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承认我是不小心扫到这个新闻的。
短短的个字,信息量巨大。大家先和我一起读一遍题。
我不信这是真的。
为了证实这不是一个冷笑话,我去百度了一下这条新闻,然后发现这位医生的相关报道,相继出现在腾讯网,头条新闻,搜狐新闻,深圳商报等等这届主流媒体上。
哎,这届媒体,我真不知道该和你们说点啥。
好吧,既然是真的,那么我和大家一起来划一下这段文字的重点:
重点
(1)这是一条热点新闻,这是一张最近朋友圈里流行的照片。
(2)这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医生。
(3)这位中医医生病了,她采用西医吊水的方式治疗自己。
(4)这位中医医生每天接诊量接近名患者。
(5)这位中医医生一边用西医吊水治疗自己,一边用中医方式每天治疗名来诊患者。
划好重点以后,请听题:
题目
按照这条新闻的逻辑,作为一个好不容易抢到号的病人,看到给自己治病的著名中医大夫,左手打着吊瓶,右手给自己搭脉开中医处方,他的内心活动是?
(A)“啊,这个中医医生实在是太敬业了,你看她都打吊瓶了,还在给我治病,我实在是太感动了耶!”
(B)“啊,著名中医大夫的号挂上了!嗯?她也打吊瓶?没关系,我坚信她可以用中药治好我!”
(C)“中医大夫感冒了打吊瓶很正常啊,这题哪里有不对我怎么看不出来?”
(D)以上皆是
不出意料的话,这届媒体应该是一秒钟选好D。
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医大夫一天接诊人是医术高超的判别标准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医大夫自己感冒咳嗽不用中医手法去治疗,而是选择西医吊水,还能稳稳当当的做“名中医”了?
中医大夫生病,如果不能用中医的办法治好,那就是个最佳职业冷笑话。
这届媒体,你们写冷笑话的能力,让我除了默默的点个赞,还默默的呕了口血啊。
全中国14亿人口里,中医粉只有万,执业中医师更是惨到只有40万,也就是说还有99.99%的中国人,其实对中医的了解极其有限。
拜托你们,面对这99.99%的中国人,写中医医师形象的时候更走点心吧。
这届媒体,我特别想对你们港感冒了吃中药做导引术扎针灸打太极搞定自己的中医大夫才靠谱好伐。
严格限号,一天踏踏实实看40人以内的中医大夫才靠谱好伐。
一张处方药味精少工整,思路清晰方向明确的中医大夫才靠谱好伐。
看到疑难杂症,忍不住去问问你家家具是怎么摆放的,看看你家风水啥样的中医大夫才靠谱好伐。
方子效果不佳,就开始问你生辰八字想推算你体质的中医大夫才靠谱好伐。
每年年初拿着五运六气推算当年流行病有哪些的中医大夫才靠谱好伐。
这届媒体,你们辨别好中医的路还很长,很长啊。
吐槽完毕的分割线吐了这么多槽我累了
小方方你上
方方接上的分割线作为一个非主流媒体小编,小方方认识一群大夫,他们满足上面的一切标准,而且绝不会一边打吊瓶一边给病人开中医处方。
他们的日常情况,是一边喝着普洱茶和生脉饮一边看诊啊。他们的紧急情况,是一边吸着氧一边看诊啊。
要知道一天时间,用心地看40个病人,是件非常消耗的事。所以小方方见过他们累到吸氧的样子,不止一次,哎。
虽然看诊很累,他们还是希望传播更多的中医知识给中国99.99%的人,让更多的人和这届媒体一起成长,了解到真正的中医思想是什么。
来看看他们的学生,在上完课以后是怎么反馈的吧:
看到这些学生满满的爱了吗?
这届媒体,我跟你港,这才是报道一个中医医生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想更多地了解
方寸山《医学启源》中医启蒙网课?
点下面的链接去看吧,
不用谢。
《医学启源》课程介绍
为什么要上《医学启源》
(文中图片部分素材来自网络)
方寸山
纯中医·向道之心
星期一
.3.26
我叫你一声你敢扫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