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基于全国38个核心城市3月16日至3月20日的招聘和求职大数据,智联招聘发布了节后第七周的样本观察分析报告。数据显示,节后复工第七周,企业招聘需求涨势回落,蓄势跳槽的职场人进一步增加,全国人才市场在供需两侧都逐渐接近春季峰值。
求职竞争指数有所增加根据这份调查,与上一周相比,复工第七周的企业招聘职位数环比上涨1.14%,求职行为的环比增速为12.02%。由于求职行为的增速更迅猛,使得本周求职者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本周竞争指数提升至17.4,超过去年同期的15.6。截至春节复工第七周,随着增势减缓,人才市场企业与求职者两侧的增量已经逐渐接近今年春季峰值。
同时,调查发现,复工进展更快的大型及超大型企业招聘需求已开始回落,受疫情冲击最大的小微企业仍处在恢复阶段,20人以下及20-99人企业的招聘职位数环比增速分别为2.61%与1.99%,简历投递量涨幅也达到13.04%与13.73%。在就业市场回温的大环境下,人才流动性也随之加大,66.14%的受访职场人表示有跳槽动作。
酒店餐饮业招聘职位数增速约20%▲节后复工第七周十大高薪行业
调查显示,复工第七周,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最为热门,平均每个岗位所收简历数量突破25份。IT服务(系统/数据/维护)行业本周上升至热门排行第二名,该行业在招聘职位数下降4.79%的同时,简历投递量环比增速达14.03%。同样高度吸引人才涌入的还有计算机软件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竞争指数分别为22与20.6。
此外,还有五大行业表现抢眼,包括酒店/餐饮、媒体/出版/影视/文化传播、零售/批发、大型设备/机电设备/重工业与仪器仪表及工业自动化行业。其中,酒店/餐饮业招聘职位数与简历投递量环比增速都维持在20%上下。
节后第七周深圳平均招聘薪酬为元/月▲节后复工第七周十大高薪职业
根据该调查,复工第七周,深圳的竞争指数达到20.4,位居第五;平均招聘薪酬为元/月,位列第三。从全国范围来看,复工第七周的平均招聘薪酬为元/月,较上一周小幅下降0.69%。随着企业整体招聘需求即将饱和,而求职端持续旺盛,平均薪酬也趋于稳定。
从行业来看,企业高级管理自复工以来持续位居第一高薪职业,本周平均薪资达到元/月;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行业以元/月的平均薪资位居第一高薪行业;网络游戏的平均薪资环比增长4.65%,仍以亮眼速度上升。本周另外两个平均招聘月薪过万的行业为学术/科研与中介服务。
16个新职业集中“转正”
“外卖小哥”“新媒体小编”榜上有名
3月23日,记者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今年年初,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了《关于拟发布新职业信息公示的通告》,对外公示了16个新职业信息及职业信息变更情况。
日前,这16个新职业已经集中“转正”,其中既有网约配送员、全媒体运营师,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外卖小哥”和“新媒体小编”,还有人工智能训练师、呼吸治疗师等不为普通人熟知的职业。
这16个职业包括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连锁经营管理师、供应链管理师、网约配送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全媒体运营师、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铁路综合维修工、装配式建筑施工员。其中,人工智能训练师是指使用智能训练软件,在人工智能产品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数据库管理、算法参数设置、人机交互设计、性能测试跟踪及其他辅助作业的人员。健康照护师是指运用基本医学护理知识与技能,在家庭、医院、社区等场所,为照护对象提供健康照护及生活照料的人员。呼吸治疗师是指使用呼吸机、肺功能仪、多导睡眠图仪、雾化装置等呼吸治疗设备,从事心肺和相关脏器功能的评估、诊治与康复及健康教育、咨询指导等工作的人员。
这批新职业虽然早已存在,但此前尚未被收录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年版)中。由于其目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已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的职业,所以被集中收录,同时有关部门也明确了各职业的名称、职业定义和主要工作任务等内容。
市人社局表示,发布新职业的意义重大,通过提升新职业的社会认同度和公信力,有利于促进相关从业人员就业创业;通过开发相应职业技能标准,有利于我国引领职业教育培训改革;通过完善我国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体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深圳人社部门推动企业间“共享员工”为加强企业用工余缺调剂指导服务力度,规范企业间“共享员工”劳动用工行为,加强用工余缺调剂监督管理,近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时出台《关于开展企业用工余缺调剂工作的通知》,大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在人社部门的支持下,中盛珠宝公司愿意首批借出约人帮助我们,大大提升了我司及客户应对疫情困难的信心。”3月16日,作为龙岗区富余劳动力供给平台的第一批受益者,深圳市航嘉驰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将一封感谢信送到龙岗区人力资源局,表达他们对人社部门及时开展用工余缺调剂、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短缺问题的感谢之情。
记者了解到,为提升服务质效,全市各区(新区)人力资源部门均已设立企业用工余缺调剂服务专线。有需要的缺工企业或劳动力闲置企业可向人力资源部门咨询用工余缺调剂相关事宜。
读创“战疫情企业服务平台”上线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