首乡土诗
我是迈特村田野上的一粒种子
生长在岁月的阳光和风雨中
我时常噙含风霜弯向土地
也仰望星空
长成现在的样子
迈特村的土地收获了稻谷和闪电
我手中一直擎着迈特村的灯盏
(原载《鸭绿江》第5期)
III.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马兴,原名陈马兴,广东湛江人。金融财务硕士研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龙华区作协副主席、深圳市永盛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部分作品连年入选《中国年度诗歌》等多种选本,以及在《诗刊》《读者》《海外文摘》《诗探索》《文艺报》《海燕》《绿风》《作品》《诗歌月刊》《中国诗人》《鸭绿江》《芒种》《诗潮》《城市地理》《猛犸象》等报刊发表,著有诗集《迈特村·》《敲门》等四部。
获奖一览两次获春泥诗歌奖提名奖、海燕诗歌奖、首届浪漫海岸杯.国际华文爱情诗大赛优秀奖、年华语诗歌实力诗人奖、中诗网十大诗人奖等奖项。
通联地址深圳市梅林龙尾路号深圳环保科技集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