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台湾知名创意人包益民应邀来到杭州,参加阿里巴巴集团的“UCAN-设计赋能商业”论坛,为上千听众分享如何用设计打造更好的品牌。演讲后,他接受了《每日商报》风格Lifestyle周刊的独家访谈。
包益民:世界顶尖创意设计师,华人创意设计教父,台湾包氏国际公司创办人
包益民有着傲人的履历。他毕业于全球一流的设计学院——罗德岛设计学院及加州设计艺术中心。过去的20年里,包益民服务的客户包括Sony,Toshiba,Nissan,Citibank,Cartier等国际知名品牌。其作品获得了包括美国传达艺术年度设计及广告奖、时报广告金奖等全球近多项大奖。
此外,包益民还与全球各领域的大咖合作,如香奈儿首席设计师“老佛爷”卡尔-拉格斐、日本建筑设计鬼才安藤忠雄,还为奢侈品牌YvesSaintLaurent前创意总监HediSlimane独家打造个人影集。
年包益民出版自传《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该书立即登上畅销自传类书籍排行榜。▼
同年,他共同创立了台湾史上最火爆的平民化设计生活杂志《PPAPER》。▼
去年他出版了新书《包益民与大明星聊什么?》,书中记录了《PPAPER》创刊以来采访过的50位重量级大师。▼
国际著名杂志《Wallpaper》国际杂志评选他为33位世界创意杰出人士之一,为亚洲的创意产业经济带来卓越贡献。
包益民:我是一个女性主义者
对谈人物:每日商报时尚工作室主编张菁如
华人创意设计大师包益民
主编菁如与包益民老师合影
Q=张菁如
A=包益民
1
创意、营销、品牌
Q1:可否通俗地解读下市场营销与广告的属性区别?
A1:市场营销和广告都是关于传播的。但在现今的数字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媒体中心,广告就变成了最无效的营销手段。而通过事件和日常的社交媒体来做营销反而成为了更有效方式。
Q2:您眼中的好创意是什么?
A2:好创意就是有人愿意为之花大笔的钱。
Q3:您提到过设计师或创意工作者应该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社会精英,落实到具体生活中,个人品牌和影响力应该如何构建?
A3:个人品牌非常重要,因为如今每个人都是媒体中心,如何展示自己比以往更重要。把自己的品牌构建地越好,你的信任度就越高。构建则可以从日常生活开始,你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所见所闻等所有的体验都有助于形成更好的个人品牌。旅行也是必要的,去见识和感受更多的地方,能给你的生命带来更多的滋养,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好。
Q4:可否谈谈您的公司有何特有的公司文化?
A4:我们的公司文化有两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一、我们不自称销售员或设计师,也并不是在做客户服务。我们都是制作人,在一定的时间和预算内把产品给制作出来。二、我们不把自己限制在任何一个产业内,所以我们能驾驭诸如时尚、艺术、建筑、美妆等任何可能的领域。
Q5:现在中国中产崛起消费升级,为品质买单的商业潮流似乎已然渐成风气。您将业务重心转移到大陆已有多年,觉得中国目前已经到了“消费创意”的阶段么?
A5:艺术界有一句话叫做“为创意买单,花费再多也不贵”。中国的消费者会逐渐从“价格导向”往“价值导向”这种高级的模式发展。也就是说,他们看重的已经不是花费多少钱,而是产品拥有的与价格匹配的巨大价值,以及所带来的优质体验。
Q6:有人说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几乎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作为一个曾经的“传统广告人”,您觉得4A公司的未来会是怎样变化?
A6:当电视和广告牌死亡了,广告和广告公司也就死亡了。打个比方,现在我们想要的是吃到更美味更健康的冰激凌,而不再是那些满足眼球的广告图片,所以产品始终是第一位的。除非广告公司能帮助客户改善他们的产品,而不是着眼于图片和传播,否则广告公司将迅速消亡。现在广告公司最赚钱的部分就是社交网络和事件传播。
2
价值、时代、人文
Q1:从您的演讲和采访中感觉到这样一种价值观:作为一个设计者或创意人,首先应该让自己多去看和体验最好的东西,秉持“一切都要最好的人生”。但是作为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难免产生一种困惑:我是应该为生存先应付眼前的苟且,还是不顾一切地直奔诗和远方?
A1:理想和现实都要兼顾。你要赚钱维持生计,即便以自己不太喜欢的方式。同时,要怀有梦想,并为之不断积累,直到将它实现。你必须并行而为。
包益民和日本建筑设计鬼才安藤忠雄
Q2:您怎样定义两岸的文化差异?对应到创作领域,如今这种文化融合发生了哪些变化?
