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

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商报_商报特点 > 商报品牌 > 张一兵深圳的老建筑,蕴含了五种历史文化

张一兵深圳的老建筑,蕴含了五种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4-17 22:24:09   点击数:
程少为医生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4395.html

深圳

是一座由小渔村发展来的现代化大都市

竟然还有传统建筑?

还有几百年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是的,你没看错!

想知道深圳那些悠久的过去吗?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娓娓道来~

6月9日,由深圳商报《发现深圳》周刊和福田区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唤起城市的记忆”系列公益讲座第四讲《深圳传统建筑的历史研究》在福田区图书馆举行。作为主讲嘉宾,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研究员、古建筑学研究专家张一兵,就深圳传统建筑的历史娓娓道来。

▲深圳老建筑的命运吸引了许多市民来听讲座

讲座上

张一兵老师以近年来对于深圳传统建筑

进行的大量调查研究提出:

深圳不仅有丰富的文字史料

和鲜活生动的传统民俗

还有大量的传统庙宇、祠堂、住宅建筑等

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物

▲古建筑学研究专家张一兵在讲座现场

想知道张一兵老师具体都讲了啥?

一起来看看吧~

几大区域文化在深圳交汇

张一兵多年来从事考古和古建筑研究和保护工作,他的专业领域涉及历史文献学、博物馆学、文物研究与保护(古代建筑、古代家具、古代书画)等领域,主要著作有《深圳古代简史》《深圳炮楼调查与研究》《深圳东北地区围屋建筑研究》《深圳炮楼探秘》等多部关于深圳建筑的研究。

在城市快速发展、高楼林立的当下,张一兵迫切地认同传统建筑的重要性,并对深圳传统建筑深入调研。在他看来,正是深圳在地理上的独特之处导致了深圳地区传统建筑的多样性。

▼中西合璧式的潮州市潮安县金一乡从熙北路北畔建筑(资料图片)

深圳西北背靠东莞、广州,西南面海,东北背靠惠州,东南面海,正南与香港仅一河之隔。从区域文化类型的分布地域看,广府文化以广州为中心向四面延伸,客家文化以梅州为中心向四面延伸,闽南潮汕文化以漳州潮州为中心向四面延伸,其交汇点正是在深圳,几种有相当规模的区域文化类型都是延伸在深圳这里。所以从区域文化类型的多样性上看,深圳也是得天独厚的。

张一兵根据近三十年的实地调查,发现深圳现存的传统建筑有五个传统的区域性文化来源,分别是本地传统文化、广府传统文化、客家传统文化、闽南潮汕传统文化、西洋文化。

▲罗湖区大望新田炮楼(资料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几种区域性文化来源中,张一兵认为,本地传统文化来源最重要。不仅深圳,大多城市历史研究倾向于移民文化。然而移民之前的本地文化是留存的文化遗产,可以看出早期历史和现代社会的连接点,这很重要。

作为我国南方古越族的一支及其先民的聚居地,深圳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汉王朝在深圳南头古城一带的“东官盐场”设置“番禺盐官”来管理盐业生产;东晋成帝咸和六年(年)分南海郡立东官郡,郡治设在同时设立的宝安县城中;明代万历元年从“东莞县”又分出“新安县”,千年古县的基本范围没有变,区域性传统文化的脉络没有断。

▲南山区桃源街道福光村二水归堂八间排屋(资料图片)

深圳连续的文化传统,使得文化材料上非常接近,告诉我们文化传统从未中断。这表现在建筑上,就是其有明显的延续性。令人惊喜的是,在延续性之中,有一批深圳建筑和外界周边建筑大为不同,而没有同类型建筑存在。这些独特的建筑物分布得也很有意思,分布在惠州、东莞、香港,并覆盖深圳。这些建筑和历史上的深圳建立东官郡宝安县时期(深圳最早的行政建制)相同,因此命名为宝安类型建筑。

广府文化和客家传统文化

除了本土传统文化,张一兵认为广府文化作为清朝以前深圳文化的主流文化,也是深圳传统建筑的主要来源。

张一兵表示,无论是从其基本形制,还是从其施工程序、使用材料上看,深圳地区现存的传统建筑有相当一部分含有大量来自广府文化中心地的传统文化因素,这些建筑文化现象无疑是来源于广府传统文化。

▲客家围屋(资料图片)

此外,在深圳传统建筑中,客家传统文化来源也不容小觑。张一兵介绍,这和明末清初“迁海复界”政策有关,这为新安县(现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地区)的传统建筑带来了大量的客家传统文化因素。

