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友爆料:
9月20日,
广东深圳福田区雄鹰大厦,
一名外卖员为节省时间,
将电梯门外一物品放在门口阻挡,
不让电梯走,
好送完餐直接进电梯,
结果···
电梯门没有感应到障碍物,
关闭后下行,造成卡损。
▼
外卖小哥在电梯口放置物品
电梯门合上
电梯下行,电梯门被物品卡损
因异物阻挡电梯门所发生事故的新闻
并不罕见。
看看下面几个案例
↓↓↓
?案例1:
四川一位工人把电钻放地上用来阻挡电梯门关闭时,电梯门没有感应到电钻,关门卡住电钻继续运行,最后电梯门产生损坏。
?案例2:
在长沙营盘路的品酒店,清洁工钟先生搬运酒店床单时,不慎被电梯门夹伤头部,医院缝了5针。
?案例3:
年,一熊孩子拿雨伞一直在电梯门边缘不断试探,电梯门多次开合后,最后没感应到细小的伞柄,雨伞直接被门夹住带到了电梯天花板上。最后电梯停在了30楼,幸好没发生事故。
上述这几类用异物阻挡电梯门开合的行为,轻则导致层门、轿门的门框变形、损坏,电梯需要维修或更换部件,造成电梯短时间不能正常运行,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重则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那为何会出现此类电梯安全事件呢?
是不是电梯门安全性能不够呢?
关于这个问题,
我们来看看电梯门的几种类型。
光幕式电梯的电梯门是在两边装上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然后发出红外线“织”成光幕。在电梯门关闭过程中,如果有人或者物体接触到光幕,就会隔断红外线,接收器就会做出开门动作。
触板式电梯则是在电梯门上有一块突出的触板,通过触板感应,触板连接着电梯的控制系统,当有物体碰到触板后,电梯门就会停止关闭并自动弹开。
其实,并不是电梯本身的质量问题,
而是使用者的错误用法,
导致电梯的门变成了可怕的“爪牙”!
小科普
电梯门的间隙在静止情况下其间隙最大为新梯6mm,老旧电梯10mm范围内,但随着使用磨损,轿厢门锁锁钩啮合位置会有所变化。
同时偏心轮位置也可能会发生移位,检验规范中要求中分门最不利点在外力作用下间隙需要控制在45mm范围内,该范围实际已经可能造成部分物体的运行拖带风险,若维保疏忽,该缝隙可能更大!
因此,若用水杯、装修用板材等物品阻挡电梯门,这些物品很有可能被夹在缝隙中,而由于该缝隙不会影响电梯门锁的闭合,使得电梯夹着这些物品运行,造成对电梯的冲击,使得电梯严重损坏。
网友评论其实,不单单挡电梯门有危险,
乘搭垂直电梯还有很多隐藏风险!
快收好这份应对指南!
↓↓↓
各位小伙伴!
坐电梯时候需要注意的事,
你们记住了嘛~
读创“战疫情企业服务平台”上线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