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

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商报_商报特点 > 商报内容 > 胡春良交城,有个ldquo华陵rd

胡春良交城,有个ldquo华陵rd

发布时间:2021-8-7 15:57:05   点击数:
北京有没有专业看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dfal/
作者简介:胡春良,男,山西夏县人,铸造工程师。《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杂志通讯员,中国铸造协会媒体联盟通讯员。在《中外文化交流》《ChineseandForeignCulturalExchanges》《文化交流》《雕塑》《中国雕塑》《城市雕塑》《上海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画界·工艺美术》《海峡工艺美术》《深圳工艺美术》《现代工业经济与信息化》《铸造》《CHINAFOUNDRY》《铸造技术》《铸造工程》《铸造设备与工艺》《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金属加工(热加工)》《现代焊接》《今日铸造》《未来铸造》《铸造纵横》《铸造工程师》《商业文化》《文化产业》《中国风》《诗中国》《外来工》《大西北诗人》《梧桐山诗刊》《圣地诗刊》《山西旅游》《山西文化》《中国文化报》《山西日报》《三晋都市报》《山西商报》《山西青年报》《太原日报》《生活晨报》《运城日报》《黄河晨报》等数十种报刊杂志发表论著、报道、诗文千余篇;诗文获“纪念安徒生诞辰周年国际征文诗文类作品”三等奖,“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炎黄杯国际诗书画印艺术大赛银奖”等全国各种大奖,并被入编《中国当代诗典》《中国实力诗人诗选》《中国网络位最具影响力诗人名作经典选刊》《中国最美爱情诗选》《中国诗人年度诗歌选集》等书籍。参与《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山西卷》、国家开放大学教材《艺术铸品鉴赏与制造技术》《中国铸造发展史》等专著的编写。

交城,朴素的耸立

(图一:吕梁英雄广场)

对于交城的最初记忆,就是那首“交城的山,交城的水……”,那时我六七岁。

年,《山西铸造史》首次编写会议在交城召开,因故未能成行,空余遗憾,因为那时就知道交城建有华国锋陵园,很想去看一看。没想到的是年9月《山西铸造史》第三次会议又在交城召开,的确令人兴奋。

当赶到交城的时候已是下午,会议召开地中鼎科技园离华国锋陵园不远,按捺不住期待的心情,顾不上吃饭休息,就急忙赶往当地人称为“华陵”的华国锋陵园。

华陵的大门写着“吕梁英雄广场”几个大字,正面的楹联为“藏今涵古百年传唱交城山;荡气回肠千载讴歌英雄传”。大门背面的楹联为“吕梁英雄扬浩然正气;交城山水极天地大观”。一种英雄的情感和倾诉让人极易联想到小说和影视剧《吕梁英雄传》。据介绍革命战争时期,吕梁产生了位烈士,其中交城就有位。这山,这水,这方土地以鲜活的英雄形象让人血脉偾张。和交城的相遇就以这样一种方式和情感无声交流。

华国锋陵园,位于交城县城西北卦山。设计参仿为国父孙中山建设的南京中山陵,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居高临下,俯视交城。

这卦山就是交城的山!是非常有名的。卦山因群峰环列形同卦象而得名,位于吕梁山东麓,距太原约67公里。满山的松柏树千姿百态,终年常青,有许多神秘的民间传说,被道家视为天然道场,文化积蕴深厚。有创建于唐贞观元年(年)的天宁寺、铸铁碑、毗卢阁、唐槐等景点。是融自然风光和千年古刹为一体的三晋旅游名胜。宋代书画家米芾将它跻身于三山五岳的行列,称誉为“第一山”。华陵就和卦山紧紧融为一体。

华陵广场被称为吕梁英雄广场。广场中央耸立着高八米的华国锋青铜塑像,作者为中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英格兰皇家艺术基金会顾问张建设先生。看到这尊铜像感到非常亲切,因为年的时候,我组织生产过铜像的设计小稿,共铸作件。铜像两侧是吕梁英雄题材的石雕作品,风格张扬,激情燃烧,凝练沉雄。以石雕的仪式感静静诉说英雄的年代和记忆。

广场通向卦山山峰,建有花岗岩石阶共级,两侧白玉栏杆相护。这石阶直通华国锋墓冢。墓两侧是两大山崖,如同张开的鸡翅,墓峰俨如鸡头。每32级为一组,有四个大平台,左右宽度12米,寓意一年四季。墓的外形为5.5米见方石鼎,正面为H形,是"华"和"回"字的拼音首个字母,寓意华国锋55岁担任中共中央主席,逝世后安葬在家乡交城--终于"回家"了。

华国锋故居位于交城县天宁镇永宁南路46号,系清未民初南街贾姓建造。华国锋年2月16日就诞生在这所大院内,他的童年、少年就生活在此,是一所典型的山西省的四合院。该院落坐东朝西,四合院建筑,建筑占地东西长36.31米,南北宽17.9米,有正房7间、倒座7间、南北厢房各8间,均为单坡屋顶,布瓦屋面。该院落房屋目前主体结构大部保存完好。