A2:台湾和大陆的文化是存在差异,但我从来没有着眼于这些不同点,而是选择深入观察地两岸文化的共通之处。我们都是凡夫俗子,需要食物、爱、性、尊重、成功、社会认可等等,这些都是普世价值。如果我们从这些价值来看这个世界,会发现走到哪里都是相同的。
Q3:我们知道中国大陆这几年的创业热兴起,像一股迅猛的龙卷风,裹挟了几乎所有人,而台湾因为已经完成了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一种相对平稳的平台期,正好构成了“动”与“静”的对比。从您自身而言,更享受哪一种时代下的状态?身为创意人和生活家,您是如何在这个一切求快的时代中确定自己的步调和节奏的?
A3:我在工作时喜欢安静的氛围,而休息放松时又偏爱动起来。我不太喜欢在办公室的环境里工作,我大部分是在家办公,因为家里可以听音乐、可以喝茶、还可以少接一些电话。当我旅游度假时,我会租一辆自行车骑行,并透过沿途所见那些日常生活的细节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而不只是去看那些景点。所以,某种意义上讲,我很喜欢现在慢步调的生活方式。
包益民台北的家
Q4:女性主义思潮的崛起也已经成为近年来一个突出的变化,中国大陆的女性越来越接近西方女性的生活状态,她们追求经济、人格和情感的多重独立,忠于自我,无论在事业还是婚恋家庭方面,都拥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权。您怎样看待这样一种文化现象?
A4:我是个女性主义者。我一直觉得女性比男性更聪明。女性应该有高于男性的志趣爱好、生活追求和热情动力。男人是不可靠的。他们追求女性,追求自己的兴趣、目标等。我会告诉我的女儿,女人应该也必须这么做,就算感情以分手告终,女性还是能一直将生活过得充满乐趣与意义。
包益民与女儿
31
理想、趣味、态度
Q1:谈谈您所理想的生活,是否已经实现?
A1:我的理想生活已经实现了90%,我过得很开心,就算明天死亡也可以。
家的1/2留给客厅和餐厅,让到访的朋友能更随意交流
Q2:第一次认识您是通过一本台湾版的生活对谈《我不是一本型录》,当时最突出的感觉是这是两个对生活“龟毛”到极致的人。所以很好奇生活中的包老师是怎样的?也是一样极致要求么?
A2:当你对事物抱有好奇心,生活也会变得有趣起来。我很幸运自己是个好奇心十足的人,所以我的生活总是像探险一般,不断寻找更多极致的东西。
Q3:您怎样看待奢侈品消费?那是一种特定阶段的炫耀需求产物么?
A3:奢侈品消费是一种阶段,我觉得每个人应该至少去经历这个阶段。它就像是昂贵的大学教育,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但是它不是一种长久的生活方式。总有一天你会对奢侈厌倦疲劳转而寻找简单的快乐。每个人应该去尝试过之后毕业,进而继续生活。
Q4:当然,您也一定会有自己经常消费的喜爱的各种品牌?
A4:我最贵的日常花费就是书籍。我一天内会买很多书,比如艺术类的、人物传记类的等等。
爱书如痴的包益民,已有10多万本书籍
Q5:您每天会花多少时间在社交媒体上面?其他的日常安排呢,有无固定项目?
A5:我不会在社交媒体上花时间。我每天单是接收并享受这个世界给予我的一切就已忙不过来,自然没有时间和别人分享。我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自己和女儿。我一年只有10个左右的饭局。我的生活是一种奢侈,因为我把所有时间都花在自己的身上。
包益民私房美学推荐:
▲RonanErwanBouroullec:法国兄弟档设计师,被誉为法国设计天才PhilippeStarck的新一代接班人,擅用单一元素塑造出生活中兼具实用与优雅外观的设计产品。
▲AnishKapoor:印裔英籍雕塑艺术家,获得无数国际大奖。他将自己对精神、生命等层面的探讨融入艺术创作,使得作品充满哲思。
▲ChristianLiaigre:法国设计师,其独特的现代自然主义设计而闻名,拥有自己的家具品牌。据说也是全球被抄袭最多的设计师之一,曾受邀为传媒大亨默多克设计住宅。
▲丹麦Noma餐厅:隐藏在哥本哈根一座年古建筑中的米其林餐厅,4次获得英国《餐厅》杂志“世界第一食府”称号。主厨坚持采用新鲜健康的时令食材,掀起了“新北欧料理”的浪潮。
▲Dezeen.山东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专科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