具体说来,深圳的客家建筑中有两种核心类型,一种是“兴梅类型围屋”,另一种是“惠州类型围屋”。此外还有两种次要类型,一种是“排屋村”,另一种是“散屋村”。其中,“惠州类型围屋”是深圳客家围屋的另一种主要类型之一,它与兴梅地区的围龙屋相比,最大的特征是不用后面的围龙部分,而在外围的围屋上面加建第二层楼房,当地人称为“围楼”。如惠州市惠阳区大亚湾西区塘尾海隆围、香港沙田山厦围。这种类型围屋在深圳龙岗有多座,香港保留有多座,但深圳的大多已经残破。

▲广东惠州崇林世居(资料图片)

除了闽南潮汕传统文化来源,还有西洋文化来源。张一兵表示,清代中、晚期以及民国时期,西洋文化开始大规模影响广东沿海地区,深圳地区出现了大量的“西洋楼”,由于其中往往还保留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其主体结构设计为中式,建筑外侧或装饰为西洋风格,人们称其为“中西合璧”建筑。深圳的骑楼或为这类型的早期建筑,此外还有观澜老圩卖布街、宝安区沙井镇上星村曾耀添宅等。

张一兵表示,现在一般以为深圳在改革开放以前根本谈不上什么“深圳的传统建筑”,即使有也只能是一般的所谓“广东传统建筑”。但从上述深圳地区传统建筑的五个区域性文化来源看,这里的传统建筑远远不止“广东传统建筑”一种,而是具有多个来源乃至多种变体,具有相当丰富的多样性。

最完整“宝安型”仅剩元勋旧址

除了考证深圳传统建筑的区域性文化来源,张一兵还根据对深圳地区近千个村庄、数万座不同类型传统建筑的实地调查,大致上编制出深圳传统建筑的谱系,并分为五个主要类型,分别为“宝安(本地)型”“广府型”“客家型”“闽南潮汕型”以及“西洋型”(含“中西合璧亚型”)。在每一个‘型’里,还可能有多种‘亚型’、多种分支、多种变体。

其中,“宝安型”传统建筑有几个特征,一是中心巷尾神厅式村围,二是小式飞带垂脊式。其中,所谓“村围”专指深圳、东莞和香港地区一带讲广州话的“广府民系”居民所创造使用的围合式住居建筑组群,本地人一般将其称为“村围”,而命名时或使用“围”,如“蔡屋围”“积存围”、宝安区松岗镇上山门村围等。

▲宝安区沙井镇上星村曾耀添宅(资料图片)

值得一说的是小式飞带垂脊式。张一兵介绍,这种飞带式垂脊是分布于古代广州府及其东部地区的一种垂脊样式。它的特征包括:从建筑物的正面看,垂脊不是从正脊的两端向下延伸,而是从山墙的顶端高高竖起。从尖锐的顶部以倒置的抛物线向一厂面前后两坡延伸,形成一种特定样式的人字(广府工匠称之为“金字”)形山墙面,给人造成一种这是瓦面有明显举折的房屋的假象。

张一兵分析,这种样式可能来源于在明代初年的公共建筑上就已经使用了的大式飞带垂脊。但在与此同时甚至更早的时代里,例如很可能在宋代,在与东晋的“宝安县”、唐宋元时期的“东莞县”、明万历以后的“东莞县”和“新安县”、民国时期的“东宝地区”所辖几乎完全重合的地域范围内,分布着一种住居建筑组群,普遍使用“小式飞带垂脊”,而(除了博罗、惠州的南部边缘地区之外)在其他地区则完全不见其踪影。因此可为其定名为“宝安型”(也可以描述为“本地型”)。推测宝安仅座,然深圳完整的仅剩罗湖的元勋旧址一座。

▲元勋旧址(资料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客家型”传统建筑,自身就有四大类型:围龙屋、围堡、土墙围、排屋。张一兵介绍,“围龙屋”是一种围合式住居建筑组群,来源是古代的嘉应州(梅县)地区。其基本形制是前面为半圆形池塘,塘边是禾坪,禾坪后为围龙屋的主体,外围为单层长排屋。

张一兵称,流传到深圳地区以前,“围龙屋”就已经有许多变体;流传到深圳地区后,又产生了数量繁多、形制各异的新变体。这类代表性建筑有:龙岗区坑梓镇秀新社区新乔世居、龙岗罗氏鹤湖新居等。围龙屋在深圳存有20多座。

▲龙岗罗氏鹤湖新居(资料图片)

张一兵认为,深圳传统建筑在全国应有一席之地,“深圳传统建筑甚至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门类,区分开来。它有广府建筑、客家建筑、潮汕建筑的影子,甚至有中西合璧元素,多种文化交融,又让自身建筑具有混合色彩。”

然而要深入研究并非易事

在张一兵老师看来

传统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往往赶不上“推土机的速度”

而他心心念念的传统建筑

也是“看一眼少一眼”

只能用相机和推土机“赛跑”

能尽可能多的让传统建筑保留在影像中

才可能继续研究

来源:深圳商报

你可能还对这些感兴趣……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choushangbao.com/sbpp/1317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