(图二:华国锋铜像)

(图三:石雕)

(图四:石雕)

(图五:陵园石阶)

(图六:华国锋墓)

(图七:华国锋铜像)

8年8月20日,华国锋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我回卦山吧,那里树多,清净……”,这位曾集党、政、军三个最高职务于一身领导人留下了这样的遗嘱。他的骨灰暂时安放在北京八宝山。8年9月22日,华国锋之子苏彬、苏华以及华国锋的老秘书曹万贵来到交城卦山,为华国锋选择墓址,提出“四不原则”:不占用耕地、不与民争地、不破坏环境、不损坏古迹。”年11月,华国锋骨灰从八宝山公墓移葬于此。

站在墓前,交城县城尽收眼底,在刚下过雨的阴云下,呈现出一种朴素的纯净感和勃勃生机。如果华老地下有知,一定会为家乡的发展感到欣慰。

尽管华陵的台阶依山而建,一种峻拔的仪式感令人感到敬仰,但是总体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的朴素,建筑装饰朴素,绿化植物都是当地普通树种、月季等。整个陵园没有有关华国锋的文字介绍。这和华老的性格是贴近的。风云激荡,岁月交替,回归于一种家园的宁静,一种永远的故土情怀。

年《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一生——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90周年》的纪念文章,把华老的功绩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在艰苦条件下坚持敌后抗战,参加山西解放战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战斗;

二、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湖南工作,为湖南建设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困难局面中先后参与和主持党中央、国务院日常工作;

四、领导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并且高度评价了他的一生:

“华国锋同志一生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他党性原则强,自觉维护团结,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光明磊落,作风正派。他勤于学习,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深入细致,善于总结经验。他始终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事业工作。他作风民主,善于倾听不同意见,集思广益,注意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他为人宽厚,平易近人,关心同志,爱护干部。他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生活俭朴,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华国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将永载史册。他的崇高品格风范,将永远受到人民群众赞誉。”

华老脚下的土地,是丰盈的土地。据有关资料介绍至年,交城已发现的地下矿产有32种,主要有煤、铁、石棉等,其中煤铁储量最为丰富。交城县铁总储量万吨,铁锰矿吨,铝探明储量55万吨,铜探明储量55万吨,煤炭总储量19.94亿吨。铁矿储量12亿吨;石棉矿储量30亿吨,大理石矿1.3亿立方米,石灰石矿55.49亿吨,耐火粘土万吨。正是这丰厚的资源优势,造就了交城铸造渊源。交邑冶铁始于战国,宋代初期,立大通铁冶监于狐突山西侧义泉社,名曰西冶。之后历数百年到明代中叶,冶炼经久不衰。据查,这些现存宋元遗址主要有7处:

西冶村遗址:位于村西铁炉地、村后大炉沟。遗址内铁渣堆积层最厚处达3米多。明代冶司府旧址一片废墟,仅剩高1.7米青石雕狮一尊。附近建有一安置历代刻石之碑亭,已毁于兵火。

陈台沟遗址:位于陈台沟东口,旧名砧台,系冶炼与锻造之地。遗址大堆残渣,建西冶铁厂时处理殆尽。

水峪贯遗址:位于水峪贯村南。遗址出露面积约平方米、铁渣堆积层约2米,间有刀剑农器残片。

东、西孟家山遗址:位于铁炉梁。梁畔残片堆积多处,逐年被河水冲刷,今仅遗残迹。

席麻遗址:位于席麻村南小炉沟。

野则咀遗址:位于野则咀村西沟侧,今遗址尚有残铁可寻。

寨立遗址:位于寨立村路侧,遗存残炉为竖炉,高1.3米,内径1米,呈瓶状底大口小。

目前交城已经形成铸造产业集群。这块土地是幸福的土地,是奋斗的土地,是发展的土地。

想好好的拍一些华老铜像的照片,阴云下,光线就是不作美。就在广场上默默地转悠。傍晚时分,居然有一道霞光从西面的天空冲破云层照射在广场上,虽然还不是那么充足强劲,但让广场的铜像和石雕增添了肃穆之感。这种肃穆的氛围中,那些游人,那些锻炼的人们充实而恬静。

(图八:俯瞰交城)

(图九:华国锋铜像)

(图十:交城街景)

当我立开交城的时候,极目卦山华陵的方向,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在这飘满美丽云朵的天空下,幸福油然而生。华老的生命,我们每个平凡的生命,最终都会消失,但是回归故园,在大地的怀抱安眠,就是一种皈依。交城朴素耸立的英雄和情感让我们深深思考生命的意义。

(责编:艾玲)

链接:

胡春良

《笔阵图》与黑龙潭(散文)

胡春良

稷山高台花鼓(散文)

胡春良

高平铁佛寺令人惊艳的明代塑像(散文)

胡春良

岚县风味“蛤蟆含蛋”(散文)

胡春良

万荣北魏汾州刺史薛怀吉墓(散文)

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choushangbao.com/sbnr/14251.html

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